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对玉米大斑病有用么 吡唑醚菌酯防治玉米大斑病

玉米锈病每年都会发生,最好的预防方案是什么

玉米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对后期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对于种植者来说,要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必须做好玉米锈病的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八字植保方针,制定高效的防治方案。

在中原地区,玉米平均亩产1500斤。2015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玉米种植大户。前期玉米长势很好,授粉后锈病大爆发。由于玉米长高,无法人工喷药(当时还没有普及飞机喷药),所以放弃了治疗。最后收获时,亩产不到900斤。

这就是没有及时防治玉米锈病的后果!

玉米锈病的发生规律

引起玉米锈病的病原菌是玉米柄锈菌,主要发生在叶片、苞片和茎秆上。它首先发生在叶片上,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蔓延到茎上。

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两侧会出现淡白色或灰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容易识别。然后逐渐发展为淡黄色或红棕色的凸状病灶,散在或聚集,圆形或长圆形,多为长圆形。后期病斑变为深褐色,即冬孢子堆。

随着病株的越冬,玉米柄锈菌在春季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气温20℃~30℃,湿度90%以上)开始发病,首次从玉米叶片上侵染,随后产生红褐色夏孢子,随风扩散,再次侵染。

玉米锈病逐年加重的原因

玉米锈病逐年加重,与秸秆还田密切相关。

柄锈菌能在玉米植株和叶片上长期存在。当这些病株在金土壤中处理时,这些病原体将存在约3年。当条件不适宜时,它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气候适宜,它就迅速萌发并感染。

当玉米再次种植在这片土地上时,柄锈菌将遵循其自身的感染规律,开始新一轮的锈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秸秆还田导致玉米锈病逐年加重。

玉米锈病的化学防治方案

玉米锈病虽然发病快,但其防治方案并不复杂,主要分为预防方案和治疗方案。

1.玉米锈病的预防方案:可在玉米的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喷洒吡唑醚菌酯750-1000倍进行预防;

2.玉米锈病的治疗方案:一旦发病,可用己唑醇1000倍、丙环唑1000倍或戊唑醇2000倍进行喷雾治疗,连续两次,间隔7天,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控制锈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锈病的玉米品种。近年来,登海系列和迪卡系列都属于抗锈病品种。我们可以去正规的玉米种子销售点购买,不要相信村里宣传的那些非法种子。

吡唑醚菌酯对玉米大斑病有用么 吡唑醚菌酯防治玉米大斑病

玉米顶腐病影响玉米的生长。玉米顶腐病应该用什么药

玉米顶腐病是近年来发生的新病害,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顶腐病菌会对玉米叶片产生很大影响,造成严重危害。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玉米顶腐病的原因和症状,以及使用什么药物来预防它。

玉米顶腐病的原因:玉米顶腐病菌的传播长期主要依靠种传细菌,近期主要依靠雨水溅洒。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处于喇叭口期,在高温、多雨、强光的气候条件下,非常有利于玉米顶腐病的发生。

尤其是在目前的外界环境下,玉米叶片顶端的嫩组织脆弱不堪,细菌就会趁机入侵,再加上高温高湿,就会大量繁殖,导致玉米叶片顶端出现大量腐烂组织。

玉米顶腐病的主要症状

玉米顶腐病开始时,玉米心叶的叶基开始侵染,表现为水浸腐。有不规则的褐色或黄褐色斑点,仔细看会发现烂的地方有粘液。随着顶腐病的发生,你可以看到玉米的心叶紧紧地挤在一起,无法正常生长和伸展。俗话说心叶成辫,俗称蝴蝶结,像猪尾巴。玉米顶腐病发生严重时,玉米顶腐病后期整个心叶都会腐烂。你可以用手拔掉整个心叶,整个玉米都会死掉。玉米顶腐病的预防和控制。如果在田间看到玉米顶腐的植株,一定要及时拔除,进行药物防治。另外,在防治的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叶面肥,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关于防治药剂,建议使用吡唑醚菌酯、凌俊、噻唑铜、锌和氯溴氰菊酯,可与钙肥配合使用。

以上是边肖提供的关于玉米顶腐病的信息。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玉米病虫害防治应该用什么药

玉米是我国夏秋两季最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气温最高,降雨量最大,病虫害发生最严重,因此病虫害防治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玉米病虫草害多,危害时间长。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只需喷这三次,就能保证玉米高产。

首次应用:喷洒除草剂

玉米田杂草种类繁多,生长速度快,与玉米争夺水肥严重。除草好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所以除草一定要及时。玉米苗后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3-5叶期和杂草2-4叶期,是玉米最安全最好的除草时期。30公斤水均匀喷洒100 ~ 130毫升/亩的30%硝、烟、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可防治鸭跖草、藜、苋菜、菊科、苋科、十字花科、蓼科杂草,禾本科杂草如马唐、蒲草、禾草。

第二个应用:控制繁荣和杀死昆虫

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倒伏是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玉米6-9叶期是控制旺长的最佳时期,也是草原贪饥、蓟马等虫害最严重的时期。及时喷洒旺旺药可以有效防止倒伏。在玉米6 ~ 10叶期,用30公斤水均匀喷洒30%啶虫脒·乙烯利水溶液30毫升和5%阿维菌素·啶虫脒微乳剂10 ~ 20毫升。它不仅能防止玉米因节间长而倒伏,还能有效杀灭蚜虫、草地螟、甜菜夜蛾、蓟马等危害玉米的害虫。

第三个应用: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育中后期是玉米螟、弯孢叶斑病、玉米锈病、玉米叶斑病等多种病害的高发期,也是防治生育中后期病虫害的最佳时期。及时的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玉米丰收的前提和保证。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25%吡唑醚菌酯20 ~ 30毫升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配30 ~ 45公斤水均匀喷洒。这两种农药因其内吸传导性强、持效期长,不仅能防治玉米螟,还能有效防治中后期的锈病、叶斑病、穗腐病等病害。

防治玉米害虫应该用什么药,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玉米螟:在心叶末端喷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喷洒四氯乙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等农药。2.鳞翅目害虫如粘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防治。3.蓟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

1.应该使用什么药物来控制玉米害虫

1.玉米螟

(1)秸秆粉碎还田,可减少虫源数量。杀虫灯配合引诱剂可用于越冬成虫羽化期的诱杀。

(2)成虫产卵初期可释放赤眼蜂杀卵,释放量为10000头/亩,一般只释放一次,个别玉米螟严重的地块可释放两次。

(3)可在玉米芯叶端喷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使用四氯乙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2.鳞翅目害虫,如粘虫

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进行防治。

3.牧草虫

可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EC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进行防治。

4.玉米叶斑病

(1)一定要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2)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可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褐斑病严重的地区可在玉米8-10叶期用药防治。

5。玉米纹枯病

(1)选择抗性品种,合理种植密度。

(2)发病初期必须剥去茎基部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

第二,玉米虫害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1.每种害虫的危害性质不同,如食叶性、蛀干性、食根性、真菌性和病毒性病害,其防治方法也不同。我们必须根据当地的多种病虫害和当年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防治。

2.第一次施用一般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较好;第二次施药是在除草剂使用后7天左右,可以防虫防病;第三次施药在玉米8叶期,是最佳防治时期。

2.喷洒时注意药物的浓度,以防药害。对于药害不太严重的地块,可以喷施叶面肥来缓解。药害地块的玉米根系生长会受到影响,导致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喷施叶面肥可以通过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减轻药害,促进玉米生长。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