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的功效是什么
首先是功效和作用
紫花地丁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紫花地丁富含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有影响,对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免疫过程和细胞繁殖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二、饮食禁忌
1.虚寒体质者禁用紫花地丁。
2.外阴肿胀无头、脾胃虚寒者慎用。
紫花地丁的营养价值
1.紫花地丁具有清热、消肿、消炎的作用。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2.紫花地丁含有铜、铁、锰、锌、钙、磷、硅等元素,不含锶、钴、钼、铬、镍、钒、硒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功能和细胞增殖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3.紫花地丁可以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增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增强活性,从而通过酶系统调控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此外,还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紫花地丁的其他价值
1.食用价值:取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清水浸泡3-5min即可炒菜、煲汤、蒸面团或煮粥。
2.园林价值:紫花地丁花期早、集中;植株低矮,生长整齐,丛生紧凑,便于频繁更换和移栽安排,适合花坛或早春图案花坛的构图。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可用种子繁殖。作为自播能力适中的地被植物,可以大面积种植。满满一盆娇艳的鲜花,可用于窗台、书桌、长椅等室内装饰,也可做成盆景。
你知道什么是紫花地丁吗?它的用途
紫花地丁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在春天会开出一簇簇美丽的紫色花朵。这种草生命力顽强,在山野很常见,经常成片生长。
紫花地丁的药用最早见于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孙思邈认为紫花地丁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敛疮消痈的功效。
李时珍经过数百年的经验,肯定了《本草纲目》中紫花地丁的解毒清热作用,认为紫花地丁入药可消诸疮、疖、瘰疬、恶疮。
当然,李时珍的说法可能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紫花地丁中所含的一些化学成分在帮助人们抗菌消炎、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这说明这些农村的中药药材是经得起时间和科学的考验的。
在现代中医理论中,人们认为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具有极佳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在一些民间偏方中,紫花地丁也有很多妙用!
一、紫花地丁解毒消肿的神奇功效
紫花地丁性苦性寒,对体内热毒引起的皮肤内外肿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在古代,人们还把紫花地丁称为消痈解毒的万能药,对各种常见的皮肤疮肿都有很好的疗效。
比如当我们的皮肤上有一个红色的肿块,或者皮肤上有一个疮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挖一些新鲜的紫花地丁,然后捣碎,直到汁液流出来,然后外敷,消肿,治疗疮。
有时候我们的皮肤内部会有一些无名的硬结,用手一按就疼不疼。此时用紫花地丁的根煮水也能有效缓解。
二、紫花地丁清除脏腑内热的神奇功效
如果紫花地丁内服,对清除积存在脏腑的热、毒、火邪也有很好的效果。在古代,当人们体内出现热毒症状时,紫花地丁通常被用作良药。
比如邪热蕴肺,上炎至喉引起的咽喉肿痛、咽喉炎症等。用紫花地丁和金银花泡茶,具有明显的清热利咽的功效。对于肝胆积聚的湿热,民间有些地方用紫花地丁加蜂蜜煎汤来缓解。
此外,紫花地丁的寒性也能入血,所以当热毒之邪侵入血液,或血液温燥,血热流鼻血时,用紫花地丁喝茶也能起到凉血的作用。
三、紫花地丁祛外感热邪的神奇功效
紫花地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清除上述实热症状,而且对一些外感发热也有效。
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外感风热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热感冒等。紫花地丁可入药散风热。
对于这种情况,单用紫花地丁效果一般不是很显著,所以中医常用紫花地丁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配伍使用,能有效缓解风热之邪,消除风热感冒伴发的咽痛、口干、发热、乏力等症状。
紫花地丁的药用功效是什么
【说明】又叫紫花地丁、紫花地丁。为全草带根,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采收加工】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切段生吃。罕见的使用可以随时服用。
【性味】苦、辛、寒、无毒。
【主治】清热解毒,疮疖及毒蛇咬伤。
本品为治疗痈的通用药物,特别适用于痈。能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消痈,类似蒲公英。也可以用来治疗毒蛇咬伤。
【附方】本品能清热解毒,消痈消肿,用于治疗热性疮疡,如乳痈、肠痈、丹毒等。可鲜榨汁服用,其渣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煎服,如五味消毒饮。
本品的解毒作用可用于毒蛇咬伤。用新鲜捣碎的汁液内服,其渣用少许雄黄捣碎外敷。
此外,对于肝热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滴虱同用。
紫花地丁有什么作用
紫花地丁属于堇菜科,又称紫花地丁,既是植物名称,也是中草药名称。紫花地丁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癌的作用,对解除蛇毒有独特的功效,可外敷,也可内服,效果显著。下面我们来看看紫花地丁的应用。
1.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辛,苦主泻,辛主散,寒能清热,入血,有清血热,消肿止痛,攻毒散结,活血利湿,清热凉血,解毒消痈之功效。
2.蛇毒解毒
紫花地丁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溶血性蛇毒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用鲜紫花地丁汁内服,用鲜紫花地丁加少量雄黄外用,可治蛇毒。
3.抗菌和抗病毒
现代医学表明,紫花地丁对共轭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癣菌、钩端螺旋体病病毒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清热、消肿、消炎。
4.抗癌
紫花地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促进健康人体淋巴细胞转化,增强人体抗癌作用。常用于治疗齿龈癌、乳腺癌、食道癌、阑尾肿瘤、胃癌和生殖系统癌症。
5.紫花地丁的食用价值
每100克干物质含蛋白质29.27克,可溶性糖2.38克,氨基酸33.95毫克,多种维生素。每1克干紫花地丁含有铁354.8微克,锰30.3微克,铜22.2微克,锌55.8微克,钡11.3微克,锶87.3微克,铬69.0微克,钼60.0微克,钴9.7微克,钙3.9微克。取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用开水焯一下,用清水浸泡3 ~ 5分钟,炒熟,做成汤,用面粉蒸或煮粥。
6.紫花地丁的禁忌
1.紫花地丁性寒,所以寒性体质的人和经期女性不适合食用。
2.紫花地丁对热引起的黄疸、疮疡、红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不适用于寒冷引起的身体不适,需要区别使用。
7.紫花地丁引种
药品名称:紫花地丁
处方名称: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紫花地丁
别名:猪屎豆、光果堇菜、紫花地丁、无耳。
性味:苦、辛、寒、无毒
归经:心经、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
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咽炎、跌打损伤外敷、痈肿、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0.5-1两(鲜2-3两);浇汁或研磨。外用:捣糊或熬糊,涂抹。
药材来源:紫花地丁为双子叶植物药紫花地丁和犁头草;双子叶植物药:豆科的稻兜、粟兜或龙胆科的南龙胆的带根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