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作读“酢”字。
酢,读音为zuò、cù,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基本含义为客人用酒回敬主人,如酬酢。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正韵】仓故切,音措。【说文】醶也。【徐曰】今人以此为酬酢字,反以醋为酢字,时俗相承之变也。【玉篇】酸也。【急就篇】酸醎酢淡辨浊淸。【马第伯·封禅记】酢棃酸枣。【隋书·酷吏传】长安语曰:宁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又【广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音昨。客酌主人也。【广韵】酬酢。【仓颉篇】主答客曰酬,客报主人曰酢。【易·系辞】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诗·小雅】君子有酒,酌言酢之。【传】酢,报也。又器名。【扬子·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酢鎦。
酉乍读什么?
酢 zuò
意思是客人用酒回敬主人:酬酢(主客相互敬酒,引申为朋友交往应酬).酢爵(回敬主人用的酒器).笔画数:12; 部首:酉;
详细释义
[ cù ](经传多借为酬醋字)
调味用的酸味液体。也作“醋” 。
如:酢酒(醋酒,苦酒);酢器(盛着醋的容器)
酸味 。
如:酢味(酸味);酢涩(味道又酸又涩);酢浆(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
[ zuò ](经传多借为酬醋字)
变酸,腐败
主人酒常酢败。——《列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