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有哪些种类
常用的氮肥可分为以下四种:
(1)铵氮肥
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2)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钾和硝酸钙。
(3)硝酸铵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酸铵。
(4)酰基铵氮肥
包括尿素、氰氨化钙和石灰氮。
有哪些氮肥:
1.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很多种,有硫酸铵、氨水、碳酸氢铵、液氨、氯化铵等。但也有很多共性,比如很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氧化后会变成硝酸盐。这种肥料在碱性环境中更易挥发。如果植物或农作物吸收过多,会产生抑制作用,浓度高的话容易产生毒性。
2.硝态氮肥: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钙、硝酸钠和硝酸铵。其共性是更易溶于水,对作物吸收钾、镁、钙无抑制作用。它主要用于碱性肥料。
3.酰胺氮肥:酰胺氮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尿素肥料,它含有46.7%的氮肥,固体氮是含氮量最高的肥料。所以如果想尽快补充所需的氮肥,促进生长,尿素肥料是最常用的,效果更好。
氮是植物生长的三大元素之一,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作物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如果是农作物,氮肥严重缺乏会有生命危险。此外,如果缺少氮肥,植株容易瘦弱,叶子发黄,生长也会变慢。适量的氮肥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生长。
氮肥主要有以下几种: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氨水(NH3。H2O)、液氨(NH3)和硝酸钠(NO3)。
含氮量最高的五种氮肥分别是尿素——约46.7%,硝酸铵——约35%,氯化铵——约26.2%,硫酸铵——约21.2%,碳酸氢铵——约17.7%。
常见的有机氮肥有哪些
氮肥其实是一种肥料,可以促进花卉的根、茎、叶的生长,其中所含的氮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施用氮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你知道什么是有机氮肥吗?常见的氮肥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
有机氮肥是尿素。在没有游离铵离子的情况下,尿素中的NH2和C结合在一起,需要被植物吸收才能在植物中转化为N。而尿素是典型的有机质,所以被称为有机氮肥,有机氮肥主要是尿素。
含氮肥料都是氮肥。氮肥中的尿素氮含量溶于水,氮肥都是白色粉末。铵态氮肥可以用熟石灰检验,氨气释放出来。尿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新鲜的人类粪便含有0.4%的尿素。尿素含有46%的氮(N),这是固体氮肥中的氮含量。尿素被土壤中的脲酶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应在作物需肥期前4 ~ 8天施入。尿素是一种生理中性肥料,不会在土壤中留下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和液氨(NH3)。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酰胺氮肥:尿素{CO(NH2)2}。
常见的氮肥有哪些?铵态氮肥:肥料中的氮主要以铵的形式存在,铵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液氨等。氨态氮肥的特点如下:
1.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铵离子,可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2.铵离子可被带负电的土壤胶体吸附,不易随水流失,适用于水田;
3.铵态氮肥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态氮,也可被作物吸收利用;
4.当氨氮肥料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因此,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5.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有毒;
6.对钙、镁、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二、硝态氮肥:硝态氮肥中的氮以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和硝酸钠。硝态氮肥的特点如下:
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2.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的土壤胶体吸附,容易随水流失,所以不适合水田,一般在旱地使用;
3.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氧化亚氮或氮素流失;
4.硝酸氮肥吸湿性强,助燃性强,易燃易爆,运输时应注意防潮防火;
5.硝态氮肥含氮量低;
6.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的吸收。
三、酰胺态氮肥:氮以酰胺基的形式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尿素的特性是:
1.含氮量高,含氮量46%。
2.易溶于水,呈中性,可与大多数肥料混合使用;
3.溶解在土壤中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只有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低温季节使用时,其肥效比铵态氮和硝态氮慢,应适当提前使用。
扩展数据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总生物量和经济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提高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氮是农作物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就不可能有各种生命现象。在作物中,所有含有较多蛋白质的部分(如种子)也含有较多的氮;蛋白质含量较少的部分(如衰老茎)含氮量也较少。
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分。叶绿素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酶是作物中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核蛋白和植物生物碱也含有氮。可见,氮素在作物营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第一片真正的叶子出现后,作物开始吸收氮。
氮肥不足时,作物一般表现为:植株矮小瘦弱;叶子是不正常的绿色,如黄绿色、橙黄色等。,基生叶逐渐干枯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分蘖明显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明显早熟、早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作物一般表现为:过度生长,腋芽不断生出,分蘖往往过多,阻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甚至延迟成熟,叶片深绿色,茎叶细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氮含量过高,易受病虫害危害,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籽粒多。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