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种植技术,旱稻和水稻的区别
1。土地整理:深耕碎土,深度约18-20厘米。2.播种: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12℃以上时进行播种。春播情况下,每亩用种量约3-6公斤,夏播情况下,每亩用种量约6-7公斤,播种后覆土。3.管理:播种时每亩施猪粪肥10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NPK复合肥13.3-16.7公斤作种肥,雨季种植时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追肥。
1.旱稻种植技术
1.土地集约
深耕碎土,深度以18-20厘米左右为宜。
(1)北方地区春播
一般在秋季作物收获后进行整地,先用浅耕清茬,再用深耕配合施肥,春季播种。夏播,一般在马铃薯、大麦、小麦等作物收获后,立即施肥,结合犁地,一边播种,一边镇压。
(2)在南部地区
油菜、大麦、小麦、红薯、马铃薯等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整地、施肥、播种。
2.播种
(1)浸种、催芽和拌种
①如果是早季旱稻,种子一般浸泡2-3天左右。如果是中晚稻,一般浸泡2天左右,期间注意换水和呼吸。
②浸种后催芽可提前出苗、抽穗和成熟时间。但是,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加速发芽并不适合防止干发芽。
③播种前要用化学药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如蛴螬、蛴螬、金针虫等。
(2)播种要点
①播种方式分为条播、撒播和点播。如果是条播,以宽行播种为宜,行距25-30cm左右。穴播时,采用宽行窄株,行距为30厘米,株距为10-15米。
②播种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12℃以上时进行。播种一般在东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华北4月中旬,长江流域4月上旬,华南3月中旬。
③如果是春播,每亩用种量在3-6斤左右。如果是夏季播种,每亩用种量在6-7斤左右。
④播种后,覆土3-4厘米。春播要浅,夏播要深。沙土和土壤干燥时,覆土要深,粘土和土壤水分多时,覆土要浅。
3.管理
(1)施肥
①基肥,每亩施猪粪1000公斤(或粪肥1000-1250公斤),磷肥50公斤。
②种肥,播种时每亩施NPK复合肥13.3-16.7公斤。
③追肥:雨季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追肥;前期追肥(分蘖期),雨季后期叶面追肥。具体施肥方法:2叶1心用至3叶1心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在分蘖末期和幼穗分化初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抽穗灌浆期,见苗施肥,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
④一般来说,基肥约占全部肥料的60-70%。
(2)抱苗、间苗和补苗
①出苗率达到20-30%左右时,抱秧,即用细齿的小铁耙沿播种宽度抱掉一层薄薄的土。
②出苗后及时查苗,进行间苗补植(一般在两叶一心时期,选择雨天或阴天,移密补稀,弥补缺苗)。如果严重缺苗,尽快将种子浸泡加速发芽,再进行补种。
(3)除草
①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除草为辅。
②土壤处理常用的除草剂主要有恶草酮、丁草胺、草醚、恶草酮+草醚、氟乐灵、丙草胺等。常用的喷洒除草剂有地万、地万+苯达松、地万+四氯化二甲基、地万+除草剂+苯达松。
(5)预防倒伏
①在保证基本苗充足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种量。
②旱稻拔节期使用250-300ppm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茎基部节间的伸长,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6)灌溉
①旱稻虽然抗寒性强,但在关键时期和土壤缺水时,也要灌溉适量的水,才能保证高产(以湿灌为主)。
②如果苗期水分不足,会导致出叶缓慢,生长期延长。孕穗期和抽穗期水分不足,严重时会导致结实率下降和白穗形成。如果乳熟期水分不足,会导致空粒增加,千粒重下降。
(7)病虫害
①主要做好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②播种前,同时做好种子消毒和拌种工作。
③前期和中期应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保证植物的抗病性。
④发病后,及时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旱稻和水稻的区别
1.旱稻(旱稻)耐旱性强,属于水稻的变种,适合在夏季降雨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和山坡地种植。旱稻和水稻最大的区别是,旱稻可以在旱田里种植,只需要保证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而水稻需要在水田里种植,但是旱稻的产量不如水稻,水稻产量低,米质差。
2.旱稻茎叶厚,叶宽,颜色浅,根系发达,根毛多,根的渗透压和叶的细胞液浓度高,早期耐性、耐热性和吸水性高。
3.当旱稻种子发芽时,它们需要更多的氧气和更少的水。在15℃时,发芽速度比水稻快。
4.旱稻芽鞘较短,中间茎较长,第一、二完全叶较大,对氯酸钾抗性强。
5.旱稻叶面积大,叶片生长缓慢,中脉厚,维管束和导管面积大,表皮厚,气孔少,厚壁细胞小。
旱稻和水稻的区别
除了称为旱稻的生态型水稻之外,水稻还种植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流域。将种子播种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在秧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堤岸周围水深5-10厘米(2-4英寸)的水田中,并在生长季节保持浸泡在水中。
旱作农业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种植不再受人工灌溉的限制,从而大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
旱稻耐旱,适合旱地种植,也叫旱稻。指能在无边的旱地、坡地和干旱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栽培稻,是水稻的一个品种。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通常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半山区山坡、梯田或少雨的温带旱地。水稻和陆地在形态和生理上有很多差异,但通常在缺水时会很明显。水稻种子发芽需要更多的氧气,吸水能力更强,但需水量少,15℃发芽比水稻快。
水稻起源于中国,七千年前就种植在中国的长江流域。根据不同的方法,大米可分为籼米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米和非糯米。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的种子其实是米,去掉颖壳后叫糙米。大米可以通过研磨糙米并去除米糠层得到。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米饭的吃法有很多种,米饭、米粥、年糕、年糕、米酒。大米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酿酒、制糖的工业原料,稻壳、稻草可以作为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有东北、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旱稻和水稻有什么区别
除旱稻生态型外,水稻种植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流域的洪泛区(水稻)。在准备好的水田上播种种子,在秧龄20-25天时,移栽到周围有围堤、水深5-10厘米(2-4英寸)的水田中,生长季节要一直浸在水中。
水稻旱作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种植不再受人工灌溉的限制,从而大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
旱稻或水稻的产量是多少?
水稻最初产于低纬度的沼泽地区,喜水,所以产量较高。
大米:大米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在中国广泛种植后,逐渐遍布世界各地。根据不同的方法,大米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米和非糯米。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的果实是米,米(谷物)称为米、香米、去壳后的米。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米饭的吃法有很多种,米饭、米粥、年糕、年糕、米酒。大米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酿酒、制糖的工业原料,稻壳、稻草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旱稻:旱稻,耐旱,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又称陆稻,一般指能适应在无边的旱地、坡地和干旱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栽培稻,是水稻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