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银耳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

银耳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银耳长在什么地?

由于银耳喜欢在腐生条件下生长,一般生长在温暖潮湿的腐木中,在我国南方或者中部地区生长较多,尤其是野生银耳,更是名贵,而且温度和水分是银耳生长的关键性因素,

银耳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

新鲜银耳采摘后怎么能让它再长?

1、银耳的栽培基质。银耳可以使用段木来栽培,还可以使用棉籽壳加上一些小麦皮等来栽培。

2、银耳的栽培环境。温度:温度对于银耳的生长很重要。银耳的菌丝在16度-30度左右都能生长,但是最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3度-25度之间,如果低于20度菌丝会变的纤弱;湿度:银耳每个生长阶段需要的湿度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适时的调整室内湿度。

3、银耳的培养料。我们可以使用百分之78的木屑+百分之19的麦麸+百分之1的蔗糖+百分之1的过磷酸钙+百分之1的石膏来做培养料。

银耳是什么植物?

银耳俗名又称之为白木耳或者雪耳,是属于真菌类的银耳科属类植物。

有着菌中之冠的美称,所以说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并且银耳子实体出现白色或者乳白色,它的直径在五到十厘米,并且非常柔软,而且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银耳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他虽然吃起来味干,比较平淡,并且无毒,但是它具有补益开胃的功效,并且还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并且还可以提高对癌症的抵抗能力。他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可以起到滋阴的作用,并且长期服用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美容养颜效果,银耳这种真菌类的植物发源在四川的通江,并且在古代医书中就有关于银耳的记载,非常的昂贵,并且在古代野生银耳的数量非常少,所以说属于名贵的补品,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工栽培银耳的技术非常成熟,并且古田县为银耳的重要产区,因此获得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称号。

银耳的生长环境,温度作为银耳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它属于中温性真菌,只有在适当的温度中才可以旺盛的生长,如果温度过湿或者过干,都会影响到宁洱的生长,并且强烈的值光照也会影响银耳军师的萌发,还有子实体的分化,只有在适当的光照中,才可以对银耳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在适当的酸碱环境中才适合银耳的生长,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对它的生长起到一定的影响。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银耳是什么,银耳作为一种中国的特产,并且在中国的一些省份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作为名贵的补品,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春季银耳栽种怎么管理?

春季银耳栽培大多数是绿霉为害,也有部分根霉、毛霉污染,而链孢霉极少。绿霉、毛霉、根霉常发生在菌袋接种穴边,或接种后9-10天两穴菌圈接头时,在菌丝前端出现,也有在袋壁出现。绿霉也发生在子实体上。使耳片霉烂。链孢霉多发生在袋口扎缝隙。造成污染原因主要由于料袋灭菌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袋膜破孔,菌种不纯带染或环境污染受害等。

一、避免杂菌污染

1、净化菇房环境:经常清理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消毒:房内栽培前严格消毒杀菌,杜绝污染源。

2、精选原辅料:棉籽壳、麦麸要求无结块、无霉烂变质,并置于烈日曝晒杀菌,栽培袋事前检测质量。

3、规范菌袋生产:培养料含水鼍掌握不超60%,装袋上灶时限不超6小时,防止料变酸。灭菌要求上100℃保持24小时,中途不降温。

4、坚持无菌操作:接种室彻底消毒灭菌,选用合格消毒剂,可用超强型洁净精,每袋加水10-20千克,喷洒空间和架床、场地,然后用消毒盒每立方米不少于5克,灭菌时间1小时。接种要求过精酒灯火焰。

5、菌种严格把关。精选菌种,春季银耳菌种要求香灰菌丝强些,避免接种后遇低温退灰影响长耳。抄菌注意按种箱消毒,运菌防止破瓶脱塞。

6、污染袋处理:受杂菌危害的污染袋应区别处理:轻度污染采取套袋扎口,控制蔓延,再灭菌接种;重者破袋取料,加1-2%石灰拌匀,闷24小时后摊晒,用于下次再利用栽培。子实体被绿霉污染,应提前采收,并用Ph8石灰上液清液涂擦耳基,控制蔓延。

二、消灭害虫

1、菌蚊主要是小菌蚊。防治措施:经常清理环境卫生,撒石灰粉消毒;门窗安装纱网,网上定期喷除虫菊液或抑太宝2000倍液;房内安装黑光灯诱杀。盛发期农药限用低毒、低残留品种,如锐劲特3000倍液喷洒杀灭,也可点燃蚊香、或用卫生丸粉碎熏蒸杀灭。

2、螨又叫菌虱,品种很多,常见有蒲螨和粉螨两种。防治办法:原料仓库要远离菇房,用前曝晒;四周环境要清除干净;菌袋开口前消毒,提前1天用73%克螨特3000倍液喷洒,再把室温调到20℃,关闭门窗进行空房彻底消毒,然后排除药残气味后,启开胶布;子实体生长前期发生螨害时,可用鲜烟叶平铺在菌袋旁,诱螨紧集叶上,然后取出用火烧死:也可用茶籽饼研成粉,微火炒至油香时出锅,撒在螨害处,诱集后取出沸水烫死。在不得己情况下可用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杀灭。

3、线虫防治办法:培养基灭菌要彻底,水源应检测,菇房事先严格消毒,喷水不宜过湿,并注意通风。若在菇房出现线虫,可用0。5%石灰水或1%食盐水,在阴凉天喷洒2-3次,并在菇房地面撒石灰粉消毒。长耳期可用1%冰醋酸或25%米醋溶液洒滴病斑。

三、病害的防治

银耳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菌引起,非侵染性病害,有的是生理性病变引起,有的是生产管理失控造成。

1、白粉病

又叫白腐病,病源菌为顶孢头霉。防治办法:加强菇房通风降湿,幼耳发生时可喷石灰硫磺合剂,并提前采收,用利刀连根刮除,耳基可涂抹4%石炭酸溶液,傍晚用50%霉腐剂粉剂烟熏。

2、僵缩病

病原菌茄镰孢霉。防治办法:原料曝晒,配料含水量不应过高60%;穴口揭布前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洒杀菌;割膜扩穴后空间湿度不超80%;幼耳阶段发生时,可喷Ph8的石灰上清液,成耳期提前采收,并用5%石灰水浸泡清洗后再加工干制。

3、黑蒂头

防治办法;发菌培养不超28℃为好,适时开口割膜扩穴增氧,促进菌丝正常新陈代谢;幼耳阶段喷水宜少宜勤,不宜过量,防止耳基旁积水: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4、烂耳

防治办法:防止培养基变酸,料袋灭菌后注意散热,发菌培养防止超温。长耳阶段控制23-25℃,及时通风,喷水适量,空间相对湿度85-95%之间。幼耳发现烂耳及时摘除、挖基,用石灰水涂擦后,再用100%甲基硫灵1000溶液喷洒控制;成耳霉烂提前柴收,并用25%福美双1500倍液涂沫,控制病原菌蔓延

如何进行银耳栽培?

导语:大家好,我是农事农忙。银耳原是一种野生菌类,经过人工培养,不断驯化,逐渐成为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类。在人工栽培的实践中,人们掌握了银耳的特性及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在栽培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银耳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不断让银耳优质高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耳生产技术也不断改进,由过去野外段术栽培发展到室内各种代料栽培,利用锯木屑、甘蔗渣、玉米芯、棉籽壳、稻草、麦草以及废纸屑、瓜壳等都能栽培,可利用茶盅、瓷盆、花盆、各种玻璃瓶、塑料袋等容器进行栽培,而且还有利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银耳栽培的三种具体方法与流程。

栽培方法一:瓶栽、盆栽和茶盅栽培1、生长条件

瓶栽、盆栽或茶盅的银耳可利用自然气温(春、夏、秋季),如果在室内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从种到收只需20多天,整个周期需40多天。每100斤培养料中,应加入清水100-130斤,pH调至5.6左右,拌匀后,装入瓶内或盆内,压平培养基表面,用棉塞或纱布封好瓶口。

2、生长灭菌方法

土法灭菌,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1-1.5小时,在100℃下,保持6-8小时。灭菌后,在接种箱中接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气化消毒半小时,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0克左右。接种量一般每瓶可接100-120瓶。接种后,置20-28℃条件下发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检查是否有杂菌感染,如发现有应立即处理,以防传染。经过20天左右的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表面有小子实体出现,这时应立即去掉棉塞或纱布盖,让新鲜空气进入。

3、保持湿度与温度

这时子实体需要吸收水分,为避免直接喷水而造成烂耳,可在室内墙壁或地坪上洒水,以增加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如果温度太高,应采取降温措施,温度太低可用电炉,热水管或蒸气等办法加温。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才有利于子实体生长。

4、采收再培养

银耳生长一定的散射光线和新鲜空气,才能保证银耳的正常发育。在适宜条件下,一般在取瓶塞后10天左右,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当第一次采收后,培养料的营养已大量消耗,此时可在原耳基部,用小刀挖去1-2厘米的老化菌丝,留下白色菌丝,再培养5-6天,又可出现子实体。

栽培方法二:塑料袋栽培

银耳采用塑料袋栽培,不仅可在家庭生产,而且还利于工厂化生产,由于它比瓶栽成本低,装料多,可吊在室内悬空培养,充分利用空间面积。经过多次实践,获得了很好效果,每100斤原料可生产干银耳10-30斤。

1、无菌操作

接种必须要求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杂菌传染。接种后,塑料袋放在固定的培养架上培养,不宜多翻动,保持温度在22-28℃。经15-25天后的培养,部分袋中表面或袋壁有白色菌丝团出现,这时将塑料袋每隔3- 4厘米打一孔(剪破塑料袋),孔径为1厘米左右,让子实体从孔口处长出来,同时也可去掉塑料袋口的棉塞,四周都可长出银耳。还可以脱袋培养,将脱袋后的培养基放在培养架上,每袋约隔10-20厘米,然后加强温、湿度管理。采用这种方法可加速塑料袋周转使用,降低成本。

2、温湿度控制

银耳子实体从袋口长出后,这时需要的温湿度与菌丝生长阶段不同。子实体虽然能在16-30℃范围内生长,但最适宜在22-25℃之间,高于28℃以上,容易出现烂耳。如果高温高湿,通气不度,就会出现各种杂菌,影响银耳生长。银耳生长发育喜欢阴凉、清洁的环境,要求有散射的光线和足够的新鲜空气,但最怕风。总之,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左右,使耳片湿润,就能正常发育。

栽培方法三:砖式栽培

银耳的砖式栽培不用瓶子和塑料袋,适宜于大规模栽培。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调到65%。灭菌、接种后,菌丝培养阶段不需光线,以免过早分解培养基中的营养,而且要掏瓶压块,子实体就不能发挥其作用。

1、砖式栽培条件

一般采用砖式栽培法,在菌丝阶段是不需要光线刺激子实体的形成。经过培养,菌丝长满瓶的(或塑料袋),就可掏出倒在木箱内(木箱规格30 X20X7厘米),压成菌砖,然后脱去木箱,将压好的菌砖,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预先菌砖底层垫一层塑料薄膜),保湿,使菌丝愈合。

2、砖式压块后技巧

压块后,放在22-25℃条件下,经7-10天,菌丝与菌砖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随便搬动都不会烂,也可把菌砖竖放。若发现有子实体出现时,应及时去掉塑料薄膜,进行培养。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千万不能把菌砖重叠起来,每个菌砖之间至少隔15-20厘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面积,每个架最好设4-5层,层距约50厘米为宜。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和光线照射。水分管理,除根据自然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外,还要根据银耳的长势,结合洒水。晴天、风天多喷,阴天、雨天少喷或不喷。

总结:近几年来,银耳的栽培发展很快,利用各种代料进行瓶栽、盆栽、塑料袋栽、菌砖栽培等,不但节约大量木材,而且缩短生长周期,产量比原来提高15-20倍,栽培也不受地区条件限制。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优点。若采用12平方米的房间,用200斤木屑或玉米芯栽培,从种到收只要60天,可产木耳60市斤,且一年四季都可栽培,为农村多种经营开辟了一条新门路。在瓶栽、盆栽和茶盅栽培、塑料袋栽培和砖式栽培,这三种栽培方式里,都需要科学严谨的进行栽培。

银耳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