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有哪些配方和特点
农药种类繁多,防治对象和作用特点各不相同。要正确科学地使用农药,了解农药的剂型和特性。
(1)按农药原料分类,无机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硫酸亚铁等。,是无机矿物质制成的农药,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
敌敌畏、辛硫磷、百菌清、多菌灵等有机农药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起效快,连续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
生物农药:如苦参碱、烟碱、BT制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等。由植物、抗生素、微生物等生物制成的农药,对人畜和天敌毒性低,是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首选。
(2)按防治对象对农药进行分类,如敌百虫、辛硫磷、乐果、敌鼠、苦参碱等。
杀螨剂:如普罗帕酮、苯妥英钠等。
杀线虫剂:如灭蚁灵、三唑磷等。
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除草剂:如丁草胺、草甘膦、除草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萘乙酸、乙烯利等。
(3)根据杀菌作用,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主要是起保护作用,枣树发病前应施入。
治疗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等可杀灭致病菌,防止进一步扩散。由于其性质不同,分为表面治疗剂和内部治疗剂。表面处理剂,如粉锈宁,可防治枣锈病,杀灭植物表面的病原菌;内服药,如多菌灵,具有内吸作用,药物进入植物组织后可杀死或抑制病原菌。有些农药,如农用链霉素,只对细菌病原体有效,对真菌病原体无效。因此,必须选择杀菌剂来预防真菌性疾病。
(4)按杀虫功能分类,触杀类杀虫剂:通过害虫体表渗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一般对咀嚼类口器和刺吸类口器害虫有效。
胃毒:通过害虫的口器进入体内,经胃吸收后中毒死亡。咀嚼式口器对害虫控制效果好。
内吸物:被植物吸收后,在体内传导、滞留或产生代谢产物,使食用植物汁液或组织的害虫中毒死亡,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好。
熏蒸药剂:以气态通过呼吸道进入昆虫体内,发挥药效杀灭害虫,如乙酰甲胺磷、敌敌畏等。,有一定的熏蒸作用。
(5)按除草作用分,有触杀性除草剂、内吸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和不育性除草剂,不同的作用类型可杀灭不同生长特性的有害杂草。
(6)有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胶囊剂、悬浮剂等。应根据不同的杀虫目的选择合适的剂型。如辛硫磷胶囊或颗粒剂可在5月中下旬出土前喷洒在地面防治桃小食心虫。8月中旬,要选择乳剂和水剂喷洒在树上防治桃小食心虫。
(7)按酸碱性质分类为酸性的农药,可与酸性和中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否则药效降低或发生严重药害。例如,波尔多液是一种碱性农药,不能与大多数农药混用。配制药液时也要注意水的酸碱度。碱性水不适合配制酸性农药。比如用碱水配制药液,加入适量的醋,可以提高疗效。另外,有些农药虽然属于碱性农药,但不仅不能混用,而且必须间隔一定时间才能互相使用。比如波尔多混剂和硫磺混剂都是碱性农药,但不能混用,两者间隔时间必须是20天。因此,在使用农药前,先阅读农药的说明书,明确农药的特性,然后再正确配制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农药奈乙酸能否与其他农药混用
农药奈乙酸不能与碱性农药或氢氧化铜、有机硫类杀菌剂等物质混用,因为这些物质对酸度敏感,混用会导致农药失效。
pH值是影响每种成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碱性条件下,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福美双、福美双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易发生水解或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原有结构。在酸性条件下,2,4-滴钠盐、2-甲基-4-氯钠盐和双甲脒会分解,从而降低药效。
扩展信息:
萘乙酸是一种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也称为NAA。常见剂型为80%可湿性粉剂。
理化性质和特性: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可溶于热水。化学性质稳定,遇碱能生成相应的盐。茶乙酸对人和动物毒性低,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具有诱导开花、疏花、促进座果、防止落果、增加果实着色的作用。
使用方法:桃果实着色,每隔15-20天和果实着色前3-5天喷一次萘乙酸,第一次5-10ppm,第二次10-15ppm。施药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会使果实过度成熟;太晚了,效果不明显。
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施药浓度、时间和对象。大面积使用时,应先进行试验,否则容易造成药害和损失。
2.用奈乙酸给桃果实着色时,应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喷施,有利于药液的充分吸收。
参考:百度百科-萘乙酸
参考:福建省人民政府-喷洒混合农药要注意什么
农作物用什么激素
就是你...赤霉素分布很广。1926年,日本的Hideki Kurosawa发现,当水稻感染赤霉菌时,植物会疯狂生长。患病植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出50%以上,结实率大大降低,故称恶苗病。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在健康的水稻幼苗上,发现尽管中心和一些幼苗没有感染赤霉菌,但它们表现出与恶苗病相同的症状。1938年,日本的真次郎和住友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活性物质,并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名为赤霉酸。1956年,C.A. West和B.O. Fini分别证明高等植物中存在一些类似赤霉酸的物质。到1983年,已经分离和鉴定了60多个物种。一般分为游离态和结合态,统称为赤霉素,命名为GA1、GA2等。
乙烯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浅棕色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用作农业植物生长刺激物。乙烯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出血、调节性别转换的作用。
NAA是一种广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和膨大,诱导不定根增加座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例。种子可以通过叶片和枝条的嫩表皮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送到整个植株。
适用范围:适用于禾谷类作物,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棉花可以减少蕾铃脱落,增加桃的重量,改善品质。果树促进开花,防止落果,加速成熟,增加产量。瓜果类蔬菜防止落花,形成小籽果;促进插枝生根等。
三十烷醇能促进生根、发芽、开花、茎叶生长和早熟,具有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作物生长前期使用,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秧苗素质,增加有效分蘖。在生育中后期使用,可增加芽数、座果率和千粒重。用于水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烟草、甜菜、甘蔗、花生、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和海带养殖。
伊亚丹也叫马拉齐特或清心。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和一种暂时性植物生长抑制剂。
施用青鲜素可控制马铃薯、洋葱和大蒜的发芽,在收获前2~3周喷施2000~3000 mg/l药液一次,可有效控制发芽,延长贮藏期。甜菜、红薯在收获前2~3周用2000 mg/L喷施一次,可有效防止发芽或空鼓。
矮壮素的生理功能是控制植物的营养生长(即根和叶的生长),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即花和果实的生长),使植物的节间变短、变矮、变壮,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加强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座果率、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能力。
农药的名称和用途
农药名称是指有效成分和商品的名称,包括化学名、通用名(中文通用名和国际通用名)和商品名称(农药登记管理中取消)。农药通用名是农药标准化组织规定的农药有效成分的名称,也是药品的特有名称。农药的中文通用名是指单一农药制剂的通用名或混合农药制剂的简化通用名。农药的国际通用名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的农药的英文通用名称。没有国际通用名称的,可以采用其他国家和有关学术组织的农药英文或拉丁文通用名称。农药的化学名是根据化学命名原则确定农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名称。一般有IUPAC和CA命名原则,国内采用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农药商品名是指农药生产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其产品时使用的名称或办理农药登记时核准的商品名称。不同的农药制剂有不同的商品名。我国一药多名的问题曾经非常突出。例如,吡虫啉有700多个商品名称。2008年1月8日起,我国停止审批商品名称,所有农药名称均使用通用名或简化通用名。自2008年7月1日起,农药产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商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