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潭个人简介及资料,马龙潭个人简介及资料

张作霖一生中拜过2次兄弟,第一次是和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一共八个人,结成拜把子兄弟。但是到了到1927年,有一部分人死了,补充进几个,然后变成张作相、吴俊升、汤玉麟、孙传芳、张宗昌、韩麟春、褚玉璞。

马龙潭个人简介及资料,作为七个结义兄弟中排行老七的张作霖?

张作霖,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首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曾经的东北王。

张作霖一生中拜过2次兄弟,第一次是和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一共八个人,结成拜把子兄弟。但是到了到1927年,有一部分人死了,补充进几个,然后变成张作相、吴俊升、汤玉麟、孙传芳、张宗昌、韩麟春、褚玉璞。

题目中主要指的是第一次。

那么在这些人中,张作霖的出身并不高,能耐也不算最大,而且排行老七。为什么他会超越其他的六位大哥,成为东北王呢?

我们来看看横向的参照物——张作霖这几个兄弟。

先说说张作相,看他们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亲兄弟,其实他俩只是名字上的巧合而已,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并不妨碍两人如亲兄弟般的关系,张作相很识大体,很帮助张作霖的,张作霖一直很器重他,在后来张作相为张作霖立下汗马功劳,张作霖多次想要提升他,但是他都拒绝了,可能他本人比较与世无争,并不想谋权。

再说说吴俊升,他说话结结巴巴,舌头捋不直,所以几兄弟都叫他“吴大舌头”,跟张作霖结拜后,死心塌地地追随张作霖。一直在身后默默的帮助着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北京政府免去了张作霖各职,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

然而,吴俊升却不听北京政府的这一套,坚决支持拥戴张作霖,并宣布东三省独立,最后老吴跟张作霖在皇姑屯时一起被日军炸死,可真的是实现与张作霖发过的誓言:“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然后再说汤玉麟,他在保险队时就跟着张作霖,并多次救过张作霖的命,虽然张作霖和汤玉麟中间也曾经失和过,但后来又被张作霖重用。

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汤玉麟帮助其子张学良东北易帜,汤玉麟在后来热河抗战表现不佳,受人诟病。抗日战争其间,他多次拒绝出任伪职,并率部下与日寇交战,一雪前耻,保全了名节。

马龙谭是军事家庭出身,他深明大义,能文能武、有智有谋,是个爱国人士。张作霖手握重权后,马龙潭又任东边道镇守,为张作霖的稳固统治添加了一份功劳。

在张作霖死后,他誓不与日本合作,辞去任何职务并开始隐居,热衷于慈善事业,被人称为“马善人”,他去世时,无数群众为他送行,可见这位大哥的影响力。

冯德麟,他比张作霖年长九岁,在张作霖面前,一直以长辈自居。后对任奉天督军的张作霖不满,两兄弟也曾经不和,但是张作霖一直把冯德麟当大哥看,很敬重他。

后来冯德麟因支持张勋被北京政府关起来了,张作霖又想尽一切办法要把他捞出来,最后又为他争得三陵都统这个职务,说明张作霖也是看出了这个人的靠谱担当,这也是冯德麟死心塌地跟随张作霖的原因。

张景惠,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汉奸,当上了伪满国务总理。当初张作霖遭到土匪袭击的时候,他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与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

1917年,汤玉麟与张作霖关系决裂时,张景惠公开站在了张作霖一边,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因他个人原因致使整个战争失败,张作霖深对其深感失望。

张景惠之后虽投靠了日本人,但仍然对张作霖报以情谊,张作霖死后多年,正是他与日本人力争,安排了张作霖的下葬事宜。

孙烈臣是张作霖最喜欢的一名手下,跟着张作霖打仗不遗余力、战功显著,张作霖与他的关系也是非常要好,孙烈臣对张作霖非常忠心,张对他也是毫不怀疑。

不管张作霖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孙烈臣都在身边,还为他张罗处理各项事务,为他分担不少压力。

回应题目,张作霖之所以能成为东北王,超越其他兄弟,也是他对兄弟们客气,他的兄弟们也都感恩于张作霖的提携,愿意与张作霖抱团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哥几个脾气相投,大多与世无争,甘做绿叶,愿意帮助张作霖一臂之力。

当然张作霖也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爱人才、有眼光的人,不然他的兄弟也不会死心塌地追随他。

马龙潭个人简介及资料

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

这几天女权问题聊得挺热闹的,我认为应该是有地区性的,在我们东北,问题应该不大,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东北女性,他们说东北女性搞婚外恋的多,搞破鞋的多,家庭离婚率也很高,其实我倒是认为,相对于一些地区来说,这恰恰也可能侧面说明东北女性社会地位高,不依赖男人也能活。

过多的讨论就不来了,本文就来讲讲张作霖的长女张首芳的事情,让大家对东北女性能够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前几年大火的电视剧《少帅》,把张学良的姐姐张首芳推到了屏幕前,让人产生疑问,这个这个张首芳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张作霖那么怕她,她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张作霖一共14个孩子,其中8个女孩,6个男孩,长子是张学良,在张学良的前面还有一个大姐,就是张首芳。

张作霖早年曾当过兵,在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就逃回老家了,后来被一个姓赵的地主老财看上了,就把女儿赵春桂嫁给了张作霖,在老丈人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保险队,表面上是维护本地治安,实际上有时候也到别的地方去抢点东西,因此有人说张作霖是绿林出身,就是这个原因。

张作霖能够在乱世中混出模样,也少不了彪悍妻子赵春桂的辅佐,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汤玉麟和张作相就曾经说过“嫂子贤德,大帅能成就大业,多亏我那老嫂子”。

早年跟着张作霖过着这种刀尖舔血的日子也不容易,有一次张作霖的地盘被抢走,张作霖被仇家追杀,赵春桂就是在逃跑的马车上生下了张学良。

大概正是因为赵春桂的强势,使得张作霖在发家之后对其逐渐冷淡,而且接二连三地娶了好几房小老婆,这让赵春桂十分气愤,在张作霖军队开入沈阳的时候,赵春桂和孩子没有跟着他一块去,而是留在了老家。

后来赵春桂在悲愤交加中得了重病,临终前可能是想让张作霖回来一下,交代点后事,但是张作霖认为赵春桂是骗他,他就以工作太忙,并没有亲自去,等到赵春桂去世后,张作霖才意识到自己有愧于赵春桂,将赵春桂的三个孩子接到沈阳去住。

当时的张首芳已经十五岁,正处于叛逆期,对于张作霖这个父亲的行为,她是十分的恼怒,而张作霖也出于对他们母亲的亏欠,对他们也比较纵容,在电视剧《少帅》中,张首芳处处与张作霖做对,在张作霖打张学良的时候,张首芳直接拿起了菜刀要去砍张作霖,说,“你不是我爹”,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天不怕地不怕,看着拿菜刀的女儿,也只能“避其锋芒”,蔫蔫地走了。

张首芳的这种彪悍,一方面应该是受到张作霖及赵春桂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母亲去世后,张首芳就是家中的长女,在东北一直有长女掌家的传统,如果你不表现得凶悍一点,别人自然会欺负你。

张作霖当时已经有了好几房姨太太,发生后妈欺负孩子的事也属正常,张首芳的这种表现,可能也是为了庇护幼年的张学良兄弟少受欺负,让那几房姨太太知道,有她在,别想欺负人。

然而这样一个要强的女人,最后的结局却十分悲凉,作为张家的女儿,她也必须要承担一些责任,那就是为了张作霖的统治,进行一场政治婚姻。

张作霖将其嫁给了一个看似门当户对的好青年,也是张学良在东北讲武堂时期的同学鲍英鳞,他是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公子,按理来说应该是一表人才的样子。

其实,鲍英鳞和张学良等几个公子哥,早年应该算是东北有名的花花公子,喜欢在外面花天酒地,实际上鲍英鳞更是一点作为都没有。

估计鲍英鳞也不想娶张首芳,只不过张家势力大,想要保住鲍家在黑龙家的势力,张作霖这关是过不去的。

关于他们婚后的生活,没有史料记载,但是可以想见的是,张首芳凭借张家这个靠山,再加上强势的性格,估计也让鲍英鳞受了不少苦。

但是这种政治联姻,强扭在一起的婚姻,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在皇姑屯事件后,张首芳在鲍家的地位直线下降,鲍英鳞开始娶小老婆,甚至开始针对张首芳。

张首芳一气之下跑回了张家,在东北,媳妇生气跑回娘家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男方要去老丈人家里赔礼道歉,然后再把媳妇接家来。

结果鲍英鳞不仅从未去接,后来干脆提出了离婚,张首芳的婚姻也就此结束了。

新中国成立后,张首芳无依无靠,生活过得很艰难,还是政府帮助张首芳找到一处住房,每个月发一些生活补助,才让其能够安度晚年,1954年病逝于北京。

当然,张首芳的结局虽然很不幸,主要还是要归咎于那个旧社会,然而张首芳身上所体现的女性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雪鱼探店女孩是谁?

雪鱼探店,自媒体创作者,截至2022年2月25日,哔哩哔哩粉丝数达67.6万人。

她介绍中国美食的最佳途径:直接,小巧精悍,不出几分钟就能了解一个地方美食。而且雪鱼探店不煽情,点到为止。介绍美食当然专业最好,但是太正规,浪费了时间,现代社会挤时间太难,所以雪鱼探店变冒出来了。加油!

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很多人对张作霖褒贬不一,但他的确守护了东北,为什么成为东北王,我的看法如下:

一、善于把握机会,识时务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徐世昌为总督,调北洋新军一部分分驻各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2混成协,奉天省原有旧军8路40营,1909年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27师,张作霖任该师师长。

如果因此以为张作霖是个行伍出身的军人,那就错了,对于他的身世和发迹,还须细细道来。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一个小商之家。14岁丧父,后投奔外祖父。但他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且嗜赌如命,结果一事无成。他读过几天书,做过卖货郎,当过流浪儿,也曾入清兵营当过兵。20岁时,有幸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之女,住到了岳父家。婚后过了一段时间,赌瘾发作,便去弄钱参赌,结果输多赢少,还结下不少仇家,最后只好串联了十几个散兵游勇和地痞无赖,结为一帮,当起土匪来。不到半年,张作霖手下已扩充到四五十人。

另一匪首金寿山,势力比张作霖大,想把他的一帮招收归己,但张作霖不干。金寿山便突袭张作霖,张作霖狼狈逃往八角台,八角台的匪首张景惠接纳了他,因赏识他的才干,还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他。不久,张作霖与另一匪首汤玉麟结成绿林伙伴,势力不断扩充,成了辽西一霸。

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匪首,但深知难成大气候,所以时时寻找机会招安,企望将来能在军界政坛一展宏图。1902年,机会终于到来,清朝将军增琪家眷路过八角台回奉天,张作霖与汤玉麟商议,将增琪老婆一行中途劫夺,押解到新立屯,好生招待。增琪老婆大惑不解,只求饶命,张作霖却下跪道:"张作霖冒犯夫人,你老多多海涵。我们是八角台的大团,是保境安民的,夫人有何吩咐,在下愿为效命。"增琪老婆安下心来,说:"只要你能保证我们一行平安到奉天,我一定向增琪将军建议收编你们。"

二、知人善任敢用人,会用人

张作霖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他会用人。他深知,要想打天下,光靠自己不行,必须得有一批肯干、能干、会干的人襄助。早在办保险队时,他就说:“地方贤俊,如不弃我,当厚币以招之。 ”吸引了杜泮林、刘春烺等一批乡绅文人为其出谋划策、筹备钱款,还结交了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一批生死弟兄,培养和形成了奉系最初的班底。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后,针对匪患猖獗的情况,准备调王顺存来主持剿匪。

1900年,张作霖在新民府捕盗营当哨官时,王顺存在海城当县知事。为政期间,他勤政爱民,治匪有方,曾将张海鹏的亲兄弟土匪“二连子”捕获正法。张海鹏为了给他弟弟报仇,带了数十个土匪,将王顺存姑母家男女老少十八口都打死了。1913年,王顺存在黑龙江任清乡督办兼全省警务处长和省会警察厅长时,在三年内肃清了全省匪患。张作霖并不认识王顺存,让其秘书长谈国桓去电邀王来奉,王顺存复电同意来奉就职。此时,张海鹏正在张作霖手下当旅长,张作霖担心张海鹏反对,于是在王未到奉之前,即召集高级将领开会。

在会上,张作霖说:“我们武人不懂政治,要想国强民富,必须选用人才,特别是行政部门。就是军队,我们也需要请人才。目前全省的军队,我虽然可以统一指挥,但官兵良莠不齐。

很多军官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甚至还有败坏军纪扰民害民的情形。地方虽军警林立,但土匪仍然到处为害,所以要想肃清匪患,就得使用得力的人。现下为了肃清匪患,我已电请王顺存来省,拟委为全省警务处长兼清乡督办之职。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获全胜之后,段祺瑞执政府任命奉系将领杨宇霆为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当时孙传芳正盘踞浙、闽两省地盘,唯恐奉军对己不利,决定先发制人,突然率部向奉军驻地猛烈袭击。奉军因事前毫无防备,杨宇霆仓皇出走,总算逃得性命。

一年之后,孙传芳被国民革命军打垮逃回南京。不得已掉头来,想乞援于张作霖。当时张作霖正驻在天津蔡家花园,孙传芳见张时行晚辈大礼,连说对不起。张作霖抚慰说:“过去的事不要提了。 杨宇霆当时也在蔡家花园,极力劝张作霖杀了孙传芳,以泄旧恨,根绝后患。

张作霖对杨说:“你的气量要放大些,过去的事情又何必再提呢?历史上的人物,多半由于利用降兵降将,才能够成其大业。现在馨远(孙传芳字)因九江失败,力弱势孤,来投靠我们,我们如果怀念旧恨,乘机杀之,不仅要招天下人的笑骂,将来谁还肯归服我们,帮助我们。

三、穷困出生,理解百姓,取得了民心

我张作霖决不做对不起百姓的事

张作霖苦孩子出身,亲身经历的贫困生活和残酷的战争使他深深懂得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1916年4月,当上盛武将军兼奉天巡按使的张作霖,上任伊始就把自己的施政主张用白话文的形式告知市民。“向来官府所出的告示多半是些文言文语,遇着那不通文墨的人,每每看不明白。今日我们两人的言语,是要人人听见,人人明白。所以要用一篇白话儿,与我们奉天的父老子弟说一说。”张作霖明明白白地指出使用白话文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看得懂,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官方与民间存在缺乏沟通的弊端。在施政方针中,他提出需要治理的三件大事,即剿灭土匪、治理财政、整顿吏治,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还有更多爆款回答,如:胡雪岩临死前说“白虎勿近”白虎是什么?西游记女儿国真的有吗?青楼女子生活?日本“帝银事件”?阿房宫有多大?“试婚格格”是什么?古代士兵写兵与勇的区别?等有趣的历史问答?请关注@鉴史以明志 ,带你了解历史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打死不做汉奸的真汉子?

三造共和段祺瑞,东北王张作霖,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冯玉祥,阎锡山,韩复渠,等等。

上述的这些北洋军阀们,他们曾经权倾一时,也曾经无奈通电下野做寓公,也曾屠杀革命党人镇压劳工,手上沾满血腥,也逃脱不了那一时代军阀割据意识的局限。

但是,于大多数的北洋军阀而言,还是并没有打破底线,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咬紧牙关,终保大节无亏。

三造共和段祺瑞,北洋龙虎狗之虎,在民国这样纷乱之世,却能做到六不,人送六不总理,可见私德之高。段祺瑞一生,虽然志大才疏,无知人之明,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绝对不含糊,个人品行严于律己。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威逼利诱他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祺瑞严词拒绝,终保大节无亏。

东北王张作霖,北洋军阀奉系领袖,掌权东北,他的发迹和日本人在其背后的背后是分不开的。

但是,张作霖的老谋深算和精明腹黑,使的那些年的利益交换,张作霖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失底线的事情。

可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地盘之争,郭鬼子郭松龄功高未赏引发倒戈反奉,张作霖节节败退为求自保,以签订丧失东北主权日奉密约的代价,请求日本关东军出兵,平息郭松龄之叛。

事后张作霖反悔授之以柄,再也没有办法做到无可指摘,日本人见张作霖如此跋扈控制无望,便动了杀机,想要除之而后快。

最后,张作霖在皇姑屯,终被炸死。

人称“玉帅”的吴佩孚,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更是被美国人认定是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物,可见其评价之高。

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通电声援学生,反对政府《巴黎和约》上签字,论迹不论心,这一举动,被国人称为爱国将军。

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倒戈,吴佩孚大败,而后再败于北伐军,无奈通电下野做寓公。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在华北找一个有声望的人做代理人,曾经叱咤一时的吴佩孚,自然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而一向以关二爷,岳飞为偶像的吴佩孚,断然拒绝。

当时的日本驻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等人,带着大批汉奸登门游说,吴佩孚咬紧牙关,严词拒绝,终保大节无亏。

1939年12月,吴佩孚因吃羊肉饺子引发疼痛,经日本人强行介绍的牙医诊治后猝死在家中。

根据吴家人介绍,吴佩孚很有可能是被说服无望恼羞成怒的日本人,故意害死。

曹锟,冯玉祥,韩复渠,等等这些有着鲜明烙印的北洋军阀们,虽然他们手里并不是干干净净,但是国难当头,他们还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不卖国求荣,不见利忘义,不做汉奸的。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马龙潭个人简介及资料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