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吃鱼
1。痛风患者。鱼、虾、贝类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嘌呤,而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因此,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迅速控制肉类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缓解期要定量吃鱼和肉,严禁一次摄入过多。
2.出血性疾病患者。鱼油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可以防止胆固醇附着在血管壁上。对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用。但epa摄入过多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不利于恢复。
3.肝肾功能严重受损。鱼类食物富含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肾负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量吃鱼。
4.服用某种药物的人。扑尔敏和苯海拉明是组胺受体拮抗剂,而富含组氨酸的鱼虾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这些抗组胺药如果随身服用,会抑制组胺的分解,引起组胺的堆积,引起头晕、头痛和恐慌。
5.病人在急性外伤期间或术后三天内不宜吃太多的鱼。
创伤急性期,应激反应导致胃肠功能减弱。高营养、高蛋白质的食物不一定能被消化吸收。如果高蛋白的鱼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反而会降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影响伤口愈合。
参考来源:人民网-吃鱼有五大功能。四类人不宜吃鱼
参考来源:人民网-哪些人不适合吃鱼?
中医里什么是寒性油腻
中医里什么是寒性油腻
中医所说的寒凉油腻是指什么?中医是强调调理的,所以我们喝中药的时候,中医会提醒我们忌寒油腻的东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食物,那么中医所说的寒油腻是什么呢?
中医所说的生冷油腻是什么?1脂肪伤肝,生冷伤脾。一般来说,油腻是指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如肥肉、板油等。吃多了会对肝脏造成很大的负担,容易引起我们常说的上火。
生冷是指未经烹调和加热的冷食,如新鲜水果、冰淇淋、冷饮等。多吃生冷食物最容易伤脾胃,会引起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服用清火中药时,葱、蒜、辣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不宜食用。
在服用中药治疗寒证时,人们应忌食寒性食物。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1.薄荷忌龟肉;茯苓忌醋;甲鱼忌苋菜;鸡忌鳝鱼;蜂蜜忌生洋葱;芦笋忌鲤鱼;
荆芥忌鱼、蟹、河豚和驴肉;白术忌蒜、桃、李。这说明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不应该吃某些食物。如果吃了禁忌食物,疗效会不理想或者适得其反。此外,由于该病,服药期间应避免一切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如寒、腻、腥等。
2.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浓茶含有较多的鞣酸,会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咖啡、可乐、雪碧等其他饮料不适合饮用;应该以喝白开水为主。
3.小儿感冒或出疹子时不宜吃冷、酸、油腻的食物;治疗气滞所致的胸闷腹胀时,不宜吃豆类、红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其他如水肿患者少吃盐;哮喘、过敏性皮炎患者应少吃鸡、羊、猪头、鱼、虾、蟹。
4.哮喘、过敏性皮炎患者应少吃鸡、羊、猪头、鱼、虾、蟹。因为哮喘发作期间,鸡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会成为加重病情的毛发。此外,由于该病,无论服用什么药物,都应避免寒、腻、腥、难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一般禁忌:冰、西瓜、白萝卜、空心菜、南瓜、竹笋、糯米、辣椒、鸭肉、酸菜。
中医所说的寒性油腻是指什么?2辛辣食物一般指:辣椒、花椒、胡椒、芥末、咖喱、生姜、各种葱蒜、麻辣火锅、羊肉串、韭菜、五香粉等。
寒性饮食一般指:
(1)西瓜、甜(香)瓜、生西红柿、各种生梨、苹果等寒性果蔬。
(2)黄瓜、丝瓜、苦瓜、各种萝卜、凉拌海蜇、凉粉、小葱拌豆腐等生吃或凉拌蔬菜。
(3)冷水、冷饮、冷牛奶、冰淇淋、雪糕砖等各种冷饮和冰棍。
油腻食物一般指肥肉、各种动物油、花生油、奶油、各种油炸食品等。
发制品一般是指容易助火生痰的食物。吃发制品容易导致旧病复发,新病加重。
有狗肉、羊肉、麻雀肉、山鸡、墨鱼、鳗鱼、虾、蟹、香菜、韭菜、花椒、辣椒、生姜。
中医所说的生冷油腻是指什么?3忌油腻手段:少吃红烧肉、熟肉、猪蹄;少吃油多的炒菜,尤其是猪油炒的;
忌寒的意思是:少吃凉菜、冷饮;苦瓜、螃蟹等。谁的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不能马上吃,性质是凉的;
忌辣手段:少吃辣火锅、辣辣椒、辣鸡、牛羊肉;姜、辣椒等刺激性香料也要少吃。
1.注意早餐。很多减肥者会选择不吃早餐,但是长期不吃早餐对人体并没有好处,甚至可能会引起不适。因此,建议您在生活中多注意早餐的饮食,选择食物搭配合适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蛋糕等。均衡饮食是减肥的第一步。
2.坚持锻炼。运动是减肥的关键。很多人减肥失败是因为长期缺乏运动,而运动有很多好处,除了帮助大家燃烧脂肪,还可以帮助大家调整体质。
3.少吃油腻的食物。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油腻的食物,但是油腻的食物是导致人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生活中最好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坚持去健身房进行燃脂训练。
4.继续喝水。喝水是帮助人们远离肥胖的好方法,因为喝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有饱腹感,进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5、七分饱。是很多减肥者减肥的关键。他们只吃七顿饱饭,感觉适度饥饿。有专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如果能减少单细胞动物或哺乳动物的营养供给,人体正常饮食可减少30%至40%,寿命至少可延长30%。
6.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吃得太多,你会在体内积累太多的脂肪,从而导致肥胖。很多人在减肥的过程中往往会半途而废,所以在生活中学会控制个人情绪非常重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可以帮助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减肥效果。
7.保证睡眠。许多人忽视了睡眠的重要性。事实上,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肥胖。英国利兹大学和其他机构发表了研究报告。如果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他们的腰围会比正常睡眠的人宽3厘米。
8.伸展运动。想要减肥成功,除了生活中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坚持拉伸运动也很重要。适当的拉伸运动可以帮助你改善体质,拉伸肌肉,进而获得更好的体态。
吃鱼有哪些禁忌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食物,不同种类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价值。相信大家应该都吃过鱼。鱼的种类很多,不同的鱼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虽然我们经常吃鱼,但还是有人不回避吃鱼的误区。在这里,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吃鱼的误区。
1.吃鱼有很多禁忌
1.空腹吃鱼——引发痛风
吃鱼也有很多禁忌!在减肥(减肥食品)趋势越来越强的今天,很多人喜欢只吃蔬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常见,但这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大多数鱼富含嘌呤。如果空腹摄入大量含嘌呤的鱼类,但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分解它们,人体的酸碱平衡就会失衡。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喜欢生鱼片的新鲜美味,却不知道生吃生鱼片对肝脏不好,容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患者食用生的或半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极有可能被感染。目前,我国仅广东省就有上百万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其中很多人仅仅因为吃了生鱼虾就发病。
吃鱼也有很多禁忌!其临床症状为乏力、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严重感染者后期可引起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吃鱼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禁忌。赶紧告诉身边的人
3.人们认为只有用这种方法鱼才能美味又有营养。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无论是养殖鱼还是野生鱼,体内都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如果是活吃,往往来不及彻底清除鱼体内的有毒物质,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的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另外,如果是活杀,营养不充分,口感也不是最好的。
4.吃鱼胆——排毒不防中毒
吃鱼有很多禁忌!鱼胆是中药,中医常用鱼胆治疗目赤咽痛、恶疮等。
所以民间传说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所以,虽然鱼胆很苦,但还是有人跃跃欲试。食用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胆所含的不会被酒精破坏,因此无论是将鱼胆煮熟、生吞还是配酒食用都可能发生中毒。
吃鱼有很多禁忌!鱼胆中毒发生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轻度中毒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肝肿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肝肾功能可能衰竭直至死亡。
患者中毒的程度一般与鱼胆中胆汁的多少有关。所以,如果吞下更大的鱼的胆囊,更容易中毒。
吃鱼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禁忌。赶紧告诉身边的人
2.谁不适合吃鱼
吃鱼也有很多禁忌!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补脑补身的效果特别好。很多人平时喜欢吃一些鱼。但是,吃鱼也是禁忌。不同的鱼适合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鱼不能搭配不同的食物。
1.鲫鱼
性味甘、温,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促进血液循环。
禁忌:不能和麦冬、沙参一起用,也不能和芥末一起吃。阳虚内热者忌食,易热易生溃疡者也忌食。
2.带鱼
吃鱼也有很多禁忌。性温,味甘咸,具有健脾益气、暖胃养肝、润肤补气、养血强身的作用。适用于久病、血虚、头晕、气短乏力、营养不良者。
禁忌:吃多了容易得风疥疮、过敏体质、麻疹、营养不良的人。不然吃完更容易动风。
3.鲳鱼
味甘、平、淡,具有补气养血、健胃益精、舒筋活络、软化筋骨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的人群。<鲳鱼也不能用牛肉或羊油油炸。
4.黄花鱼
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禁忌:痰饮于胃。黄花鱼不能用牛、羊油炒。
5.草鱼
能开胃、滋补、暖胃、平肝阳、祛风、治痹、止疟、益肠明目。非常适合身体虚弱,胃口不好的人。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富含硒,经常食用有抗衰老、美容的功效,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禁忌:不宜多食,易生疮。另外,女性经期吃草鱼容易疲劳浮肿。
6.营养不良的人应该吃桂鱼。
禁忌:寒湿过度、咯血哮喘者不宜食用鳜鱼。
7.银鲤
能温中益气,暖胃润肤,适用于脾胃虚寒。患有感冒发烧、口腔溃疡、便秘、瘙痒性皮肤病、荨麻疹、癣症的人应避免食用鲢鱼。
8.鲤鱼
能提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并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阳气过盛、生疮的人要小心。鲤鱼不宜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狗肉、咸菜同食。
大家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孩子和大人吃了都有好处。然而,近年来,由于水污染,鱼类积累了重金属。是典型的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语言和记忆障碍等。体内汞含量略高于标准,对成人的危害不明显,但可破坏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行为,影响智力。因此,孕妇、儿童和孕妇一定要注意减少汞的摄入。
为了掌握鱼类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用市售鲫鱼400g、350g、200g和100g,分别测定鱼肉、鱼皮、鱼脑和鱼子的含量。
鱼越老,鱼脑和鱼皮中积累的汞越多。结果显示200。数值差异不明显,都在0.02 mg/kg以下,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 mg/kg),可以放心食用。随着鱼龄的增加,鱼皮和鱼籽中的汞含量变化不明显,但鱼脑和鱼皮中的汞积累量明显增加。350 g鲫鱼鱼皮和鱼脑中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g鲫鱼的汞含量是200g的5倍,鱼脑的汞含量是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的部位是鱼头、鱼皮、鱼籽。以400g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0.36mg/kg,是鱼子的20倍,鱼的15倍。是鱼皮的六倍。但这一规定不适用于200g以下的鲫鱼。
鱼子加热后,汞含量降低。生鱼和熟鱼的对比研究表明,鱼脑、鱼皮和鱼肉中的汞含量不能随着加热而降低。然而,鱼卵加热后,汞含量大大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看完别忘了翻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鱼虾发品吃多了会过敏吗?
民间有句俗语,鱼虾都是发制品,都是吃的。的确,鱼虾属于毛发。
鱼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大多数人将其视为健康的美味。但也有少部分人在吃鱼后出现长皮疹、皮肤瘙痒、嘴角发红、湿疹加重、上吐下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民间,这种使皮肤病复发或加重的食物叫头发。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因为过敏。
鱼类过敏的真正杀手是白蛋白
鱼类过敏一般是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食物过敏。鱼过敏在成年期比在儿童期更常见。鱼吃得越多,过敏的人就越多。比如亚洲的发病率比欧美高。鱼类过敏不同于牛奶过敏,往往是终身过敏,类似花生过敏。95%的鱼类过敏主要是对鱼类中的白蛋白过敏。小清蛋白主要存在于鱼类中,不同鱼类的小清蛋白含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从几倍到上百倍不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鱼类过敏的人对不同的鱼会有不同的过敏症状。
有一项研究评估了多种鱼类中的小白蛋白含量,包括鲑鱼、鳟鱼、鳕鱼、鲤鱼、鲭鱼和鲱鱼。每克鱼中的小清蛋白含量为金枪鱼<: 0.05毫克,鲭鱼0.3-0.7毫克,鲑鱼/鳟鱼/鳕鱼1-2.5毫克,鲤鱼/鲱鱼> 2.5毫克,含量最高。可见金枪鱼和鲤鱼的白蛋白含量相差上百倍。所以,同样是鱼,过敏患者吃一些鱼没有不适症状,而吃白蛋白含量高的鱼容易出现过敏症状。具体到鲤鱼,由于是白蛋白含量较高的鱼类,食用后容易出现过敏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研究还发现,熟鱼样品中白蛋白的含量可降低20% ~ 60%。换句话说,有些鱼煮熟后过敏原性可能会降低,但这也意味着白蛋白具有热稳定性,即在将鱼煮成泥后,甚至煎炸、炖煮后仍可能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