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蕨类植物有哪些
常见的蕨类植物有鳞毛蕨、截形鳞毛蕨、荷叶铁线蕨和峨眉凤尾蕨,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等长江流域。
扩展信息:
峨眉蹄盖蕨: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25-35厘米。根状茎短,与叶柄同侧的具稀疏的鳞片。叶子羽状分裂三到四次,最后一个裂片很窄,只有一个细脉。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潮湿岩石或溪边树干上
铁线蕨属荷叶:铁线蕨属,一种多年生草本蕨类。高5-20cm。根状茎短并且直立。叶椭圆形,肾形,宽2-6厘米,顶部深绿色,光滑有1-3条同环纹,底部疏生棕色长柔毛,叶缘锯齿状。长孢子叶的叶缘卷成假的珠被。孢子囊呈长方形或短线状,生于叶缘,为中国特有。仅分布于四川省万县,生于海拔205cm左右温暖、湿润、阴凉的岩石表面的薄土、裂隙或草地上。
元宝蕨:水龙骨科,草本蕨类,高约36厘米。根状茎长而横,粗约2.5毫米,具稀疏的浅棕色鳞片。叶卵圆形三角形,或多或少向下,全缘,侧脉明显,侧脉间叶肉为美丽的浅黄绿色宽带。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生于潮湿的地方和森林中。
水龙骨科,大型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常附生于大树的树干上。根状茎短,密被细长狭窄的红棕色鳞片,边缘有纤毛。叶长50-60cm或更长,无柄,中间羽毛深,叶缘饱满,裂片增厚,顶端可育,羽毛收缩成小珠。在中国,只在台湾省出版。在菲律宾也有分布。
巢蕨;又名燕窝蕨、山楂花,其叶片呈放射状环绕短根茎,中空如燕窝,故名。植株高100-120厘米。叶宽披针形,革质,两面光滑,尖锐或渐尖,向基部渐尖,向下长,全缘。边缘呈软骨状,干燥后略向后卷,两侧有略凸起的叶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台湾省、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亚洲热带地区。
银耳凤尾蕨,又名银耳凤尾蕨和银耳凤尾蕨。它是凤尾蕨属和凤尾蕨属的发菜变种。
参考: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有哪些?能不能给他们讲清楚
银耳凤尾蕨,又名银耳凤尾蕨、银耳凤尾蕨。它是凤尾蕨属和凤尾蕨属的发菜变种。我国蕨类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如卷柏、问荆、苦皮藤、鳞毛蕨、短葶蕨、金星蕨、蕨类植物、狗脊、贯众、肾蕨等。一般都是陆生,附生蕨类是栎类,爬山虎,大蕨,水生蕨类是满江红。现存的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但也有一些木本物种,如小铁树索罗,是恐龙时代森林中的主要树种,也是恐龙的重要食物。
蕨类植物有哪些
东北地区虽然蕨类植物很多,但冬季处于休眠状态,失去了观赏价值。室内常用的是原产于热带森林、姿态奇特的常绿植物。有三种常见的物种:
(1)鳞毛蕨(蜈蚣草)
是Drynaceae的草本植物,因其浓密的羽状叶而得名。孢子囊在老叶的后面。
它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溪流、裂缝和树干。耐湿性。
四月,换盆,分株。冬天可以放在温室花架下。它也可以通过孢子传播。
枝叶美观,适合盆栽,也是重要的剪叶材料。
(2)铁线蕨
是一种纤细的铁线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柄黑而有光泽而得名。叶卵三角形,薄嫩绿色,二回羽状复叶。孢子囊在老叶的后面。
原产于中国南方。大多生长在潮湿地方的岩石上。
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很容易传播孢子,自行繁殖。幼苗长成后,可以在上面的盆中挖出,或者在单独的植株中繁殖。夏天需要遮荫。
适合室内盆栽或者岩石盆景,很有意思。
(3)角蕨
是水龙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最大的原叶体,圆形,波状边缘,后面的根附着在树干上。叶灰绿色,分叉成窄裂片,故以鹿角命名。孢子囊生于老叶向下凹陷处。
它原产于热带澳大利亚和中国海南省。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附生在大树干或潮湿的岩石上。
用分株和孢子繁殖。适合盆栽或腐木、棕皮上的附生植物,挂在温室里,经常喷水保湿。
由于叶尖分叉成鹿角状,适合室内观赏。
蒺藜蕨,生活中常见的蕨类植物
其株高约36厘米,叶片卵形、三角形,叶片完整。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铁线蕨荷叶高约5-20厘米,根茎短而直立,椭圆形肾形叶,深绿色。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Felici Dahua的植株高约5-20厘米,根茎短而直立,叶椭圆形,宽约2-6厘米,顶部深绿色,表面光滑,叶缘圆形锯齿状。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切片蕨类植物高约36厘米,根茎长而稀疏,浅褐色鳞片,长椭圆形三角形叶片,全叶,侧脉明显。
请点击图片描述
5
鳞毛蕨通常附着在大树的树干上,叶身中部呈羽状半裂,裂片边缘饱满,顶部呈羽状半裂,退化为珠子。
请单击以输入图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