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发育期九个阶段 玉米一般划分为6个生育期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中,什么时候喷施叶面肥最好

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玉米可分为苗期、果穗期和籽粒期三个重要阶段。一般来说,玉米苗期需肥量较少,但从穗期到粒期需肥量较多,之后逐渐减少。玉米的施肥时期和方法既要考虑玉米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又要考虑土壤的水肥条件,以便及时有效地为玉米各生育期提供养分。因此,玉米施肥主要是施足基肥,用好追肥,灵活施根外追肥,合理施微肥。

对于你的问题,我不能给你一个具体的时间。这么说吧,叶面追肥要灵活使用,因为叶面追肥是一种辅助应急措施,经常在玉米元素缺乏症出现或根系功能下降时使用。那么在玉米的所有生长阶段都可能出现元素缺乏症。一旦缺乏元素,马玉米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然后你要按照补什么缺什么的原则喷不同的营养元素,所以时间和肥料种类会不一样。下面分别对玉米可能发生的元素缺乏症和喷施肥料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析。

1.氮缺乏

氮肥主要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玉米是一种敏感作物。缺氮时会造成植株矮小瘦弱,下部叶片开始变黄,逐渐向上发展,叶片变薄变黄。

玉米在那个时期可能会缺氮。除了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外,还要做好氮肥追肥工作,否则仅靠叶面追肥很难阻止缺氮的持续发展。

第二,缺磷

磷可以增强玉米这种高大作物的抗旱性和抗倒伏性。当磷稍微缺乏时,植物就会矮化。严重缺磷时,叶片前期变紫或变红,叶尖枯死,变成深褐色。缺磷现象在玉米幼苗中最为明显。如果此时缺磷,后期玉米果穗会弯曲,粒行不规则,秃顶严重。充足的磷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缺磷的防治,在苗期出现症状时,可叶面喷施0.1 & ndash0.2%磷酸二氢钾进行修复,同时做好土壤中磷肥的追肥工作。

第三,缺钾

钾肥充足时,可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使叶片健壮,使秸秆木质化,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能力。

玉米缺钾时,前期下部叶片从叶尖沿叶缘开始变黄,且焦枯,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茎细,根系生长受抑制,后期易倒伏,穗小,顶端特别尖,秃顶严重。

对于玉米缺钾的防治,最好的方法是备足基肥,苗期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钾肥,土壤中及早追施钾肥,否则一旦缺钾就很难恢复。

第四,缺镁

镁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呼吸作用。缺镁首先会出现在玉米苗期,幼苗上部叶片会变黄,叶脉间甚至会出现黄白色条纹,老叶尖端和边缘呈紫色。

玉米缺镁的防治,应在幼苗出现症状时及时喷施硫酸镁等镁肥。然后给土壤施有机肥或者钙镁磷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铁缺乏

当植物缺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导致黄化。植物的下叶往往保持绿色,上叶叶脉甚至白色或全叶绿色。

预防和治疗缺铁症,出现症状时,喷施硫酸亚铁,可用浓度为0.1 & ndash0.5%或0.05%的柠檬酸溶液& # 10133;硫酸亚铁。但是因为柠檬酸是酸性的,所以必须用7 & ndash把它和喷氮肥分开八天。

第六,缺锰

锰可以参与光合作用。玉米中度缺锰时,叶片会出现不太明显的条纹,叶片的颜色也会变浅。当玉米严重缺锰时,叶片会出现长的白色条纹状温度,其中心会变成褐色,然后死亡。

用于防治玉米缺锰症,0.05 & ndash0.1%硫酸锰,效益好。

七。缺硼

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使玉米种子饱满。缺硼首先表现在最嫩的叶片上,叶脉间有不规则的白斑,影响花芽分化,导致茎开裂。

为防治玉米缺硼,发现病害时可从苗期开始喷施硼酸或硼砂,硼酸浓度为0.025 & ndash0.1%,硼砂的浓度为0.05 & ndash0.2%。

八、缺锌

锌能促进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称为锌粉。缺锌玉米植株一般在幼苗出土后两周内出现症状,叶片上出现淡条纹,然后中脉两侧出现一条宽带白色花组织,而中脉和边缘仍呈绿色。

用于防治玉米缺锌,0.5 & ndash1%尿素溶液& 10133;每隔10天喷两次硫酸锌或硫酸锌钾可以解决问题。

九、缺钼、缺铜

当玉米缺乏钼时,它的嫩叶枯萎,边缘死亡。缺铜时,幼叶变黄失绿症状,最后叶子干枯脱落。

为防治这两种元素缺乏症,用0.01%钼酸铵、0.01 & ndash0.5%硫酸铜效果显著。

总之,当玉米发生不同程度的缺素病时,应及时喷施不同的肥料,以免减产。但毕竟叶面喷肥只能补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土壤养分缺乏的问题,应混合多种肥料。粪肥和农作物秸秆都是很好的微量元素肥料,所以玉米播种前要多施粪肥。如果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块,锌、硼、锰基肥的用量为每亩1公斤、0.5公斤、1.5公斤,均匀地撒在地上,翻耕入土即可解决问题。在玉米生长发育正常的地块,可在玉米拔节期喷施0.2 & ndash0.3%磷酸二氢钾2 & ndash三次可使玉米增产10%以上,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喷施0.1 & ndash0.3%硫酸锌溶液可防止玉米出现白化苗。喷施叶面肥时,可适当添加油菜素内酯等物质,增产效果明显。

玉米发育期九个阶段 玉米一般划分为6个生育期

玉米的生长过程是什么?苗期。从种子出苗到拔节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生根、长叶、分化茎。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所有秧苗一次性播种,秧苗整齐均匀,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2.标题阶段。是指玉米从拔节到雄穗开花的阶段,也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这一时期,根、茎、叶生长旺盛,雌雄穗分化发育迅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穗数、穗大小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健壮发达,茎秆粗壮,中部叶片宽而厚,快速封闭。

3.开花结果期。从雄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也称为生殖生长期。玉米的籽粒产量主要由这一阶段的平台产物形成。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肥水供应,保证正常开花授粉结实,最大限度保持绿叶面积,延长灌浆时间,防止灾害倒伏,争取多粒、大粒、全粒、高产,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扩展信息: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属于五角星科,其籽粒由胚乳、胚、皮和尖组成,含量分别为82%、12%、5%和1%。玉米胚是种子的胚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含脂肪4.6克以上,蛋白质8.2克以上,碳水化合物70.6克以上,粗纤维1.3克以上,钙17毫克以上,铁2.0毫克以上,磷21毫克以上,烟酸2.4毫克以上,核黄素0.14毫克以上。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中,胚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灰分。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很高,是大米和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非常有益。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玉米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玉米最适宜的温度是25-28度。

玉米种植条件

玉米种植条件具体介绍:

1.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整个生长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玉米的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需要6-10℃,10℃以下发芽缓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可以承受-2-3℃的短期温度依赖。拔节期需要15-27℃,花期需要25-26℃,灌浆期需要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我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220℃;中熟品种23-260℃;晚熟,25-28(30)℃。世界上大多数玉米产区集中在7月份21-27℃等温线范围和120-180天无霜期。

第二,照明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可以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开花结果。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据研究,蓝光等短波光的玉米在白天发育迅速,而红光等波光的玉米在早晨或晚上发育迅速。玉米是C4植物,光合能力强,光饱和点高。通常,玉米的光合强度为35-80毫克CO2/dm2叶小时。

第三,含水量

玉米植株高大,叶面积大,所以需要更多的水分。玉米生长期间的最适降水量为410-640毫米,干旱时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认为,夏季150mm以下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但降水过多会影响光照,加重病害、倒伏和杂草的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玉米虽然需水较多,但相对需水量不太高,蒸腾系数为240-370,低于大麦(280-400)、燕麦(340-500)、紫花苜蓿(831)、三叶草(797),耗水更经济。玉米根系发达,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气温高,空气干燥时,叶片向上卷曲,减少蒸腾面积,使吸水和蒸腾达到适当平衡。

四。土地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玉米可以种植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在6-8范围内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壤土上。玉米苗期能在含0.21% NaCl的土壤中生长,大于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除了C和H2O2来自CO2。两者都应该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硫、钙和镁需求量很大,而铁、锰、锌、铜、钡和氯需求量较小。抽穗前10天至抽穗后25-30天是物质积累最快、吸收肥料最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70-75%的氮、60-70%的磷和65%的钾被吸收。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择种子以加速发芽

种植玉米,要选择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种子。播种前,种子要在太阳下晒干三四个小时,这样可以杀死细菌。然后用温水浸泡,加速发芽。水温控制在50到55℃,大概需要15分钟。浸泡后晾6-8小时,播种前再洗一两次,这样种植后很快就会发芽。

二、土地选择和整地

种植玉米时,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便于后期管理,有利于玉米生长。种植前,建议对土地进行一次耕作,施用腐熟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第三,在土壤中播种

玉米一般是穴播种植的。开一个小洞,每个洞里放两颗种子,然后轻轻压实土壤,幼苗很快就会冒出来。种植时,密度要控制好。一般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疏苗补苗。

第四,及时追肥

玉米苗期消耗大量养分,生长高峰期要及时追肥。选择氮、磷、钾充分混配的肥料,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含有磷和钾的肥料,如Trim颗粒复合肥,应在抽穗期施用,以促进更好的接穗。

第五,及时引流

玉米有一定的耐旱性,怕涝。生长期如遇雨季,应及时排干积水。如果土壤中有水分,就容易缺水,导致生长不利,容易倒伏,所以一定要及时排水。

玉米的生长过程

玉米的生长过程:苗期、穗期、开花期、籽粒期。

1.苗期。从种子出苗到拔节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生根、长叶、分化茎。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所有秧苗一次性播种,秧苗整齐均匀,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2.标题阶段。是指玉米从拔节到雄穗开花的阶段,也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这一时期,根、茎、叶生长旺盛,雌雄穗分化发育迅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穗数、穗大小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健壮发达,茎秆粗壮,中部叶片宽而厚,快速封闭。

3.开花结果期。从雄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也称为生殖生长期。玉米的籽粒产量主要由这一阶段的平台产物形成。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肥水供应,保证正常开花授粉结实,最大限度保持绿叶面积,延长灌浆时间,防止灾害倒伏,争取多粒、大粒、全粒、高产,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扩展信息:

播种规格

1.玉米的产量来源于光能的利用和土壤肥力。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系数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产量越高。因此,合理密植可以获得高产。种植密度要从品种、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因素考虑。玉米有两种株型:扁平型和紧凑型。推广品种宜稀植,一般每亩3000~3500株。紧凑型品种要密植,一般每亩4500~5500株。

2.玉米的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等行距和宽窄行。等行距种植规格为75厘米,紧凑型品种间距17~20厘米,平型品种间距25~30厘米。宽窄行种植规格为宽140厘米,窄40厘米,紧凑品种间距15厘米左右,扁平品种间距20厘米左右。目前,我省种植的鲜食玉米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每亩种植3500~4000株。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宽窄行,宽70厘米,窄行40-50厘米,间距30厘米。

参考:百度百科-玉米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