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缺乏症状植株
缺氮,老叶先显缺,老叶先变黄;
缺磷下,老叶先亏,老叶红;
缺钾时,老叶先缺,叶斑驳,有死斑;
缺硫条件下,幼叶缺硫,叶脉周围呈淡绿色;
缺镁,嫩组织缺绿,叶片有死斑;
没有钙,顶芽就会死亡;
缺铁,嫩叶缺绿;
没有硼,植物不能结果,顶芽死亡;
没有铜,幼茎无法直立;
缺锌影响色氨酸和吲哚乙酸的合成,导致小叶病,叶片萎缩,叶脉间出现死斑;
缺锰时,叶子是死斑,叶子是绿的;
缺钼,幼叶扭曲,老叶上叶脉间无绿色;
缺氯导致叶片变粗,叶片变绿,干燥后叶片变褐;
缺硅使其容易倒伏和真菌感染;
没有镍,叶子会积累尿素,叶尖会坏死。
氮的生理功能:氮不仅是植物中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也是植物中许多酶的成分。氮也是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氮的丰度与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绿色植物缺乏氮,就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光合作用不能顺利进行。有了充足的氮供应,植物就能合成更多的叶绿素。
植物缺氮症状: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扩展。作物的根系比正常根系更白更细,但根量减少。
植物缺氮的例子:
磷的生理功能(P):磷在细胞分裂、开花和结果中起重要作用。对提高抗逆性(抗病、抗寒、抗旱)有很好的作用。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侧根和细根的生长。加速花芽分化,提早开花和成熟。
植物缺磷症状: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分枝少,身材矮小,叶片上有深绿色或紫红色斑点,茎紫红色,失去光泽。
植物缺磷的例子:
钾(K)的生理功能:在植物中含量超过P,在高产作物中超过N,主要以离子态存在。它是生物体内许多酶(60多种)的激活剂,也是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调节气孔的开闭。
植物缺钾症状:叶尖或叶缘变黄、变褐、变焦,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
植物缺钾的例子:
钙的生理功能(Ca):钙是细胞壁细胞间层中果胶钙的成分;与细胞分裂有关;稳定生物膜的功能;可与有机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盐,从而消除有机酸过量积累对植物的危害;几种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钙症状: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易腐烂死亡,尖端呈钩状并相互粘连,干烧心,腱腐,脐腐。
植物缺钙的例子:
硼的生理效应(b):硼影响作物生殖器官的发育、细胞的伸长和分裂,对开花结实有重要作用。
植物缺硼症状:顶端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根系不发达,叶片变绿,叶厚皱缩,植株矮化,茎和叶柄易裂、脆、粗,花不发达,花不饱满,芽易脱落。
植物缺硼的例子:
铁(Fe)的生理功能:它是细胞色素、血红素、铁氧还蛋白和各种酶的重要成分,在植物体内起传递电子的作用,是叶绿素合成中的必需物质。
植物缺铁症状: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叶。其特点是脉间绿,严重时整个幼叶黄白,在高PH值土壤中常出现缺铁现象。
植物缺铁的例子:
锌(Zn)的生理功能:它是许多酶的成分和激活剂,目前已发现80多种含锌酶参与生长素的合成。
植物缺锌症状:当缺锌首先发生在老组织时,生长素含量降低,植物生长受阻,节间变短,叶片展开受到抑制,呈小叶簇状,称为小叶病或叶丛病。由于缺锌,玉米出现白色条纹。
植物缺锌的例子:
镁(Mg)的生理功能:它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是各种酶的激活剂,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缺镁症状:镁在植物中容易移动,缺镁时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中。老叶在叶脉间变绿,叶脉保持绿色,形成清晰的绿色网状叶脉(禾本科缺镁时,叶脉呈条纹状变绿),然后无绿部分由淡绿色变为黄色或白色。
植物缺镁的例子:
锰的生理功能:锰是叶绿体的成分,促进种子发育和幼苗早期生长,对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植物缺锰症状:症状从新叶开始,叶脉变绿,叶脉仍为绿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灰色斑点,逐渐连成条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会变绿并死亡。
植物缺锰的例子:
钼(Mo)的生理功能:它是一种需要量最少的必需元素。MoO42-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是黄嘌呤脱氢酶和脱落酸合成中一些氧化酶的成分。豆科根瘤菌固氮特别需要钼,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铁钼蛋白组成。
植物缺钼症状:新叶变形,有斑点。散落在树叶上。长势差,植株矮,豆科植物缺钼会影响固氮,豆荚不饱满。
植物缺钼的例子:
元素缺乏症状植物
判断植物元素缺乏症,要从植物的叶、茎、根的颜色、生长、外观来判断。
比如缺氮的话,植物一般叶子发黄,茎细,看起来很弱,分蘖根少。
当然,植物有16种必需元素,每一种都有特定的功能,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导致植物缺素症;然而,每种必需营养元素所对应的作物的元素缺乏症状是不同的。仅通过元素缺乏病形很难判断植物是否缺乏某种元素。只有结合其他方法才能判断准确。
什么是植物的元素缺乏症配方
缺氮抑制幼苗生长,老叶先黄,新叶薄,
根细木质部,开花晚,果实畸形。
缺磷植物分蘖少,新叶深绿色,老叶紫色,
主根弱,侧根稀疏,花少,果晚,种子小。
元素缺乏病形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营养素引起的元素缺乏病形可能相同,或者一种营养素引起的元素缺乏病形掩盖了另一种营养素引起的元素缺乏病形。元素缺乏症有时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干湿交替),一些作物存在潜在的营养缺乏。还要注意不要把病毒性疾病、真菌病、虫害引起的症状误认为是元素缺乏症。
元素缺乏症的预防措施
缺钾时,植物的茎弱,容易倒伏,抗旱抗寒能力降低,叶片失水,蛋白质和叶绿素被破坏,叶片变黄,逐渐死亡。缺钾有时会导致叶缘焦枯,生长缓慢的现象。因为叶子中间部分还在快速生长,所以整片叶子会形成杯状弯曲或收缩。钾也是一种容易移动和再利用的元素,所以元素的缺乏出现在较低的老叶。
缺钙初期,顶芽和幼叶呈淡绿色,然后叶尖出现典型的钩形,之后死亡。钙是一种难以移动和再利用的元素,所以元素缺乏病形首先出现在上部幼嫩茎叶上。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植物元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