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有什么作用,牛筋木和白蜡杆哪个好?
牛筋木比较好
牛筋木结实,坚硬沉实,韧性十足而不软,高密度长纤维,皮感温润如玉,常作用于家具、农具、胶合板的材料,同时也是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常用的器材。牛筋木又被称为假死柴,是牛筋树,属于樟科植物,它的树皮呈灰白色,它会在每年3~4月开花,它的花朵带有淡淡的香味。
白蜡杆是白蜡树的幼林,白蜡树为落叶乔木。具有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白蜡树木材黄褐色或者浅褐色,有光泽,无特殊气味。
白蜡杆皮灰色有绒毛或光滑,杆较直、尖削度小。去皮气干或加工后,杆体色泽白而亮丽、光滑。木材坚韧而富有弹性,结构均匀,纹理致密,强度大,耐磨损,抗腐蚀,耐水湿,纤维长。无明显心材边材,不易劈裂,加工容易,钉着力较好,油漆及胶粘力均好。
农村哪种树木最适合做打狗棍?
您好,科学兴农为你解答。
想要打狗来的痛快,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棍子要有硬,打起来要疼,如果使用又软又轻的棍子,打起狗来不起作用,甚至还被狗咬,得不偿失。第二个条件,棍子要便于携带,能够随时拿出来打狗,例如在路上走着走着,遇到了疯狗咬人,如果打狗棍没有在身上携带,岂不是悔之晚矣?所以,打狗棒要能够随身携带,平时作为拐杖使用,关键时刻能够拿出来打狗。第三个条件,棍子要耐用,经历过沧海桑田的打狗棍,必定会作为传家的宝贝,例如丐帮的打狗棍,如果不耐用,传不了几代帮主,一碰就折,一摸就碎,也是起不了打狗作用的。
满足这三样条件的,最经济实惠的,便是农村的酸枣枝是也。酸枣木的用途非常之多,小时候经常爬山见到的酸枣树,除了能长出酸甜可口的酸枣之外还能作为枣树的砧木进行嫁接,也能作为农家人的篱笆防止牲畜对庄稼造成伤害,也有人把酸枣核或者是酸枣树制作成是手链整日盘来盘去,但是在农村见到最多的当是用酸枣木制作成拐杖,供家里的老人使用。
酸枣木致密而坚固,经过阴干之后不变形而且很轻,是制作打狗棍的最佳材料,制作出来的打狗棍既美观又适用,而且完全满足咱们前面所提的三个条件,一是坚硬,二是便于携带,三是耐用。酸枣树经过脱皮,晾干,根部造型,加工,打磨,染色,上漆之后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打狗棍,平时作为拐杖,关键时候作为打狗棍使用。最最重要的是用酸枣木制作成的打狗棍上面凹凸不平,既能增加握住打狗棍的稳定度,不容易脱手,又能减小打在狗身上的接触面积,让使用者用起来稳定,让被打的狗感觉疼痛。
从我上小学到初中的这段时间,坐在村口磨盘的二大爷,经常拿着一根用酸枣木做成的拐杖,用他的话说,他拿的拐杖就是他们祖传的打狗棍,但是好多年却是没有见过二大爷用他的拐杖打过狗,那个时候觉得二大爷和蔼可亲,每次路过会变魔术似的给我们小孩子零食吃,自从我们村长偷偷卖掉山上的林木之后,二大爷可是让我们见识到了打狗棍的真正作用,一棍子打到狗的身上,狗的长啸之声,瞬间响彻全村,久久不能散去。(王)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白蜡树的习性?
(Chinese ash)学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此树可放养白蜡虫,故名白蜡树。又称梣、青榔木。木犀科,白蜡树属。形态和用途落叶乔木,高达15米。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10厘米,宽1.7~5厘米,锯齿较细小,下面沿脉被短柔毛。
圆锥花序,侧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花萼小,钟状,不规则开裂;无花瓣,雄蕊2。翅果倒披针形,长2.8~3.5厘米,宽4~6毫米。花期3~5月,果熟期10月。用于放养蜡虫,生产白蜡。白蜡是中国特产,为传统出口物资。产量集中在四川乐山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0%。白蜡树的材质与水曲柳相似,而韧性更大,坚固耐用。干条是著名的”白蜡杆(条)”,枝条是良好的编织原料。树皮入药,有清热、明目、健胃的效能,对细菌性痢疾有显著疗效。
枝叶茂密,速生、耐湿,是护堤、固沙及城乡绿化的良好树种。(曲式曾 周晓峰)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白蜡树产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生中低山阴坡、平原、溪流两岸。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钙质紫色土、石灰性土、黄棕壤或黄壤、冲积土或水稻土上均可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短期积水和盐渍化土壤上生长不良。
萌芽与根蘖力均强。扦插易成活。耐修剪,新枝萌发力经久不衰。生长快,寿命长。壮龄期10~15年,经营管理得好,可达200年以上。扦插条当年高生长可达30~50厘米。3年生高1.2米,即可放养雌虫,繁殖“种虫”,单株产虫可达150克。5年生后可放养雄虫,生产白蜡,单株可产白蜡150克。8年生进入盛期,单产可达400克。造林技术①采种育苗:技术基本与水曲柳相似,但种子千粒重仅29.7克,播种量每公顷只需45公斤。播前不必越冬埋藏,可随采随播,或混沙室内催芽。
扦插育苗时,插穗应从前一年没有放养蜡虫或开花结实的优良母树上选取。在2~3月份芽苞膨大时,剪取粗细一致的2台枝,长约30厘米,上端剪平,下端马耳形,并在马耳形背面轻刮3刀,深至形成层,促使生根。随剪随插。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叶。高60~100厘米时即可出圃造林。也可用高包育苗法。即于2月中旬在壮龄母树上,选取粗1.5~3厘米、长2米左右的枝条,在预定截枝处用利刀轻刮3~4刀,深至形成层,刀口长5~8厘米,糊泥包草,翌春截下栽植。
此法不占土地,减少工序,长势也好。
②造林:作为生产白蜡的蜡园,应根据白蜡虫的习性选择园地,以年均温16~19℃,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夏季有较高气温,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最为适宜。成片营造时,以放养雄虫生产白蜡为主的,株行距4×5米;放养雌虫繁育“种虫”的株行距2×3米。穴状整地,秋后至早春植苗。第二年春定干。剪去梢头,促使侧枝生长,定干高度一般2米。选留分布均匀的3~5个健壮侧枝,其余剪去。5年左右可放养蜡虫。
③修枝抚育:成年蜡树每年修枝两次。一次在放虫前,一次在采蜡或采下种虫后。育种虫的要轻修,取蜡的宜重修。无论育种虫或取蜡后,都要停止放养一年。为了能连年作业,应将蜡树划分成两部分,以便轮流放育。放虫取蜡的蜡树,一般在采蜡时连枝剪下,但对1年生健壮枝条,应尽量采取剥蜡办法予以保留,使第二年能萌发大量新枝,到第三年,在放虫前10天,要完成修整工作。应修整的枝、叶有以下几种:扫枝,即横生枝和超出树冠的长枝,易被风吹摇动,扫掸蜡虫,横生枝应剪去,长枝剪短;缩枝,又称阴枝,是生长在树冠内的短细枝条,风吹摇动,扫掸蜡虫,应全部修去;背枝,两枝重叠,下面的一枝称背枝,应剪掉;赶路枝,又称分枝、毛毛枝,是放虫取蜡生产枝上着生的若干短枝,应全部剪去;脚枝,是树干上萌生的枝条,应全部剪去;病虫枝、枯枝、黄叶、重叠叶和容易碰撞的叶,都对蜡虫上树后生活不利,均应剪掉。修枝去叶,要留出蜡路;蜡路上应设有枝叶,长度为整个枝条长度的1/4~1/3。对放养雌虫、繁育种虫的蜡树修剪比放虫取蜡的要轻,一般仅修去干桩和生产枝上的丛生萌发枝(俗称闹鳃胡),以防止害虫(天牛、蚂蚁等)孳生,减少雌虫定干的损失和在定干过程中徒劳往返爬行。④培育:营造白蜡条(杆)林多采用埋条或插条方法。埋条造林,母条应选用第一次平茬的2、3年生条或用白蜡杆上的多杈枝梢。埋条时间冬、春季均可,雨季不宜埋条。冬季埋条在霜降以后,随采条随埋。春季埋条,母条需经过坑藏,于土壤解冻后埋下。埋条时,沟内铺放条子,一定要使两根母条基梢交错,覆土厚5~10厘米。插条造林,选粗壮母条,截成25~30厘米长的插穗。用引橛先扎孔,每孔插一插穗,称为一“墩”,墩距70厘米左右。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春季开始萌动要进行检查,覆土过厚的要扒土,以防闷芽。造林3年后进行平茬培土,以扩大根墩面积,增加萌条数量,俗称“园墩”。4~10年生为幼龄期,根系发育基本定形,可年年采条,每年每墩可萌条20~30根。10~20年生为生长上升期,枝条生长旺盛,可开始生产白蜡杆。20~60年生为生长旺盛稳定期,产量高而稳定,每墩每年可萌条30~70根。60年生后生长开始衰退,产量下降。80年生后为衰退更新期,萌芽力衰弱并逐渐消失,根系开始腐烂,需及时更新。生产白蜡杆时,应在造林10年后开始留杆。留杆数量应因地因年龄而异,以保证杆、条双丰收。在生长旺盛期,土壤条件好的,每墩留杆不超过3根,成杆采伐期可为3年;土壤条件差的留杆不超过2根,成杆采伐期为4~5年。为了永续作业,每年采杆数与留杆数应该一致,并使每墩上有各年生的杆子,以保证每年产量均衡。为使干形良好,要及时抹芽或修枝。主要病虫害有煤污病、牛藓病、天牛、茶袋蛾等。(周晓峰)
对节白蜡是一个什么样的树种?
对节白蜡树产中园湖北等地,北京也有栽培,适应性强,适应园林种植,木犀科,梣属落叶大乔木,树皮深灰色,老时纵裂,营养枝常呈棘刺状,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狭翅小叶7-9片革质,花杂性密集簇生,呈短的聚伞圆锥花序花期4-5月,果期9月,喜阳光耐寒,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播种繁殖,行道树,庭萌树、生长缓慢、寿命长、树形优美、根错节,是园林盆景根雕家族中的极品,被誉为"活化石"和"盆景之王"。并被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
秦皮有什么功效?
秦皮,又称为岑皮、秦白皮、(木寻)木皮、蜡树皮,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秦皮是一味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分布在我国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常生长于山坡、疏林、沟旁。
1.秦皮的性状鉴别特点秦皮的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
颜色
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有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
质地
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
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若用本品加热水浸泡,其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2.秦皮的功效作用《本草汇言》中载:“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
中医认为,秦皮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湿热泻痢,赤白带下,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症状。常用量为6~12克。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忌用秦皮。
总的来说,秦皮用于治眼科,退翳膜,收泪出;用于治妇科,定五崩,止血带;用于治大方科(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的科室,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止虚痢,敛遗精;用于治小儿科,安惊痫,退变蒸发热。
3.秦皮的临床配伍秦皮临床用于治疗湿热泻痢、带下,常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药同用;
治湿热下注之带下,可配牡丹皮、当归;
治肝热目赤肿痛、目生豁膜,可单用秦皮煎水洗眼,亦可配桅子、淡竹叶水煎服;
治肝经风热、目赤生豁,可与秦芫、防风等配伍。
秦皮的药理研究经药理学研究表明秦皮具有以下的药理作用:
秦皮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秦皮乙素对卡他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秦皮乙素、秦皮苷、秦皮素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此外,秦皮还具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血管、保肝等作用。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