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泥鳅
虽然泥鳅(在欧洲称为气象泥鳅或气象鱼)可以作为冷水鱼饲养,但大多数进口到欧洲的个体非常适应热带水族馆环境,对不太热的温水条件感觉良好。长大后,它们变得很吵,会无休止地搅动泥沙寻找食物。需要非常有效的过滤器来处理搅动的杂质。水草一定要长得足够壮,或者用盆栽水草,否则会被拔起。应使用泥底或沙底。泥鳅对各种条件要求不高,性情沉稳,几乎什么都能吃。泥鳅可以在社区水族馆中养殖。
如何人工饲养泥鳅,对水质有什么要求吗
1.池塘处理:选择腐殖质含量适中的向阳粘土进行养殖,要求水面以上40厘米左右有防逃逸设施,水深40-50厘米,泥厚20-30厘米。2.放养:放养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浴,每平方米放养50-60条泥鳅。3.饲喂: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均可饲喂。
1.如何人工养殖泥鳅
1.池塘处理
(1)选择腐殖质含量适中的向阳粘土进行养殖。
(2)池塘周围要求有高出水面40厘米的防逃设施(水泥板或砖制)。
(3)水深约40-50厘米,池底淤泥厚度约20-3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30-40厘米,高出地面20-25厘米。
(4)在池塘出水口附近设置落鱼槽,面积约为池塘面积的5-10%,低于池底约20-30cm。
(5)池塘内种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约占池塘面积的四分之一。
(6)放养前10天左右,每100m2用生石灰20-30kg消毒,然后注水至30cm左右,再每100m2施腐熟粪肥30-45kg施肥。
2.长袜
(1)放养前用漂白粉溶液消毒(10-15℃浸泡20-30分钟)。
(2)每平方米放养50-60条长约3-4厘米的泥鳅,池塘中还可饲养草鱼、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类的夏花品种。
3.饲养
(1)可喂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2)在5-6月期间,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每天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5-6%。喂食后2-4小时内食用为宜。
(3)投饵时,不宜选择抛。池塘里要搭一个饵料台,然后把饵料投在饵料台上。
4.管理
(1)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左右。
(2)及时补充淡水。水温30℃左右时,勤换池水,加大水深。冬季还增加水深,提高水温,保证泥鳅安全过冬。
(3)每隔15-30天左右用1-2ppm漂白粉消毒。
(4)鱼鳍腐烂,可以用10-50mg/kg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10-15min,每天1次,连用5天。泥鳅可以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在池水中的浓度为1mg/kg)。泥鳅轮虫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5:2)全池喷洒,浓度为0.7mg/kg。
第二,养泥鳅对水质有要求吗
1.泥鳅喜欢中性或酸性环境,水体ph值以6.5-7.2为宜。
2.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15-20厘米左右。
3.泥鳅既可以通过鳃呼吸,也可以通过肠道呼吸,因此对低氧环境有很强的耐受性,但其生长速度与水中溶解氧成正比。当水中溶解氧较高时,泥鳅有强烈的摄食欲望,有利于其生长。一般来说,一天中,水中溶解氧在5mg/L以上的时间超过16小时,其他时间水中溶解氧在4mg/L以上。
4.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mg/L,有机耗氧量在30mg/L以下,氨氮含量不大于0.1mmol/L,不允许有硫化氢。
如何养好泥鳅
1。如果想养泥鳅,需要选择清澈的池塘或者鱼缸来养,也是可以的。水质一定要清澈,不能太浑浊。
2.鱼缸养殖的话,下面要垫土。这种土最好是黄壤,一定不能有淤泥。泥鳅不喜欢泥泞的环境,这点需要注意。
3.养泥鳅的时候,我们需要定期换水,因为鱼缸里的水质会长期变质。如果不换水,泥鳅很容易死。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4.在投喂泥鳅时,还应注意,可在鱼缸中适当投放一些水生植物,改善水质环境,对活泥鳅的生存更好。
5.在喂养泥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喂养它。这一点不能忘记。泥鳅主要吃米糠、豆饼、豆渣、麦麸等。这些食物可以让泥鳅长得很大。
6.最后,我们在喂泥鳅的时候,需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活泥鳅的生长。一般温度控制在20左右比较好。
如何在家里养一条小泥鳅!!
1。水质
水质管理在水产养殖中尤为重要。泥鳅只有保持水肥体活,才能健康成长,提高产量,实现收益最大化。
2.养殖密度过高
不仅会影响泥鳅的正常摄食,影响其生长发育,提高其生长周期,而且容易错过最佳上市季节,还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短时间内蔓延,导致泥鳅大面积死亡。一般3cm以上苗种的泥鳅放养密度在每平方米0.1-0.2公斤左右。随着泥鳅的生长,很容易不断降低养殖密度。
3.水温
泥鳅是一种温性鱼类,能在10-30度的水温中存活,最适宜的水温为25-28度。在这个温度期间,是它活动量和食量最大的时候,也是它生长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要用足饵料,就能迅速生长。
但当气温高于30度时,就会停止进食,钻入泥土中度过夏天,生长极其缓慢,容易导致消瘦。同样,当温度低于5度时,它会钻入土壤中过冬。
所以夏冬两季繁殖极其重要。夏季气温高时,可通过加深水位、搭建遮阳网、加冰等方式降低水温,冬季可通过加热提高水温,控制在20-30度,可使泥鳅一年四季快速生长。
4.饵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饵料来源广泛,一般采用自行摄食和投喂相结合的方法。浮游藻类在养殖时可在池塘中施肥培养,在供应期可自由食用。特别是幼苗期,因为口器少,不能直接吃人工饵料,所以需要吃一些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否则成活率低,产量低。
扩展信息:
生活习惯
泥鳅在水底泥或水的底泥中活动,喜昼伏夜出,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中视力下降。然而,触须和侧线非常敏感,在躲避敌人和觅食时起着关键作用。
泥鳅不仅通过鳃呼吸,还通过肠道呼吸,因此对低溶解氧有很强的耐受性。只要土壤保持湿润,泥鳅就能在缺水环境中长期生存。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所以在泥鳅科100多种鱼类中,只有泥鳅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参考:百度百科-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