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在东北能过冬吗 芦笋冬天会不会冻死

芦笋的耐寒温度是多少,如何越冬

如果芦笋要安全越冬,就要先把地上的植物清理干净,然后把芦笋土拿到外面暴晒,用地虫打死星星,可以消灭越冬病菌。

芦笋在秋季采摘后,需要分几个阶段进行越冬施肥,以保证芦笋有足够的营养,可以安全过冬;保存芦笋的土壤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芦笋的生长。我们还需要及时清理沟渠,降低水位,这样芦笋才能长得更好。

其实,芦笋过冬并不是很难。冬天需要把芦笋搬到室内,放在阳台上养护,让它充分接受阳光。夜间,芦笋养护的温度不应低于5摄氏度。浇水时,应根据土壤需求,每20天浇一次,但要控制浇水量。在立冬和冬至,有机肥应追施。

芦笋在东北能过冬吗 芦笋冬天会不会冻死

芦笋幼苗能在北方过冬吗

冬天,芦笋进入休眠期。为了保护芦笋裸盘安全越冬,赢得来年芦笋高产,芦笋越冬管理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五项措施。

首先,重新施蜡肥。据试验,施蜡肥的芦笋比不施蜡肥的增产20%-30%。一般每亩施腐熟猪粪牛粪肥20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还可施腐熟人粪尿15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25公斤,钾肥25公斤,做到氮磷钾合理施用。施肥方法是在距离芦笋裸盘20-30厘米处开深沟,施10-15厘米。施完后,盖上土,千万不要施在光秃秃的圆盘上。施肥时间应安排在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第二,清理花园。冬季,芦笋的地上茎叶逐渐枯萎。此时应彻底清理花园,将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在花园外焚烧,消灭越冬病虫害。

第三,清沟防涝。芦笋根系为肉质根,土壤含水量过多,冬季易受冻害和根腐病,不利于芦笋生长,影响芦笋产量,降低芦笋品质。所以要及时清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渍水烂根。

第四,保暖,防冰冻。芦笋园每亩用草木灰100斤,生石灰20斤(清园时烧的枯叶灰不能用),充分混合后施于芦笋根部周围,然后覆土3-5厘米厚,既能杀菌,又能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

5.控制病虫害。芦笋越冬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茎枯病、蚜虫、地老虎等。茎枯病可通过农艺和化学方法相结合,清理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和土壤杂肥来控制。同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600-800次;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喷洒800-1000次;地老虎可以被毒饵或堆草或人工捕捉杀死。

冬天芦笋会冻死吗

冬天芦笋不会冻死。

适应性广,抗寒性强。芦笋耐低温,零下10℃到20℃冷冻也不受损。除极寒地区外,在北方地区都能安全越冬,第二年仍能长出花蕾。

芦笋对温度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均可栽培。但最适合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寒带,气温-33℃,冻土厚度达到1米时,仍能安全过冬。虽然产量低,但质量好。

芦笋的栽培:

1.生长环境

芦笋不耐寒。如果要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需要放在没有冷风的环境中,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防止植物在白天被低温冻伤。晚上气温会降到0℃以下,温度要控制在5℃。

2.适当浇水

至于芦笋如何越冬,虽然芦笋通常需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但冬季控制浇水量,保证土壤略干就好。一般可以根据土壤的需要,每隔15 ~ 20天适当浇水一次。如果冬天浇水过多,很容易冻伤植物的根部,所以冬天要注意。

3.除草和施肥

冬季,首先需要清除芦笋周围的所有杂草,这样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消耗。然后,在立冬和冬至,芦笋应追施腐熟的有机肥,这样可以暖根,防止病虫害,有利于植物冬季生长。

4.鳞片芽繁殖

事实上,芦笋也可以在冬季前用叶片插入鳞芽进行繁殖。芦笋基部可分离出鳞芽,鳞芽和种子可种植在土壤中,芦笋幼苗长成幼苗后即可越冬。芦笋幼苗可在零下10℃左右生长,在南北方地区均可安全越冬。

芦笋能在东北过冬吗?东北什么时候种芦笋?

是的,芦笋通常在春天种植。

芦笋每年长出2-3次或更多的新茎。一般春天发芽的嫩茎是用来食用的,它们的生长依赖于前一年根部储存的养分供应。嫩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的成熟茎数和枝叶繁茂程度呈正相关。随着植株年龄的增长,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加。随着根茎的不断分枝,株丛的发育趋于衰退,地上茎越来越小,嫩茎的产量和质量逐渐下降。一般定殖后4-10年为产期。想露天种芦笋,四五月份育苗,七八月份种。如果在大棚里种植芦笋,8、9月份可以育苗,10月份可以种植。

芦笋的种植方法

1.选地:选择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适宜PH值5.8-6.7,胡萝卜、甜菜不适宜前茬。

2.整地施肥:深翻20-25cm起垄,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垄宽1.2-1.4米。种植方法。株距为30-40厘米。用铁锹挖种植沟,深30cm,宽30cm。在沟内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有机肥1500公斤,混合均匀,然后撒10厘米厚的表土。沟中央略高。将分级后的竹笋放入沟中,大壮秧一个,弱秧两个。根系向四周延伸,芽眼沿沟同向直线排列,便于管理、培土和收获。一手托住苗,先盖少量土压实,再盖细土4-5 cm,再盖1-2 cm水,防止板结和水分蒸发。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种,防止缺苗。

3.新栽苗木的管理:定植后一个月即可追肥,以粪肥清洗水为主,以后两个月可适当增加一次浓度。除草要在中耕时松土,结合浅耕1-2遍,防止露根,种植当年生长的幼茎要全部保留。

4.摘除雌株的花和果实:因为文明的果实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会影响当年和次年的年产量,所以要尽早摘除。

5.灌水追肥:竹笋采摘期要保证灌水,每7-10天灌一次。第三至第四年丰产后,每年应再施一次秋肥和冬肥。注意避免氮肥偏施,氮磷钾要合理搭配。

6.主要病虫害:危害芦笋的病虫害很多,其中茎枯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等危害较大。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小地老虎、蛴螬等。

7.收获:第二年可以开始少量收获。每天清晨或傍晚,当嫩茎长到15-20厘米高时,用锋利的小刀在离土面1-2厘米处切开,用湿毛巾包好。所有嫩茎,无论大小,都必须在每次收割时收割。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