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根腐烂或者盆土过湿,“病在根上,症在叶上”,叶尖枯焦有不少是兰根腐烂的征兆。盆土大干大湿,或长期过湿,密不通风,都是造成烂根的原因之一。
烂根的兰花,一般表现为脚壳发黄转黑,进而脚叶枯黄,部分叶心也出现了枯黄的症状,如果一盆兰花中,有多个叶子叶尖发黑,同时新苗的脚壳发黄,那基本就可以确认是烂根了。
那这样的情况,要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将兰苗倒出来,清洗之后剪去腐烂的部分,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稀释液浸泡3-5分钟,放在阴凉处晾至伤口微干有些微微萎缩,再在剪口处用草木灰、硫磺粉消毒,待切口收缩后重新栽种,且建议大家换成较为透气疏松的植料。
2:病菌感染
这类情况也很好辨别,在出现黄尖之前,叶子上常常有病斑出现,慢慢延伸到叶尖,并且是先发黄,随后逐渐发黑枯萎。
如果是症状比较轻的病菌感染,只要用消毒后的剪刀将病枯尖剪去,最庸多菌灵等抗菌药物喷水一下页面即可。
如果是危害性比较大的病菌感染,已经危害到了根部,那为了防止病情加重,建议将兰株倒出,并修剪根系,和上文提到的兰花根腐病的处理方法一样。
3:空气干燥
适宜兰花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是70%-85%,最少也不能低于55%。空气过于干燥或者有强风吹袭都容易引发焦尖,空气干燥引来了的焦尖病其实是最好治疗的,经常在空气中喷喷水,或者在花盆周围放上一盆水,就能缓解这种症状了。
4:根触盆底
如果您家的兰花多年没有换过土了,并且兰花生长的也很壮实,兰根过旺,根尖抵触盆壁,受到高温烤灼也会引起焦尖,这种情况很好判别,叶子的黑色部分只停留在叶尖,不会向叶中心蔓延。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应暂时避免烈日暴晒,等凉爽时间到了,适宜换盆的视乎再及时换个大盆。
5:正常更新换代
兰叶也有一定的寿命,一根兰叶,一般在4-5年就会凋亡,这种正常的黄叶是不用太担心的,这种情况是从从脚叶开始,并且是从叶尖自上而下枯黄,而其他的兰苗或者兰叶一切正常,这是自然消耗,不用太担心。
6:施肥或者用药过浓
如果您在施肥和用药过浓,也能使叶尖枯焦。伤肥的兰苗在叶尖枯焦的同时,叶面还会出现黑斑,伤药的兰苗在焦尖的同时,叶面还会出现不规则的黄斑,并且逐渐转化为褐色,叶质较嫩的部位与易积药液的地方,会同时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是因为用药操作不当,兰花新手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已经伤药烧根的兰花,建议先浇水稀释一下兰花盆中药或肥的浓度,并且在次日再喷水或浇水1次,以防随着盆土的干燥再次形成肥或药过浓的现象。
肥药问题是兰友要终其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很多花友也开始用微生物菌剂了,因为这种肥料是靠微生物的活动起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酸碱度和激活土壤中的惰性养分,并且搭载这些微生物的载体,还含有大量氮磷钾元素,可以为兰花的各个生长阶段提供足够营养,让其更好的生长和开花。
兰花黄叶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浇水不当
原因:兰花浇水不当导致黄叶的症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黄,原因是浇水太多之后,植株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叶片就会出现发黄发软的情况。一种是干黄,主要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浇水导致的,植株的根系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补充给叶片,导致叶片不能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
解决方法:如果是因为缺水导致的干黄,只需要及时的给它浇水就可以了,浇水要一次性浇透。如果是水黄的话,建议给它进行脱盆并且检查植株的根系,一般根系腐烂之后需要剪掉烂掉的根系,并且重新上盆。
二、光照不当
原因:当植株长时间被烈日暴晒的话,就会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这是因为叶片被高温烈日灼伤导致的。如果长时间把植株放在室内养护的话,也会出现发黄的情况,因为植株见不到太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形成叶绿素。
解决方法:如果是因为光照太强导致的黄叶,需要给它进行遮阳,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夏季,在正午高温时段拉遮阳网进行遮阳,或者是把它搬到室内有散光的位置。如果是因为光照条件太差导致的,需要逐渐的提高养护环境的光照,不能突然之间搬到强光下养护。
三、低温冻伤
原因:兰花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话,叶片就会出现发黄干枯的症状,如果被冻伤的话,也会出现发黄的情况。
解决方法:入冬之后及时的把它搬到凉爽的室内过冬,保证温度在5℃左右即可顺利的过冬,而且还能够完成低温春化,有利于来年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