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只有2属3种,其中有2种孔雀,体长都在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是雀形目中最大的。头顶绿色,冠蓝绿色,尖尖的;尾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漂亮;真正的尾羽是短而深褐色的。雌鸟没有尾屏,羽毛呈深褐色,斑驳陆离。栖息在开阔的森林地带。杂食1雄性配几只雌性。其中蓝孔雀分布范围广,人工繁殖技术成熟,未接近脆弱濒危物种生存的临界值标准,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绿孔雀分布在东南亚等地。在中国,它们只分布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野生孔雀数量稀少。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未经许可不得饲养、交易或运输。
蓝孔雀,栽培最多的物种,生活在丘陵森林、干燥的半荒漠草原、灌木和落叶林地区。绿孔雀和绿孔雀分布在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孔雀数量稀少。比华南虎少,无法人工繁殖。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喜欢活动于稀疏的草地、河岸或陆缘丛林,以及森林中的草地和空旷地带。黑孔雀,黑孔雀是野生蓝孔雀的变种,数量极其稀少。生活在2000米以下开阔稀疏的草地或有灌木丛、竹丛的空旷地带,寿命约25年。
白孔雀,脊椎动物,鸟类,雉科。它全身洁白无瑕,羽毛没有斑驳,眼睛微红。白孔雀是人工饲养的蓝孔雀的白化品种,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观赏鸟类。但经过人工驯化,种群已经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只有2属3种,其中蓝孔雀分布广泛,人工繁殖技术成熟,未接近物种生存的临界值标准,故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绿孔雀分布在东南亚等地。在中国,它们只分布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野生孔雀数量稀少。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未经许可不得饲养、交易或运输。白孔雀全身都是白的,我蓝孔雀是变种,也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扩展信息:
孔雀物种
1.蓝孔雀:蓝孔雀是栽培最多的品种。它生活在丘陵森林、干燥的半沙漠草原、灌木和落叶林中,尤其是靠近水域的地方。它跟随羊群早晚在田里觅食,在地上筑巢,但住在树上。
2.绿孔雀: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但仅见于我国云南西部和南部。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活动于稀疏的草地、河边或边缘丛林,以及森林中的林间草地和空旷地带。
3.黑孔雀:黑孔雀是野生蓝孔雀的变种,极为罕见。产于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生活在2000米以下开阔稀疏的草原或有灌木丛和竹丛的开阔地带,寿命约25年。
4.白孔雀:白孔雀是人工饲养的蓝孔雀的白化品种。全身白色,突变率约为1/1000,比较少见,主要是基因突变频率低,但经过人工驯化后达到了自我维持的状态。
孔雀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不是所有的孔雀都是保护动物。孔雀分为绿孔雀、蓝孔雀和白孔雀,其中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此外,蓝孔雀分布广泛,人工繁殖技术成熟,未接近脆弱濒危物种生存的临界值标准,因此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绿孔雀分布在东南亚等地。在中国,绿孔雀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未经许可不得饲养、交易或运输。
白孔雀是雪白的,是蓝孔雀的一个品种,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孔雀的种群状况
蓝孔雀分布广泛,人工繁育技术成熟,未接近物种生存的临界值标准(分布面积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和分布区破碎化),种群趋势稳定,因此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截至2014年,分布在东南亚的物种数量持续下降。在过去的三代中,该物种的数量几乎肯定会下降50%以上,预计这些动物的数量将继续下降。在分布区很少见。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云南的野生绿孔雀很可能在10年内灭绝。
刚果孔雀数量稀少,繁殖率低,该物种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由于刚果常年内战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大量卢旺达难民的涌入,本已危险的刚果孔雀数量正日益减少。到2012年,野生的只有2500只左右,分布范围只有70万平方公里,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也只有150只左右。
白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孔雀不是我国国家保护动物,而是印度孔雀的变种。只有一千只蓝孔雀才能变异成一只白孔雀,稀有珍贵,但不是保护动物。在孔雀眼里,白孔雀的颜色没有绿孔雀和蓝孔雀的颜色鲜艳,只有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孔雀是一种全身白色,没有杂色羽毛的孔雀,属于人工干预育种。经过几十年的驯养繁殖,蓝孔雀已经变得非常温顺了。同时蓝孔雀的市场消费量也很高,并不是稀有动物。蓝孔雀也可以人工养殖。
目前,蓝孔雀是一种经济鸟类,是一种高效率、低风险的稀有品种。我们在很多动物园看到的孔雀也是蓝孔雀,它们的羽毛可以被加工成各种高级装饰品。
白孔雀可以养殖吗?
白孔雀和蓝孔雀都是不受保护的动物。办理相关手续并取得养殖许可证后即可养殖,但不能私自养殖。此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不能养殖、出售、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