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有几个芦笋
一斤有几个芦笋要根据大小来分,根大的6到8个,根小的10个左右。
脆爽可口,是西餐中常见的蔬菜。芦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芦笋和竹笋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但具体区别如下:
1.不同的形状
芦笋是一种直立的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米。根厚2-3毫米。茎光滑,后期上部常下垂,分枝较弱。每3-6个叶状枝丛生,近扁平圆柱形,略钝,细长,常稍弯曲,长5-30毫米,厚0.3-0.5毫米;鳞状叶在基部有短距离或接近无距离的刺。
竹笋是竹子的幼笋,也叫竹笋。竹子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食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子起源于中国,种类多,适应性强,分布广。
2.不同的花
每1-4朵芦笋花腋生,绿色,黄色;花梗长8-12(-14) mm,关节位于上部或中部附近;雄花:花被长5-6毫米;花丝着生于中部以下的花被片;雌花较小,花被长约3毫米。浆果直径7-8毫米,成熟时红色,有2-3粒种子。
竹笋为无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食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子起源于中国,种类多,适应性强,分布广。
3.不同的生长环境
世界上有30属550种竹笋,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竹子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有22属20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秦岭北麓降雨少,气温低,只有几株矮竹生长。
芦笋对温度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均可栽培。但最适合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用种子繁殖可以持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分枯萎,根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越冬;在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
4.不同的营养价值
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高于常见果蔬,尤其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硒、钼、铬、锰等微量元素。芦笋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液肿瘤、水肿和膀胱有效。
竹笋中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特有的香味。具有开胃、消食、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其中所含的植物纤维能增加肠道水分的潴留,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降低粪便的粘稠度,使粪便变软,便于排泄,可用于治疗便秘和预防肠癌。
参考:百度百科-竹笋
百度百科-芦笋
盆栽芦笋
盆栽芦笋需要大盆,一盆可以种5-8株芦笋。芦笋一般适合在2 ~ 3月播种繁殖。种子经浸种催芽后,可播种在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养护时需要控制水分,芦笋种下后可以给予足够的光照、水分和肥料。一盆盆栽芦笋中有5-8株植物
一般用大花盆种植5-8株芦笋。芦笋常见的繁殖方式是播种,一般适合在2-3月间播种。后期种植后,芦笋可以移植到松软肥沃的土地上。芦笋播种前需要浸泡,选择健康无病害的优质种子。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 ~ 3天,中间换一两次水,保持水的清洁。种子泡好后,可以放在湿布里,用湿布包好,放在暖和的地方。养护期间,温度要稳定在20 ~ 25度,每天给种子补充水分,待芽露后即可播种。
芦笋适应性强,不择土。种子发芽后,可以种植在透气性和排水性能良好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在养护期间,可以保持在阴凉通风处,养护期间需要控水。待其生长稳定后,可移至室外养护,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芦笋发芽。
后期芦笋发芽后,要给芦笋适量施肥,为其提供营养,有利于芦笋的生长。在养护期间,要施适量的水肥,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后期文竹长势良好,可以适当修剪枝叶,避免文竹白长的现象。
一棵芦笋幼苗能长出多少个芦笋
一棵芦笋幼苗能长出一个芦笋,但不能长出多少个芦笋。平时可采用扦插繁殖来提高产量,一般在春季的3-5月份。栽培条件:土壤处理:种植前,在土壤中混合一些草木灰和有机肥,浇水后保湿;一个月要施一次足量的水肥,然后可以施一两次饼肥。一棵芦笋幼苗可以长出一棵芦笋
一棵芦笋幼苗可以长出一棵芦笋,但不能长出很多芦笋。为了增加产量,平时可以采用扦插繁殖,其食用茎比较嫩,可以用来扦插,这样成活率会高,产量也会增加。
通常在春季的三月到五月进行。剪去粗壮的根后,可用消毒剂浸泡3-5分钟,然后插入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入土3-5厘米左右,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即可快速发芽。芦笋的栽培条件。土壤处理种植芦笋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消毒,通常是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的土壤。在种植前,可以将土壤疏松,并在其上施用分解的有机肥溶液,以提供根系生长所需的养分。
2.充足的水和肥料芦笋是一种喜欢肥料的绿色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期间,每30天追肥一次,以水溶性复合材料为主。浇水要以盆土湿润为准,但不能积水。当植株高8 ~ 10 cm时,可适当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