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确实有江南四大才子的说法,或者叫吴中四大才子。他们是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电影中的周文宾是虚构的。
唐伯虎16岁秀才考试第一名,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高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终身不得为官,后来朝廷给了一个小县吏,但唐伯虎深以为耻,坚决不赴任。
祝枝山32岁中举,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唐伯虎考场舞弊案爆发后,祝枝山辞去了知县的官职,陪唐伯虎四处游玩、排遣不快。祝枝山后来官至应天府(南京)通判,是四人中官位最高的,但他很快就因病辞官。
文征明少年时便声名在外,但十次参加科举全部落第,54岁经人推荐为待诏翰林,由于久负盛名,求书画者很多,受到同僚的排挤。文征明目睹了官场的腐败,翰林期满感觉没有前途,毅然辞官回家。
徐祯卿早年科举考不中,26岁中进士,但因长相丑陋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后贬为国子监博士。第二年便去世,据说是气死的,年仅33岁。
吴中四才子是谁?
吴中四才子,是指明中叶生活在吴中地区的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周文宾)四大文人。文史界在提及此四人时大都将他们视为整体,有的甚至将他们视为文学社团。《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