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技术,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种植技术,姜吧种植技术?

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不喜欢寒冷的生长环境。一般多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种植,不过北方的山东地区也有种植生姜。生姜种植不适合连做,土壤不可过潮湿,光照不宜直射。适合疏松肥沃,土壤层深厚的沙质土壤。

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的种植方法?

种植生姜方法,若生姜已发芽,可将发芽处切开,注意多带些姜肉作为原始营养,若没有发芽,则需将生姜放入水中,等待发芽,或者直接购买多苞头发芽生姜。

将花盆装土9分满,将发芽的生姜种植在花盆中,用土盖住大半姜身,然后再往花盆里放土,将整个花盆装满。

浇水,用水将花盆浇透,放到阳台上,等待姜芽破土而出。

天气炎热,一天一杯水,天气温和3天一杯水。

姜芽的种植时间和技术?

种植时间:适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植。浇水:幼苗期以浇小水为宜。施肥:生长期间追3次肥,可施粪肥和复合肥。产量:嫩姜亩产量为1000公斤左右,丰产地块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以上。

一、选种催芽

1、首先挑选适合当地种植环境的优质生姜品种,期间剔除发生病变、腐烂变质的姜种,姜种的大小好为50-100g左右,并且带有2个姜芽,如果姜种的大小偏大,期间可用干净的刀切开,切开后可以在切口处涂抹石灰消毒。

2、如果想要姜种提早发芽,就可以适当进行催芽,一般可将生姜晾晒2天后,浸泡适量的波尔多液10分钟左右,再将生姜堆放在潮湿的沙子上,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温度保持在25℃左右,等待7天左右就能够发芽。

二、种植时间

1、生姜喜爱种植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而且不耐低温霜冻,在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茎叶生长适温为25-28℃,15℃以下会停止生长。

2、所以适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植,而低热河谷地区以3月上、中旬为宜,但通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适当提前。

3、一般可以采取条播和穴播,种植的时候,尽量让姜芽朝上放置,保持株距为30cm左右,行距为40cm左右,播种后覆盖上一层土壤,然后在上面覆盖稻草即可。

三、浇水

1、一般种植1-2周左右就会陆续发芽,发芽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检查,发现有不发芽或缺苗的情况,要及时补种,生姜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很敏感,因此需要做好田间的水分管理工作。

2、在生姜幼苗阶段,浇水不可过于频繁,浇水时以小水为宜,夏天生姜的耗水量较大,就需要在早晚进行浇水,如果遇上暴雨天气,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田间出现水涝的情况。

四、施肥

1、生姜生长期间要追3次肥,首先要施足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其次追肥是在生姜的苗期进行,在生姜大概生长到25cm左右,可以使用粪肥500kg左右,再配合水稀释5-6倍后,浇给生姜。

2、第2次追肥可在生姜生长到9月初的时候,期间可以用每亩可用30kg左右的复合肥,然后等待1个月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kg。

五、产量

1、生姜的采收适期因产品的用途而定,如果是收获嫩姜,可以从8月中、下旬陆续开始采收,而广东和广西因气温较高,种植得早,所以成熟快,在7月份便可开始采收。

2、一般采收时间越早,产量就越低,生姜含水量比较高,越辛辣味就越淡,而且组织柔嫩,所以不耐贮藏,嫩姜一般亩产量为1000kg左右,丰产地块亩产量可达2000kg以上。

生姜的种植技术及肥料使用方法有哪些?

我国是最大的生姜生产国和出口国,生姜在我国南方北方都有分布,南方生姜的种植方法与北方有所不同。在这里我重点介绍南方地区的生姜种植技术和肥料使用方法。

一、在南方地区,生姜的种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露地开沟栽培技术。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是选择沙地和沙壤地,施肥,耕整,然后开种植沟,摆放姜种,覆土,覆膜,出苗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覆兜,保证生姜根茎软化栽培,覆土一般进行1-2次,在霜降之前收获。露地开沟栽培生姜,是面积最大的一种生产技术方式,有几个最:最消耗劳动力的是开沟,在施肥耕整之后,要求每隔50厘米开挖一条种植沟,种植沟底部宽13厘米,人工开沟非常费时,如果采用机械开沟速度要快几倍。同时,为了防止积水,姜田周围还要深挖排水沟。最考技术的是催芽。催芽要求在播种之前40~50天进行,催芽可以使出苗时间提早,产量提高,上市时间提前,催芽有牛粪催芽,酿热物催芽,火温床催芽等等,但催芽比较讲究技术,需要认真对待。如果不催芽,姜芽出苗时间要晚至少一个多月,产量也更低。最累人的是夏季覆兜。夏季姜苗生长喜人,但生姜软化栽培需要覆兜,把生姜的根茎埋在地下,以利于根茎的生长。覆兜日当午,汗滴苗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高兴的是收挖上市,在9~10月,露地生姜开始收获,按照规范栽培技术种植的生姜,一般亩产可以达到3000~5000斤,卖价1~2万元,如果种植5亩10亩,或者更多,其效益会让你高兴好几天。

牛粪覆盖催出的姜芽。

生姜生长期间喜湿,但又怕涝,因此必须在姜田周边深挖排水沟。

生姜不喜欢强光照,用遮阳网覆盖栽培可以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机械开沟可以提高速度,适于规模化经营。

适时放种。

姜田内要深挖排水沟。

夏季覆兜,是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

(二)撬窝栽培技术。这是四川地区姜农发明的一种高密度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是选择稻田或黏性土壤的旱地,因为稻田和黏性土壤撬窝容易成型,而沙地或沙壤地不容易成型。撬窝是专用工具,这种专用工具需要自己定制,在市场上买不到。撬窝密度一般要求一亩8000~10000个,撬窝完毕后将催芽的姜种放置于穴底,然后覆土,施肥,姜苗出土后用细土将洞穴填满。撬窝栽培的产量和品质优于开沟栽培,但耗时耗力,大规模推广比较困难。

人工撬窝,一天只能撬3000个,适宜于农户小规模采用。

撬窝栽培在姜田里同样要深挖排水沟。

撬窝栽培的姜苗,覆土根据苗情长势采用本土泥土进行,覆土深度与洞穴同等高度。

(三)大棚早熟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大棚增温的效果,促进生姜早上市,卖一个好价钱。技术要点是在冬季开始挖种植沟,一月催芽,二月搭建大棚,三月播种,然后覆膜,姜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施肥,覆兜,防虫,治病。大棚早熟栽培可以在七月上市,比大面积露地栽培早2~3个月上市,价格自然不错。

钢架大棚生姜栽培

竹木大棚生姜栽培

5月气温回升以后要及时拆除大棚塑料膜,防止高温危害。

大棚生姜同样需要中耕、覆兜。

大棚生姜销售时间比露地生姜早2~3个月,价格比较可观。

(四)锅炉增温姜芽生产技术。采用工厂化栽培的方式进行生产姜芽。一般安排在春节期间上市。一般一亩地用一个增温锅炉。在离公路较近的地里,开挖种植沟,并埋设热水管,热水管上密集摆放姜种,然后覆土,覆膜,再搭建塑料大棚,锅炉点火之后,将热水泵入姜种下下面的管道,持续供热,促进姜芽生长,在60多天以后就开始上市,价格十分可观。这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技术,一亩地需要10吨姜种,10吨煤炭,以及其他购置支出,当然,回报也是非常诱人的,由于价格每年不一样,具体的回报说不准,据姜农说其产值远超10亩露地生姜。

高密度排放姜种。

锅炉循环供热,满足姜芽生长的温度条件。

埋于地下的供热水管

收获姜芽

一株只有一个姜芽。

冲洗出来的姜芽,在春节期间上市,价格非常可观。

(五)大棚冷床姜芽生产技术。4~5月很少鲜姜上市,采用锅炉增温供热的方法生产姜芽成本较高,如果不用锅炉增温,只是采用密植的方法,上面套种塑料大棚,也可以生产出姜芽。采用大棚冷床技术生产姜芽要求把握好时间,一般要求1月放种,采用密植的方法在地里摆放姜种,然后施肥,覆土,盖膜,然后在上面搭建塑料拱棚,这样可以在4月以后生产出姜芽,此时露地栽培的生姜还没有上市,因此大棚冷床生产的姜芽,其价格也比较可观。

大棚冷床生产姜芽。

高密度排放姜种。

姜芽。

密集生长的生姜苗,下面就是姜芽。

冷床生产出来的姜芽比锅炉供热生产出来的姜芽外观更好看。

二、生姜栽培的肥料使用方法

生姜是一个喜肥耐肥的经济作物,在一定的范围内,投入的肥料与产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合理施肥的量越大,其产量越高。生姜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与植株鲜重的增长动态是一致的。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少。旺盛生长期生长速度加快,其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增加。生姜喜肥耐肥,全生长期吸收的钾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据试验研究表明,生产1000kg鲜姜,约吸收氮6.34kg、磷1.31kg、钾11.17kg、钙1.82kg、镁2.27。在姜区相当部分姜农重视氮肥施用,但又忽视了钾肥和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足量施用,这是影响实现生姜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生姜与其它农作物不同,它对钾肥的需求量超过氮肥。钾肥是生姜高产稳产的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负责植株体内的物质转化,对提高植株抗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有显著的作用。很多生姜种植区的土壤都不同程度的缺锌缺硼,因此生姜种植者必须重视补锌和补硼。植物缺锌生长发育停滞、叶片缩小、茎节缩短。硼的作用是将叶片制造的养分向块茎疏导,当硼缺乏时,叶片制造的养分不能输送到块茎,造成姜块茎裂口,品质变差。因此在多数姜田施用锌肥和硼肥都有显著提高产量的效果。

以前的使用方法是底肥和追肥各半,底肥以农家肥和单质的氮肥、过磷酸钙以及钾肥为主,追肥则是看苗追肥,根据苗情状况进行施肥。但是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肥料生产技术的进步,还有对生姜吸收肥料规律的科学认识,现在已经改得简单了,就是一次性把整个生育期所需的肥料全部作底肥,以后如果苗情生长正常就不再使用追肥。如果底肥没有用够,或者后期出现干旱和缺肥现象,特别是旺盛生长期出现缺肥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根据苗情进行补施,补施的肥料一般用复合肥配合农家肥,在中耕覆兜之前进行。

在耕整土地时候施肥。

在土地耕整之前用农家肥覆盖土壤,然后再进行耕整。

大肉姜种植技术?

1、土地要求 选择土层较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微酸性土壤(pH<8),要求地势较高、水质和土壤无污染、背阳的地块,最好选择有2-3年以上轮作禾本科作物的地块,尤其注意种过大肉姜的土地不能再连作。

2、深耕翻地 于秋冬季节整地,翻地深达35cm,基肥使用堆集发酵后的有机肥。 1、选种 选择姜块较肥大、皮色黄而鲜亮、不干缩、未受冻、不腐烂、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做种。姜种选定后可用大田整畦保种和窑洞保存。

2、育苗 育苗在移栽前30~40天进行,先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消毒土壤,2天后整畦(畦高20cm,畦宽180cm,畦长依地块而定),四周做好排水沟。

生姜种植技术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