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肠内营养的分类和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
【答案】:根据供应方式,肠内营养可分为口服营养和管饲营养;按供给次数和动力方式分类,管饲营养可分为一次性推注、间歇重力滴注和连续泵入。肠内营养制剂按其成分可分为四类:必需膳食、非必需膳食、成分膳食和特殊营养膳食。
肠内营养液要注意哪4度
操作方法
011。必需膳食也称化学成分明确的膳食,其中氮源主要是氨基酸和/或某些短肽,碳水化合物是单糖、二糖或寡糖,脂肪多为亚油酸。在一些配方中,中链脂肪酸是脂肪的唯一来源,而在另一些配方中,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结合使用,适用于脂肪消化不良和吸收的患者
。
必需膳食具有营养全面、不经消化直接吸收或接近直接吸收、成分明确、无残留或少残留、不含乳糖等特点。,但也存在渗透压高、易引起腹泻、适口性差等缺点。
02
2.非必需饮食非必需饮食以全蛋白或无蛋白物质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好,使用方便,耐受性强,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好的患者。包括:
(1)均质饮食:将天然食物按营养要求混合,煮熟,消毒后再食用。包括商业均质饮食和自制均质饮食;
⑵以全蛋白为氮源的非必需饮食:①含奶配方:氮源为全脂牛奶、脱脂奶或酪蛋白,含乳糖,不适合乳糖不耐受患者;②无乳糖配方:氮源为可溶性酪蛋白盐、大豆分离蛋白或蛋清蛋白。适用于乳糖不耐症患者;③含膳食纤维配方:制剂中添加了可溶性膳食纤维,适用于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结肠疾病、便秘或腹泻患者
。
03
3.成分饮食又称不完全饮食,是一种仅以一种或某一类营养素为主要成分的肠内营养饮食。可以补充或强化完全膳食,弥补完全膳食在适应个体差异方面的不足;也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组分膳食来形成组分配方,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要。成分膳食主要包括:蛋白质成分、脂肪成分、糖类成分、维生素成分、矿物质成分。
04
4.特殊配方饮食是专门针对某些器官或疾病而设计的,可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的代谢异常、代谢紊乱和营养需求的变化。包括肝病专方、肾病专方、胃肠功能紊乱专方、应激与免疫调节专方、肺病专方、糖尿病专方。
05
㈡用法
1.肠内营养的给药途径取决于疾病本身、喂养时间、精神状态和胃肠功能,可口服或管饲。
管饲可分为鼻饲、鼻十二指肠/鼻空肠途径或空肠造口术、胃造口术和食管造口术途径。短期管饲多采用经鼻插管至胃、十二指肠或空肠;长期管饲可采用空肠造口、胃造口和颈部经皮咽胃插管。
目前,通过鼻饲管喂养和空肠造口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被广泛应用。鼻饲管饲的优点是胃容量大,对营养制剂的渗透浓度不敏感;缺点是有食物反流,吸入气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宜用鼻肠管或空肠造口术喂养。空肠造口术的方式具有长期放置饲管、患者可同时经口进食、身心负担小、活动方便等特点。
06
2.喂养方式(1)一次性喂养:将配制好的肠内营养液放入注射器或通过蠕动泵,缓慢注入胃内,或口服,每日6-8次,每次200-400 ml。一次性给药的优点是不受连续输注的限制,间隔时间与正常进餐时间相似。(2)间歇滴注:将配制好的营养液装入管饲容器中,通过输液管与饲管连接,每次缓慢滴注30-6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次250 ~ 500ml。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持续输注有更多的活动时间,类似于正常进餐的间隔时间,所以更常用。(3)持续输注:该装置与间歇重力输注相同,使用输液泵12-24小时。适用于危重病人、十二指肠、近端空肠或空肠造口喂养的病人。在连续胃内输注期间,必须从低值逐渐增加容量、浓度和速率,以使患者能够耐受。逐渐增加速率或浓度,但不能两者都增加。小肠持续输注时,浓度不宜过高。速率从40 ~ 60毫升开始,然后增加到80毫升/小时,3 ~ 5天后达到100 ~ 125毫升/小时,然后逐渐增加浓度。一般需要7 ~ 10天才能达到营养和耐受要求的浓度、速率和容积。
07
3.注意事项(1)适当的温度:营养液的温度为37 ~ 42℃,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以接近体温为好。
⑵逐渐增加浓度:营养液的浓度应由低浓度逐渐增加到所需浓度,以防止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3)注意速度:注意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滴速应逐渐增加,使消化管适应。危重患者或老年患者应使用蠕动泵控制速度。速度最好控制在120 ~ 150毫升/小时。(4)逐渐增加剂量:开始时可给予总剂量的1/3,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增加至全剂量。(5)仔细观察:准确记录人体容积,观察皮肤弹性、口渴、脉搏、血压等症状和体征。对于老人、儿童和体弱患者,喂养时要注意胃肠道是否通畅,是否有胃潴留。以免引起食物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
[6]正确的体位:灌胃时应采用坐位、平卧位或床边抬高加30°仰卧位,以防反流或误吸,此体位应在输液后保持30分钟。
⑺管道通畅:每次给管前后,都要用温开水冲洗管道,同时用手指轻轻摩擦管壁,以便彻底清洁,保持管道通畅。
⑻安全卫生:配制营养液时保证卫生,输液前检查营养液是否变质。已开封或配制好的营养液应放入4℃冰箱冷藏,保存期不得超过24小时。
4.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长期的肠外营养可使胃肠粘膜萎缩,功能下降,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适应。一般分为四个阶段:①结合肠外营养和管饲;②管饲;③管饲和口服相结合;④正常喂养。
什么是肠内营养液
肠内营养液的成分是复方制剂,由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大豆多糖等组成。)、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是一种复合制剂,含有水、麦芽糊精、乳清蛋白水解物、植物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本品为微黄色至黄褐色的乳液状混悬液,略带酸味。适用于胃肠功能或部分胃肠功能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
主要用于:
1.厌食症及其相关疾病-由代谢应激引起的食欲下降,如创伤或烧伤-神经/精神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脏/肺部疾病的恶病质-癌症恶病质和癌症治疗的后期-HIV感染/艾滋病;
2.机械性胃肠功能障碍-颌面部损伤-头颈癌-吞咽困难-上消化道梗阻,如食管狭窄;
3.危重病-大面积烧伤-外伤-败血症-大手术后恢复期;
4.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前喂养;
5.本品可用于糖尿病患者。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的禁忌症有:
1.肠道衰竭。
2.完全肠梗阻。
3.严重的腹内感染。
4.对本产品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5.先天性代谢紊乱患者禁用本品中的任何成分。
6.需要肠道休息的顽固性腹泻患者禁用。肠内营养剂的分类;高分子(1)自制均质粉;将牛奶和豆浆混合。鱼、肉、蔬菜等食物磨碎加水,是天然食品
⑵高分子聚合物制备;含有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第二;元素饮食;
三;特殊配方制备(1)高支链氨基酸配方;(2)必需氨基酸配方;(3)组件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