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毒性有多大
烟草的毒性有多大
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100厘米,木质,基部无毛;分枝呈圆柱形,有沟和脊。单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很少卵圆形和心形,长3-7厘米,宽1.5-4.5厘米,尖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可治虫咬。性状及药用。
胭脂草是商陆属植物商陆的一种,又名建安草、萝卜等。其扁圆形浆果成熟时呈暗红紫色或黑色,民间常用作胭脂涂于少女额头,故又称胭脂草。俗话说:胭脂草,女儿心。
商陆。入药可利尿消肿,但有毒,慎用。以前听说纺锤形的商陆根当人参用,导致中毒。
有的地方把它的鲜炖鸡衣作为滋补品,即排毒后的鲜品,有扶正固本的作用。
中药有哪些副作用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及预防措施。长期的医学实践证明,中草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或独特的效果,这一点已被人们所认可。但是,药物的双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既能防病治病,也能引起不良反应,损害人体,导致人体病变。虽然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少得多,但也要高度重视其危害性。1不良反应及危害1.1概念性药物不良反应(ADR):指合格药品(或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但与用药有因果关系的有害反应。这些反应不同程度地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药品危害是因用药引起的医源性意外反应,与不合格药品的不当使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不正确)有关,包括使用不合格药品。可以预防,所以也可以称为可控或可预防的中药不良反应。1.2根据反应的不同,不良反应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A型和B型及附加型:C型、D型、E型和F4。增强:是由于用药过量(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引起的,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可缓解或消失,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效应和副反应。离奇: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异常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这种反应可分为药物异常和用药者异常,包括特定的遗传素质反应和过敏反应。C型:长期不合理用药引起的慢性毒性,如长期使用雄黄引起的慢性砷中毒,长期使用朱砂引起的慢性汞中毒;D型(延迟):不合理用药后数月、数年发生的反应,如致癌、致畸;e型:不合理停药后出现反弹等反应;Fellowdrag: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反应,如使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1.3不良反应的判断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首先应根据使用者的主观感受,是否影响治疗过程,对健康造成的客观后果,判断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其次,要确定不良反应与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包括:1。反应和药物的时序是否合理;2.反应的表现符合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3.停药后反应减轻或消失,又出现药物。这种反应不能用使用者的疾病来解释。2研究简介中医早就知道中药的毒性。古代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历代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有关中药味、功效、主治的专著,都将部分中药标注为有毒、剧毒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有毒中药的炮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有些中草药可对人体的一个系统或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如乌头(乌头、乌头、草乌等。)、夹竹桃、常青树、蟾酥等。,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脑综合征等。黄药子、苍耳、苦楝可引起肝损伤,表现为中毒性肝炎;木通、细辛、马兜铃、苍耳等。引起肾脏损害,表现为肾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过量使用百部、马兜铃、益母草、杏仁、桃仁等。会引起呼吸系统损伤,表现为呼吸麻痹和呼吸衰竭;紫金丹、雄黄(均含砷)和锡石(含锡)可对造血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造血抑制和出血;过量的马钱子和曼陀罗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表现出全身抽搐和痉挛等症状。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过敏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对一组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中药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占54.04%,死亡率为19.54%,尤其是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起效快、症状重的特点。据文献报道,一些中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其毒性成分有关。1.含生物碱的毒性药物:常用中药草乌(栽培)和草乌(野生)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主要含剧毒生物碱。它们的毒性因品种、采收期、炮制和煎煮时间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乌头碱的毒性剂量约为0.2mg,生物碱可在炮制过程中损失。其次,马钱子中含有的有毒成分士的宁,具有类似马钱子碱的作用。2含氰苷的毒性药物:中药杏仁含苦杏仁苷约3%,桃仁含3.6%左右。口服后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氰化氢是一种剧毒物质。据报道,1克杏仁可产生2.5毫克氰化氢,人的致死量约为0.05克(氰化钾约为0.2 ~ 0.3克)。3含有强心苷的毒性药物:万年青中含有万年青苷A、B、C等多种强心苷,其中万年青苷A的作用最强。除刺激迷走神经和延髓中枢外,可能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甚至心脏骤停。含皂甙的毒性药物:如果商陆所含毒素为毒性皂甙,对粘膜有刺激性,有溶血作用,口服剂量过大可引起惊厥。5含有毒蛋白的毒性药物:如巴豆中的毒蛋白是一种胞质毒素,可引起溶血、局部细胞坏死和变性。苍耳子的种仁中还含有毒蛋白,据报道误服苍耳子或苍耳子芽而中毒,严重者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等造成损害。其他:如斑蝥中含有的斑蝥素、砷中含有的硫化砷、红升丹中含有的氧化汞等。,其不仅是有效的药理学成分,而且是引起肾毒性的成分。1993年,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n报道,服用含有相同中草药的减肥药(季芳等)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他认为这些病例的肾间质纤维化与中草药有关,这引起了国内外对中草药不良反应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马兜铃酸引起的中草药肾病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研究。马兜铃酸是马兜铃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全世界有200多种,中国有40多种。其中,马兜铃的果实、马兜铃的茎、马兜铃的根、异叶马兜铃、粉防己(又名防己)和防己(又名防己)入药。它们是止咳化痰、利水消肿、行气除湿的常用中药。在2000年版药典中,含有木通的中成药有9种,分别是安阳炼膏、大黄卫青丸、导赤丸、分粉乌林丸、妇科分粉丸、龙胆泻肝丸、小儿金丹丸、排石颗粒、大爹丸。在常用的方剂中,有含有木通的方剂,如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通、车前子、包括虎杖、瞿麦、滑石、甘草、大黄、栀子和灯芯;药地黄汤(普济石爻方)由生地、桑白皮、磁石、枳壳、羌活、防风、黄芩、木通、甘草组成。甘露消毒丹(文汶京味)由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和白蔻仁组成。导赤散(小儿药证直接方):由生地、木通、竹叶、甘草组成;由商陆、泽泻、菜豆、花椒、木通、茯苓、槟榔、生姜、羌活和秦艽组成;石韦散(普济方):由石韦、瞿麦、车前子、木通、冬葵子、茯苓、榆树皮、滑石和甘草组成。有学者建议对9种中成药的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价,用木通代替关木通。一些研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叫木通。十月,三叶木通。)Koidz和ClematisarmandiiFranch含AA;粉防己和防己都不含AA。目前,已经明确马兜铃属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以及季芳的根中含有AA。马兜铃酸又称木通A,主要由马兜铃内酰胺产生,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粪便和尿液中。可被细胞色素P450和过氧化物酶进一步激活形成DNA加合物,这可能是马兜铃酸肾病的潜在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马兜铃酸引起的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皮质近端肾小管萎缩伴间质纤维化,血管肾小球塌陷伴毛细血管壁皱褶,中度单核炎性浸润,中度小叶间动脉内膜肥厚,不典型肾乳头状瘤和移行单核细胞癌,重度肾盂和输尿管纤维化。AA引起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或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yoF)、间质MyoF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加以及AA、血清素、肾缺血和未知植物毒素的dnaa加合物的协同作用有关。华西医科大学马建新收集了66篇文章,按照解毒、清热、泻下、祛风除湿、利水渗湿、温里理气、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宁心安神、平肝熄风、开窍醒神、补虚固涩、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解毒生肌等类别,总结了常见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其中,进补药物中人参引起的不良反应尤为引人注目。人参是一种常用的补品。最近有很多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包括国外的人参滥用综合征。主要不良反应有:1。神经系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刺激症状,部分表现为兴奋、欣快、烦躁不安,或头晕、头昏、多汗、口干、失眠、恍惚;一些表现是呼吸急促、手脚颤抖、抽搐和嗜睡。2循环系统:可使冠状动脉、脑和眼底血管扩张,引起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危象和出血;低血压也有一些表现。消化系统: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腹胀,严重者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4水电解质代谢:口服有抗利尿作用。5过敏反应。戒断反应:少数患者停用后可出现低血压、乏力、震颤等症状。7其他:用药过量有时可能导致失明和视力模糊。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禁止。人参在《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补气血、复脉、强肺健脾的重要药物。常用剂量为3 ~ 9g,沈度汤用于虚脱等危急症状时,可用30g。但如果没有气虚、阳虚症状,一次性过量或长期服用均可引起人参中毒。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高浓度的人参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然后会因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降低。高血压患者大量服用人参,容易引起大脑充血出血,以及肠、鼻、耳大出血。出血是人参中毒的典型特征。不良反应和药物伤害的原因分析主要涉及药物、医生和患者。3.1药物的常见问题有:1。不同品种的中药搭配使用,如云南腾冲附子毒性大于四川附子;处方中使用了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和木通。2 .中药污染,包括变质、霉变或种植中有机磷农药污染。3 .中药材未经严格加工或加工不当,其毒性成分未通过加工消除。炮制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马钱子、半夏、附子、朱砂、雄黄等,都与炮制有关。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完全符合要求,包括有害物质、植物蛋白、热原、污染等因素,或制剂生产工艺不稳定,质量控制不严格。5外用制剂的敷料因素,包括以白酒、酒精、醋为辅料的自制制剂,以及部分外用药膏、贴剂。3.2医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医生缺乏对毒性中药的认识,特别是一些中药的毒性剂量接近治疗剂量,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比如砷(As2O3)的口服限量是一天0.003~0.006g,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其他原因还包括:1。辨证不当或辨证论治与用药不一致。一般证的寒热与药物相应的性质、味不相符,如热证代替热药。2药物配伍不当,不要视互邪对立论。古人在配伍禁忌中记载了十八矛盾十九怕,1963年、1985年、1977年的药典都采用了十八矛盾十九怕的内容。近40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十八反、十九畏很可能是条件配伍(包括剂型、配伍剂量比例、制备方法、给药途径)的禁忌。比如甘草的毒性。当甘草用量增加时。大于后三者,但小于后三者时增加不明显。结果表明,甘草、海藻、金银花、甘遂、川乌、姜半夏、白芨、白蔹、藜芦和北沙参均有毒性作用。其次,中西药配伍不当也时有发生。比如当归可以增加华法林的出血倾向;山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磺胺合用可引起血尿。3长期用药引起的蓄积性中毒,特别是长期使用朱砂、雄黄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长期使用小剂量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的肾功能衰竭。4.过量用药,比如益母草在煎煮后200g小时出现严重反应,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大剂量黄芪(100克)引起严重的肢体疼痛并伴有震颤。3.3患者常见问题如下:1。服用来源不明的偏方或盲目加大剂量,随意改变给药方式。2体质差异,比较常见的是过敏反应(见于过敏体质患者)。4预防与对策4.1重视药材质量管理。我国药典对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贮藏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功能和适应症尚未明确的中药材尤其是代用品的使用应严格控制。4.2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用药必须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处方要注意用量和配伍禁忌,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原发性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应坚持因人而异、个体化原则,防止照搬照抄经验方。4.3加强中草药的毒理学研究。目前,我国对中药新药制剂的慢性毒理学研究有明确的规定。三四种中药制剂,如果处方中的药材全部符合法定标准,没有毒性药材,没有十八恶十九怕等配伍禁忌,没有经过化学处理,就很难检出LD50。剂量>;20g生药/kg,临床用药期不超过一周,无需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凡含有毒药材、非法定标准药材或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的第一、二类中药制剂和第三、四类中药,均应进行两种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这些规定是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4.4建立和完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在用药期间或停药后,反应程度千差万别。尽快发现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健全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和监测体系,及时通报疑似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或品种。如龙胆泻肝丸是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期通报的9种疑似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常用药之一,提醒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商陆有毒吗
商陆有毒。
很多孩子抵挡不住商陆的诱惑。因为果实成熟时是紫色的,成串挂在树上,特别像葡萄。
而且连它的汁液都是紫红色的,小孩子很爱玩。另外,爱美是人的天性,所以很多人会挑它作为染指甲的染料。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全株有毒。甚至一些农村的成年人将这种入侵物种命名为talinum,因为它的根与人参非常相似,有些人甚至将其挖回来放在老汤中饮用。
一定要记得告诉家乡人,这种美洲商陆是外来入侵物种。不是talinum,全株有毒。不要再用它做汤了。
商陆的哪一部分有毒,毒性有多大
名称:商陆
类别:泻药
拼音:商辂
拉丁语:植物根
。皮肤呈灰黄色或灰褐色。横切面弯曲不均匀,边缘皱缩,直径2 ~ 8厘米,切面淡黄褐色或黄白色,木材凸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环。纵切面弯曲或卷曲,长5 ~ 8厘米,宽1 ~ 2厘米,木质部分为平行的条状突起。很难。轻微的气息,微甜的口感,长时间的咀嚼麻木。
培养要点:
产地:中国各地都有
采收加工: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淤泥,切成片或块,晒干或阴干。
真实进化:
性味:寒;苦;归肺、脾、肾、大肠经;有毒的
归经:肺、脾、肾、大肠经;有毒的
【主治】利水消肿,利尿,解毒散结。用于水肿,二便不通;痈肿疮毒外治。
用法用量:口服汤剂,3-10g;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适量,捣实。
禁忌症:脾胃虚弱水肿者慎用,孕妇禁用。本品有毒,宜饭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