仙鹤草、糯米根、浮小麦可以一起用吗?
是的。仙鹤草、糯米根和浮小麦的组合可以协同作用以增强止汗剂和表面膜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盗汗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浮小麦、糯米根、大枣治疗多汗症需要多少?
您好,您说的这几种治疗多汗症的药物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浮小麦需要20-30g左右,糯米根需要晒干,50g,大枣5-10枚即可。这些药物都很弱,而且用量很小,基本上没什么效果。
用黑豆治盗汗需要什么成分?
1。治盗汗: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或者用黑豆浮小麦30克,莲子8克,黑枣7枚一起煮。
2.头晕畏光:取黑豆30克,菊花12克,枸杞子15克,蒺藜15克。
3.腰痛:黑豆30克,炒杜仲15克,枸杞12克,水煎。
4.月经不调:黑豆30克,苏木15克,水煎,红糖调匀。
5.筋骨疼痛:黑豆30克,桑枝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独活9克,水煎服。
6.婴儿湿疹:将30毫升黑大豆油和15克黄蜡融化成糊状,涂于患处。
7.烧伤:黑豆250克,煮浓汁,敷患处。
下面介绍一些黑豆食疗的用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1.黑豆可以促进病后恢复:
用黑豆100g,泡水30分钟,加适量清水,煮40分钟,用少许盐或糖调味,分两次食用,早晚各一次。一般需要一周才能见效。
2.吃黑豆可以促进发育中儿童的生长:
用黑豆1000g,放入烤箱烘干,磨成粉,装瓶备用。每次20克,一天两次。可以用开水冲成粉糊,也可以稀粥食用。四季食用效果更好。
3.黑豆对白癜风或头发早白的人有效:
将何首乌1000克煮沸。和盐60克,滤去药渣,再加入黑豆5000克,药液量要足以淹没黑豆。然后像以前一样煮干,重复九次(即中医九蒸九干炮制法)。每次咀嚼25克,早晚各一次,坚持食用。
4.肾炎水肿或营养不良水肿吃黑豆可以消肿,刺激食欲:
食用方法:黑豆100g,瘦肉50g,水适量,煮40分钟,早晚各一次。或者用黑豆1000克,胎盘一个,洗净,放入烤箱烘干,磨成粉装瓶备用。每次20克,早晚各一次,效果更明显。肺结核、慢性肝病等食物也有很好的效果。
5.外用汤剂如黑豆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常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是:用黑豆皮、蚕豆皮、扁豆皮各125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25分钟,然后离火保温,再用敷料浸泡上述煎剂湿润患处,每日两次。一剂可使用3-4天。
●治妇女白带:黑豆100克,山药50克,党参30克。白糖煮豆腐服用一次,每日一次,连服3-7天●鱼中毒:黑豆50g,煮汁于碗中,可解毒。
●肾虚耳聋老人:取猪肉500克,黑豆100克,煮至熟透。
■黑豆可以降血压
日本科学家通过9年的临床试验证明黑豆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在中医中,黑豆是一种药材,具有补肾、利尿、驱寒、活血、解毒的功效。黑豆又称黑豆、黑大豆,其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膳食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族、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异黄酮、花青素等。品种分黄仁黑豆和任青黑豆,两者都是作为食材,而任青黑豆在中医领域甚至还作为药材使用,其滋补作用可见一斑。
很多古籍都记载了黑豆的食疗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吃黑豆能使人长皮肤、益气色、补骨髓、强体力、补虚损吃。他还说,古人桃花用黑豆做盐,经常吃,可以补肾。根据中医五行五色五脏理论,黑色入肾,所以黑豆对肾经引起的疾病有帮助,如尿频、腰酸、女性白带、小腹冷等。还能活血化瘀、利水祛风、补肾明目,治疗湿水肿、肾病水肿、肿胀、风湿、关节痛等各种水肿,对病后体弱者有滋补作用。
盗汗怎么治
盗汗怎么用中医解释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盗汗可能是气虚或者阴虚引起的。如果盗汗是气虚所致,血管舒张功能一般较差,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调整。血虚引起的盗汗、心悸、失眠,宜补血养心,加味归脾汤治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的,身体就会燥热盗汗。这时候可以用六味地黄丸的加减方来改善。此外,阴虚火旺盗汗,五毒发热,宜滋阴降火,故当归黄流汤可作为加减方,但建议医生辨证后服药改善。
盗汗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多,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另一种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停止,多为劳倦症,尤其是阴虚者。中医说阴虚盗汗,阳虚自汗。
临床上因阴虚而有阴阳两虚,因血瘀而有瘀血、水湿凝滞,需要详细检查,故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盗汗的常见现象
轻度盗汗:一般发生在患者深度睡眠时,或凌晨5点左右,或睡醒前1-2小时,然后患者睡醒后不会出汗。
中度盗汗:一般发生在入睡后不久,然后全身出汗,出汗量较大,醒来后便停止出汗。患者会感到口干、咽干,把身上的汗擦干后,睡着了就不会再流汗了。
盗汗严重:一般发生在入睡后不久或入睡前不久,患者全身出汗。虽然醒后出汗可逐渐停止,但再次入睡时,仍会全身冒汗,严重影响睡眠。这类患者还会出现烦躁、口干、消瘦、乏力、大便干燥等症状。
盗汗的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使热内消,可选用当归黄流汤、麦味地黄丸、白质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生地、麦冬、地骨皮、桑叶等。可用于兼容性。热盛可加黄连,汗多可加龙骨、牡蛎、黄芪。盗汗也可能与阴阳失调、表虚、风有关。症状为怕风出汗,全身发酸,时冷时热,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苔白,脉缓。治疗方法是调和营卫,可以用桂枝汤。还有情志不遂、暴饮暴食、辛辣油腻、湿热过盛等引起的肝火、湿热郁结、蒸型盗汗。症状为全身出汗,汗粘,面红热,烦躁口苦,小便黄,舌苔薄黄,脉数。治疗以清肝燥湿养肝为主,方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所以盗汗不要虚补,要辨证施治,等清楚了就清楚了。
中医治疗盗汗三方
1.乌沙散
五倍子5份,朱砂1份。研磨成细粉,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粉0.5-1g,用温水调成糊状,患者睡前敷于肚脐处,用纱布覆盖,用胶带固定。第二天早上拿下来。如果无效,可以重用。一般3天就能见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肺结核引起的盗汗也有明显疗效。
2.玉屏风散
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米15克水煎,每日一贴。多汗者加麻黄12克,乌梅12克,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苓18克,桂圆12克。去做吧。
3.当归黄流汤加减
当归12克、生地黄6克、黄芩6克、黄柏6克、黄连6克、熟地黄6克、黄芪12克,水煎服。此方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红,尿赤,舌红。如果阴虚之火较轻,可以去黄连、黄芩、知母泻火而不伤阴。适用于肺结核。
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
成人盗汗药: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连续服用一至三个月。
治疗盗汗的三种药膳:
1.取桂圆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用于桂圆人参饮。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片,然后与冰糖一起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蒸笼中蒸一小时左右,取出晾凉后食用。一天吃两次,一天一剂,适合气虚盗汗的人。
2.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用于银耳红枣汤。先将银耳用温水浸泡,去蒂,洗净,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去。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小火慢炖至银耳、红枣熟,加入冰糖溶解拌匀后出锅。每剂吃两次,适合阴虚盗汗者。
3.取人参10克,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盐,味精。先将人参、茯苓、生姜用适量水煎煮,然后去汁取渣备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药汁中用小火熬粥。粥煮好后,加盐和味精拌匀。空腹吃两次,一日一剂,适合气虚盗汗者。
一种中医治疗盗汗的穴位按摩方法
1.三阴交
位置:脚踝上方3英寸
功能:激活肾、肝、脾气和血
适应症:眼部水肿、面部黄褐斑。主治:盗汗、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盗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如果盗汗长期坚持,心阴会受到严重损害,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健。要点如下:
1.在用药的同时,要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找出对自身疾病和证候有利或有害的饮食忌口规律,进行最适合自身健康的饮食疗法。在阴虚血热、阴虚火旺患者的情况下,应戒辛辣辛辣食物,不饮酒,多吃滋阴清热的新鲜蔬菜,使汗腺的分泌功能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牢固的恢复。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节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比如阴虚血热的人,生活环境要稍微凉快一点。
4.患者的床上用品、被褥、睡衣等。应勤脱、勤洗或勤晒以保持干燥,并应勤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盗汗严重、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属要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意识和出汗情况,如有特殊变化要及时向医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