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以N标示量的单位肥料,施入土壤后能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氮肥是世界上最大的肥料品种。
适量的氮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酸铵态氮肥、氨基氰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生产方法
尿素在工业上是由液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合成的。化学反应如下:2 NH3+CO2→NH 2 coonh 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20℃时105g可溶于100ml水中,水溶液呈中性。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有很强的吸湿性。颗粒尿素是粒径为1 ~ 2 mm的半透明颗粒,外观光洁,吸湿性明显提高。在20℃时,临界吸湿点是相对湿度的80%,但在30℃时,临界吸湿点下降到72.5%,因此应避免在夏季潮湿的气候中储存尿素。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性物质后,其吸湿性大大降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氮肥
氮肥对植物的作用与功效
答:常见的氮肥一般有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这些氮肥含有大量的氮元素。氮是农作物中氨基酸的成分,也是蛋白质的成分。它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叶片的生长,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氮肥在植物上的作用和功效
1.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增强营养生长,增加植物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2.氮肥中含有大量的氮,氮是植物中氨基酸的成分,是蛋白质的成分,也是对植物光合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叶绿素的成分,有利于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3.氮肥能促进作物生长,促进作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
4.没有氮肥,植物会变得瘦弱,叶片黄绿色,生长缓慢,不能开花。但施氮肥过多,会导致组织变软,耐寒性降低,茎叶过度生长,易受病虫害侵害。
二。氮肥的种类
1.铵氮肥
包括硫酸铵、碳酸氢铵、液氨、氯化铵和氨水。共同特点是易被氧化成硝酸盐,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一部分进入粘土矿物的晶体层,氨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损失。作物过量吸收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铵态氮易对作物造成毒害。
2.硝酸盐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共同特点是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没有抑制作用,易溶于水。
3.硝酸铵氮肥
包括硝酸铵钙、硝酸铵和硫酸铵。
4.酰胺氮肥
这种氮肥的含氮量约为46.7%,是固体氮肥中最高的。
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作用
氮肥的作用:促进农作物茎叶繁茂,叶片深绿色。
钾肥的作用:促进作物健壮生长,使茎秆粗壮、坚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磷肥的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早熟,增加穗粒数,使籽粒饱满。
扩展信息:施肥注意事项:
夏季高温多雨,阳光充足,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迅速、作物营养效率最大的时期。有些地方农民喜欢在播种时一次性使用作物全生育期的氮肥作为基肥。氮肥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长,但作物生长慢,前期吸收少,造成氮肥流失。
高温多雨的季节到来,农作物会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养分。此时,已经施入土壤的氮肥有一部分已经流失,养分供应不足,会导致后期作物生长中肥料被移出,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合理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很大作用。
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有什么作用
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叶片深绿色。具有促进枝叶生长、提高植物对养分吸收的作用。而过量施用氮肥,会使植物白白长出枝叶,不开花结果,植株会变得细长衰弱。
钾肥:能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使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促进植物糖分和淀粉的产生。能促进根茎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磷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寒抗旱能力,促进植物早熟、种子饱满。
能促进开花结果。缺乏磷肥的植物一般不开花或不结果。
因为植物最初吸收的是氮肥,即使氮磷钾肥按相同比例施用,植物也会优先吸收氮肥,直到过量。所以要尽量少施氮肥的肥料。
除了上述三种元素外,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理功能。
种植植物时,提前掺入土壤中的叫基肥;上锅后定期施肥叫追肥。
肥料可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常见的有机肥有粪便、动植物残渣、豆饼、油渣、马蹄、淘米水、喝剩的酸奶等发酵产物。
常见的无机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碳酸氢铵等。
大部分复合肥属于无机肥料,但也有少部分产品属于长效有机肥。使用时,一定要看清商品名称、原料和使用方法。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使用方式不同,只有根据不同的肥料以相应的方式施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肥料的损坏或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