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唑基氟环唑
成分:35%唑基氟环唑悬浮剂
产品规格:20g*200瓶,100g*40瓶,预防和治疗,长期灵活;独特的技术和更多的保障。
产品特点:
1。本品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活性最强的氟环唑的全新复方制剂,对各种抗性真菌病害具有前期预防、保护、中后期治疗和根除的效果。
2.预防和治疗,疗效快,保护期长。
3.对于多种作物,在生长中后期可连续使用本品2-3次,可显著延缓叶片衰老而不早衰,保叶增产效果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小麦、花生、香蕉、玉米等作物上。
4.一药多效,对提高产量、激活作物潜能、成熟活茎、延缓作物衰老更有保健作用。
应用技术和方法:
【柑橘】:脂肪斑疹病、砂皮病、促壮枝,春季长1厘米,长3000倍,禁开花,2500-30000年后第二次生理落果。
【小麦】
第一次施用: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20g/亩的用量,可使小麦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厚绿,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病害。
第二次施用:在小麦齐穗期至初花期,20g/亩的用量可有效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效延长小麦灌浆期,使小麦籽粒饱满,每亩增产200公斤以上。
【水稻】
第一次施用:分蘖期,用量20g/亩,使水稻叶片健壮、宽厚、旺盛,彻底控制水稻纹枯病。
第二次施用:在间歇期,用量为20g/亩,以增强水稻抗逆性,防稻瘟病,防稻曲病。
第三次应用:在齐穗期,20g/亩的用量可使水稻活秆成熟,增加千粒重,改善稻米品质,每亩增产200公斤以上。
【花生】
第一次施用:花生苗期至花期每亩用量20g/亩,可防治花生白腐病,促进注射。
第二剂:花生注射期20g/亩,可防治花生叶斑病、锈病、白绢病等。
第三剂:果实膨大期至收获前15-20天20g/亩,提高花生抗逆性,防止落叶早衰,亩产增产100-200公斤。
【玉米】
第一次施用:在3-4叶期,用量为20g/亩,使玉米植株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厚绿,促进植株养分吸收。
第二次施用:7-8叶期,用量20g/亩,可彻底防治叶斑病、锈病等病害,抗倒伏,促进增产,在水肥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每亩增产200-300公斤。
氟环唑可以用在高粮上吗
氟环唑不适合高粮(高粱)。杀虫剂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氟环唑,总含量为35%,其中吡唑醚菌酯25%,氟环唑10%。本品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杀菌效果,杀菌谱广,植物的根和叶容易吸收,杀菌效果好。
成分:35%唑氟环唑悬浮剂
描述:
本品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和三唑类化合物氟环唑的新复方制剂,活性强,对各种抗性病害具有前期预防、保护、中期和根除作用。
特点:
兼具保护和根除功能的产品性能好,持续时间长。
合理比例:
10%氟环唑+25%吡唑醚菌酯,效果迅速突出,保护期较长。
本产品主要针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水稻纹枯病、水稻温病、稻曲病;豆类、玉米锈病、叶斑病;花生叶斑病、锈病、白绢病;
一种药有多种功效,增加产量,改善保健,成熟作物潜力和活茎,延缓作物衰老。
注意:
1.不能用于稻、鱼、虾田。
2.不建议用在蔬菜上。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类消毒剂,能抑制线粒体呼吸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冶金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各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和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还能诱导多种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增加氮素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作用方式和特征
属于甲氧基氨基甲酸酯,通过阻止病原体细胞内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应用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古菌、枝古菌等。,100g/ha可施用5 ~ 7次,间隔施用12 ~ 14天。
2.防治枇杷角斑病,用25%乳油1000-3000倍液,每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3.防治柑桔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50 g/ha可施药2 ~ 3次,间隔34 ~ 58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与其他化学物质交替使用,可以提高柑橘的品质。
4.防治草坪褐斑病、茶树炭病和杜果树炭病,可喷洒25%乳油125-250毫克/公斤。防治草坪病害,如古病害、疫病、白绢病、雪腐病等。250至560克/公顷,可施用3至5次,间隔14天。
5.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菠萝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菠萝等炭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古萎蔫病,浓度为1500 ~ 3000株。
6.葡萄黑痘病、白粉病和炭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最容易传播,应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即发病前喷施一次,视病情发展间隔7 ~ 10天,根据气候条件喷施2 ~ 3次,可有效预防各种葡萄病害的发生。浓度为1500-3000倍,即每背包手动喷雾器水中加入10-20毫升25%科润乳油,均匀细致地喷洒。
7.以1500 ~ 3000倍的浓度防治各种草坪腐霉古灵病、夏斑病、货币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等病害,即每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加入25%科润乳油10 ~ 20毫升。
8.对蚕有影响,在附近有桑园的地区使用时应严防漂移。在梨树上使用时,为了防止初花期和落花20天左右的药害,应尽量避免使用。
氟环唑和噻嗪酮适合的温度是多少
18到30度适合氟环唑和噻嗪酮。
氟环唑,总含量为35%,其中吡唑醚菌酯25%,氟环唑10%。本品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杀菌效果,杀菌谱广,植物的根和叶容易吸收,杀菌效果好。
成分:35%唑氟环唑悬浮剂
描述:
本品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和三唑类化合物氟环唑的新复方制剂,活性强,对各种抗性病害具有前期预防、保护、中期和根除作用。
特点:
兼具保护和根除功能的产品性能好,持续时间长。
合理比例:
10%氟环唑+25%吡唑醚菌酯,效果迅速突出,保护期较长。
本品主要针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稻纹枯病、稻温病和稻曲病;豆类、玉米锈病、叶斑病;花生叶斑病、锈病、白绢病;
一种药有多种功效,增加产量,改善保健,成熟作物潜力和活茎,延缓作物衰老。
注意:
1.不能用于稻、鱼、虾田。
2.不建议用在蔬菜上。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能抑制线粒体呼吸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冶金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各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和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还能诱导多种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增加氮素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作用方式和特征
属于甲氧基氨基甲酸酯,通过阻止病原体细胞内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应用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古菌、枝古菌等。,100g/ha可施用5 ~ 7次,间隔施用12 ~ 14天。
2.防治枇杷角斑病,用25%乳油1000-3000倍液,每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3.防治柑桔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50 g/ha可施药2 ~ 3次,间隔34 ~ 58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与其他化学物质交替使用,可以提高柑橘的品质。
4.防治草坪褐斑病、茶树炭病和杜果树炭病,可喷洒25%乳油125-250毫克/公斤。防治草坪病害,如古病害、疫病、白绢病、雪腐病等。250至560克/公顷,可施用3至5次,间隔14天。
5.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菠萝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菠萝等炭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古萎蔫病,浓度为1500 ~ 3000株。
6.葡萄黑痘病、白粉病和炭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最容易传播,应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即发病前喷施一次,视病情发展间隔7 ~ 10天,根据气候条件喷施2 ~ 3次,可有效预防各种葡萄病害的发生。浓度为1500-3000倍,即每背包手动喷雾器水中加入10-20毫升25%科润乳油,均匀细致地喷洒。
7.以1500 ~ 3000倍的浓度防治各种草坪腐霉古灵病、夏斑病、货币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等病害,即每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加入25%科润乳油10 ~ 20毫升。
8.对蚕有影响,在附近有桑园的地区使用时应严防漂移。在梨树上使用时,为了防止初花期和落花20天左右的药害,应尽量避免使用。
唑基氟环唑能打败花生吗
优Lip -35%唑基氟环唑,水稻和小麦花生,增加纹枯病和锈病产量的推荐药物
35%唑基氟环唑,水稻和小麦花生,增加纹枯病和锈病产量的推荐药物
成分:35%唑基氟环唑悬浮剂
产品规格:20g*200瓶,100g*40瓶
产品说明:本品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和三唑类活性氟环唑的全新复配制剂。
特点:
●真菌性疾病可同时预防、治疗和根除,见效快,持续时间长。
●证书比例合理:10%氟环唑+25%吡唑醚菌酯,治疗效果迅速突出,保护期更长。
●本品主要针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豆类、玉米锈病、叶斑病;花生叶斑病、锈病、白绢病;
●一药多效,增产更保健,激活作物潜力,成熟活茎,延缓作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