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萌芽期修剪
刺梅在生长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修剪能促使植株多开花,萌芽期修剪主要以摘心处理为主,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高度,当分枝长有10公分的时候就要将顶梢部分剪掉5公分左右,以促使分枝的生长。
2、造型修剪
刺梅在幼期的时候修剪要趁早进行,尽早让植株形成骨架,当侧枝长到自己预定的高度时,要进行梳剪处理,当长有4~5个分枝的时候就要造型修剪,将过长的枝条剪短,保持植株呈为球形、花屏或者花篮形,再用钢丝固定住,使之定向生长。
3、花后修剪
刺梅在花后进行修剪能促使二次开花效果,一般是将过长和生长不整齐的枝条剪短,保持长度在8~10公分左右,以及植株上的残花和枯枝也要全部剪除干净,对于老年生的粗壮枝条要适当梳剪,不可全部剪完,否则会影响植株开花。

步骤/方法
>01要根据品种特性修剪梅花品种类型繁多,开花习性不尽相同,长枝、中枝、短枝、花束状枝、徒长枝成花率差别很大。对以短花枝、花束状枝开花为主的品种,要采取轻截和缓放的措施,切忌重剪,如山桃白梅、金钱绿萼、素白台阁、三轮玉蝶,汉雪垂枝。有的品种如二红宫粉、舞朱砂、徽州骨红、人面桃花、锦生垂枝、跳雪垂枝以长花枝甚至徒长枝开花,则要重截促发长枝开花。多数品种以短、中、长枝开花为主,应实施中等程度的修剪,促发各类花枝开花。还有些品种如粉红朱砂、粉皮宫粉、淡妆宫粉、单红垂枝、米单绿、小红朱砂各类花枝都易形成花芽,对修剪要求不严,根据枝条所占空间采取不同程度的修剪即可。
>02根据不同树龄区别对待 梅树不同年龄时期,生长开花的状态不同,对环境条件和农业技术的反应也不同,因此修剪时要根据不同的发育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幼年树生长旺盛,徒长枝多,应以扩大树冠、缓和树势、提早开花为主要目的,应轻剪即除主枝延长头短截外,其他枝放任长枝不剪,让其抽生花枝开花。成年树枝条生长量降低,徒长枝明显减少,大量开花,应通过修剪解决生长与开花的矛盾,平衡树势,改善通风透光状况,防止内膛及下部枝条衰枯,维护良好的树姿,修剪量要逐年适度加重,对骨干枝要及时回缩更新,使其下部枝条不衰。另外要注意树冠上部和外围枝条的控制,如出现上强和外强而内膛空虚状况,应及时疏除上部和外围的强枝或直立枝。对抽枝细、弱、短,开花少、顶部及外围开始枯枝的衰老树应进行重剪或极重修剪,进行骨干枝的回缩。一般可在骨干枝3至6年生部位缩剪,促使隐芽萌芽成枝,或剪至有徒长枝的分枝处,以期恢复生机开花。
>03根据梅树长势不同区别对待 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往往同品种、同树龄的株间长势差别很大。生长旺盛的,修剪量宜轻,如修剪过重势必造成枝条旺长,徒长枝多,树冠郁闭,开花不好。长势弱的,则应加重修剪。
>04根据修剪反应区别对待 同一株树,其枝条生长位置、姿态、长势各不相同,应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和适当的修剪程度。特别直立旺长枝和背下枝条以及直枝梅中扭曲下垂枝应疏除,斜生枝应多保留,并根据其发展方位留好剪口芽。
>05按顺序修剪 在修剪梅树之前,要围着树转两圈看看,做到心中有数。先剪除交叉、重叠等严重扰乱树形的大枝、枯死及严重病虫枝,再疏除过密、过弱的细枝,最后对所留的枝条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或缓放处理,使枝条分布疏密有致,层次合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06修剪勿过迟 花谢95%只剩残花而失去观赏价值时应立即修剪,此时绝大部分品种均未发芽,剪下部分没有消耗养分,若待萌芽抽枝后再剪,营养消耗大,易削弱树势。同时有残花时,很容易判断梅树以什么花枝开花为主,在不知其品种的情况下,对于确定恰当的修剪方法和程度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