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水中学有很多肯定的声音,但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你怎么看呢?
谢邀,我是新通留学的新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批判衡水中学与批判应试教育体系画上了等号,仿佛这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大家都说衡水中学是高考工厂,是人间炼狱。
但我想到前几年崔永元还在央视的时候,他对衡水中学学生进行了回访,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离开偏远的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无独有偶,白岩松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对另一所“高考神校”——毛坦厂中学的理解:有些高考名校,我持中立态度,不一定赞赏,但是也不好直接批评。有的中学门槛很高,有很多官家子弟、富家子弟,想进去得托人找关系,费尽心思,没有一定的财富,没有一定的权力进不去。但还有一类学校,比如毛坦厂中学,我无论如何做不出任何嘲讽的事情。
高考是一场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对于出身寒门的考生来说,这是一次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重要机遇。因此进入到衡水中学进行高强度的、“地狱般的学习”,最后考取名牌大学这件事不应该被批判。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有“考试机器”,但是高考就是“唯分数论英雄”,成绩高的学生自然进入好的大学。所以质疑可以,但是也要多一分理解。
如何看待衡水中学的军事化管理?
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中国的制造业服务的。中国的现在的教育制度也是引进欧洲的,欧洲刚开始用这套体系也是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部分人只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既然如此,培养人才一定要快,要规模化。
所以衡水中学也是工业化的一个产物。
就像一个养鸡厂,以前呢,散养,鸡也能养但效率不高。但衡水中学就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养鸡厂,他把效率提高了,也规模化了。他有本事把一批批学生培养成一批批合格的工业化工人。
这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相信,再过若干年,现在这个工业化时代过了,那时教育肯定会改革成其它形式,到那个时候衡水这种模式,自然而然就没有了。
河北的衡水中学和安徽的毛坦厂中学,哪个更厉害?
这两个学校,是当下中国教育的两个顶峰。
一个是把“质”走到极端!一个是把“量”做到最好!
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能来讨论一下这两个学校的强悍之处。
先来说说衡水吧!从生源上来说,衡水学校的学生入门水平是极高的,学生素质好的没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衡水实行的是很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学校老师把学生的每一分钟都安排的好好的,进了衡水门,就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至于打扫卫生啊这些事情,学校都有专门的人员。甚至连晨跑的时候,衡水学生手中还是每人手中一本书,朗读声不绝于耳。再来说说教学方面,衡水学生进入高中开始,做的就是高考题,一切以高考为目标,题海战术在衡水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衡水高一学生做的题比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做的题还要多。在这种环境下,衡水学生进步堪称恐怖,本来就很优秀,在学校里给你各种高考培养,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那自然是很多啦!
再看看毛坦厂中学。这是被称为“高考工厂”的学校,听到这个别称,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多,没错,毛坦厂中学每年提供两万人左右的考生。在如此多的基数下,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可以做到一视同仁。生源上来说,不能说毛坦厂没天才,但是天才在人多资源少的情况下,天才也得退化。进入毛坦厂中学的复读生是极多的,而这些复读生大多数的水平都比较底下。而在教学水平上,中国都是大同小异,题海战术。但毛坦厂中学值得称道的是,升学率很高,升学率这点,我希望广大朋友不要把毛坦厂和衡水比较,就本质来说,毛坦厂的生源素质是低下却能有如此好的升学率,奇迹!
总得来说,衡水是让优秀的变成顶峰,而毛坦厂也是化腐朽为神奇。两者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高考的神话!
有人说衡水中学密集跑步的方式会毁了孩子,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就是优中选优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一种充满竞争的考试,这是高考的性质。
那么谁在这样的高考当中脱颖而出,谁就是胜者,谁就能够暂时获得起点意义上的高水平。说衡水中学教育方法不得当的人,很可能是哪些人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如果这样的方法不得到,那还有什么教育方法更好一些呢?这个方法好还是不好,我想谁说也没有用就是家长的一种选择,孩子的一种选择,社会的一种选择,是这种方式适应了家长的某种需求,成就了孩子的梦想,才能够得以发展下去,如果它这种方式大家不认可不接受,他就愿意过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那么这样的学校你不去报名不选择它就可以了。
应该明确的是像河北的这些中学,他都是私立学校。愿意不愿意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远千里,甚至万里要到衡水中学去读书就说明的问题他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的效果大家伙都能够看得出。
都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是苦中苦,什么是人上人不吃苦怎么能够比别人更好更强呢?
至于说毁掉的一代,我感觉那种人心里只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
衡水中学“变脸”,猛推教学改革,背后有何深意?
不排除资本作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