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缓解疼痛的经典小方药
作者:吴喜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皮肤病医院
很多人都经历过小腿抽筋,那种酸痛感一旦发生,真的是一种新的记忆。小腿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运动后,如游泳、爬山;受凉;下肢动脉硬化;……于是,腰疼、腿抽筋——补钙就应运而生了。众所周知,早在汉代,医圣张仲景就发明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这种腿抽筋,效果神奇。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张仲景发明的方子,又称经方,被奉为经典,芍药甘草汤在《伤寒论》中有记载。现在,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伤寒脉浮,自汗,排尿,心烦,微恶寒。对于那些患有晕厥,咽干,烦躁和呕吐的人,用它制作甘草干姜汤,以恢复其阳气;若厥温于足,则与芍药甘草汤合用,足必伸。
不学中医的人大概也不是很懂。其实就是说太阳病患者出汗多,小便多,脚痉挛;小便多说明患者在流失津液,这种情况不能再流汗;但如果误用桂枝这种发汗中药,患者津液流失的症状会更严重,津液达不到四肢,手脚冰凉;此时,如果患者口干、烦躁、呕吐,可以用甘草干姜汤;病人喝了甘草姜汤,手脚暖和了,但没有呕吐。如果他的脚还在抽筋,他该怎么办?可以用芍药甘草汤,用后脚就缓解了。
《简书》记载:云州大夫愿马,可二十年,一日。突然,那种痛和疼就像是被扎了一下,像刀子刮一样,摸都摸不到,很多医生也开不了。有一个医生认为,有脓的时候,用刀切是没有用的。于是我跟应先生打招呼,确诊了,他腹部抽筋,我也没放松。我是为了芍药甘草汤喝的,一次就已经痛了。可见芍药甘草汤确实有效。
有如此奇效的芍药甘草汤是什么成分?简而言之,中药只有芍药和甘草两种,其中芍药用芍药,甘草用炙甘草。
中医理论认为,白芍性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健脾益气,止痛;两者合用可以解痉止痛,因为它有疏肝止痛的功效。
芍药甘草汤原是治疗腿抽筋的方剂。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芍药甘草汤被广泛应用于疼痛、肌肉痉挛等各种疾病,如肌肉跳动(包括眼睑跳动)、睡眠时磨牙、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腿抽筋)、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等。临床上,芍药甘草汤不再局限于根据证加减治疗疼痛、肌肉痉挛等各种疾病。
白芍的剂量范围是12~60g,最常用的剂量是30g,其次是15g、20g、12g、25g、60g。甘草的剂量范围为3~30g,常用剂量为6g、10g、15g。芍药甘草汤中芍药和甘草的常见比例为2:1和1:1。
少数人会出现头痛、肌无力、瘫痪、多尿、下肢水肿、全身乏力、腹泻等症状。用了汤剂后,他们可以停药或者去医院。
审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皮肤病医院潘、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等
【药盾公益】由中国OTC药品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微信官方账号:PSMChina)。,广泛收集资源,汇聚力量。
中草药名方: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伤寒论》。
【同义词】乌鸡汤(《症候脉诊》卷四)。
[成分]白芍12克,甘草12克
【用法】取两味,用600ml水煮沸300ml,去我,不同温度服用。
【功能】调理肝脾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亏损,腿脚抽筋,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腹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症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病等。
【方论】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经络失通所致的各种证候。方中白芍性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性温,健脾益气,止痛。两药合用,有柔筋止痛之效。
[实验研究]痉挛、镇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 74。本方对异常兴奋的病变有很强的抑制和镇静作用。其中白芍对痛觉中枢和脊髓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可治疗中枢或外周肌腱挛缩及挛缩引起的疼痛。芍药和甘草中的成分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和平滑肌松弛作用,两药合用后这些作用可明显增强。
提醒您:芍药甘草汤,著名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白芍的功效和副作用
白芍是一种中药,味苦、酸,性凉。多产于我国浙江、四川、安徽等地,能养血护肝,有止痛的神奇功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芍药的功效和副作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白芍的功效是养血柔肝、止痛、敛阴敛汗。治疗胸胁胀痛、腹泻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宜:血虚阴虚者,宜吃胸腹胀痛、肝区胀痛、胆囊炎胆结石胀痛;腹泻腹痛适合腹痛的女性;易自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肢体挛缩疼痛、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应食用;配合甘草,可缓解胸腹部及四肢各种疼痛。禁忌:白芍性寒,虚寒腹痛腹泻者忌食;麻疹期间儿童不宜进食;服用藜芦的人禁止食用。白芍的功效。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和降低血压(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乙酯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保肝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和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痉挛。显著拮抗催产素诱导的子宫收缩
4.镇痛能抑制小鼠扭体、尖叫和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还能拮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
芍药的副作用我说了芍药的好处,但是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它的副作用,这也是很重要的。
白芍是凉性中药材,感冒腹泻的家长不要随便吃,孩子出麻疹也不要吃。服用白芍时,切记不可与藜芦同食。如何使用白芍?白芍和甘草配伍,酸甜可口,起到止痛的作用
白芍酸而寒,甘草甘而平,以止痛。
仲景钟& ldquo急性足挛缩& rdquo,加芍药甘草汤和血养筋,以补燃眉之急,& ldquo它的脚伸出来了& rdquo。
由于错误,药物错过了疾病,中气受损,外邪因虚困于太阴,导致中焦虚寒,腹满则痛。重用芍药、甘草平脾止痛,加桂枝、生姜、大枣暖胃,补脾中和邪不离,腹痛自行止。
2.白芍与桂枝配伍,能协调营卫,舒筋祛风
白芍与桂枝配伍,能协调camp和卫,如桂枝汤,用于治疗外感风寒、camp和卫失调所致的表虚自汗症。
白芍有收敛养阴之功,桂枝有舒筋卫阳之功,两药配伍,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刚柔相济。所以要相服,所以在散中有所获,在开中有所合,使营卫和谐,表实敛阴,发汗止邪。
白芍的酸甘,和里安神,搭配桂枝的辛热,温中补虚,也就是服用小建中汤,可以治疗虚寒引起的胃脘痛、腹痛,在临床上也很有用。
3.白芍和柴胡合用,可以疏肝解郁,调和肝脾
和济举方中逍遥散是针对肝郁血虚证而设计的,白芍和柴胡的组合最为有效。
肝为血之脏腑,喜散通痹,但恶郁,郁则气血失调。逍遥散通过芍药酸的收敛养血,配合柴胡辛散,具有疏肝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妇女肝脾不和、月经不调、痛经等引起的头晕、目眩、胸痛、胁痛。
临床上,师范院校常辅助当归、川芎补血或党参、白术补气,以增强调气血、止痛的效果。
4.白芍与黄芩配伍可清热止痢,和中止痛
白芍能调肝止痛,和太阴理气,平脾,黄芩能清阳明湿热,厚肠。两药合用,治热痢腹痛,或大肠湿热泄泻。
仲景《伤寒论》中的秦煌汤是调治阳虚腹痛的典范。
王孟英认为温病寒邪较深,已化为热,用白芍合黄芩,使苦寒清热于里,热于阴,苦味强阴,是正确的治疗原则。
师院认为煎用的这两种药,寒缓,好入血。它们通常用于胎火、恶心、呕吐或不安的胎动等症状。可同用泻火不伤胎,补右不气滞,脾虚胃弱,亦可酌情使用。
5.白芍与防风配伍,能疏肝理气,祛风健脾
白芍与防风配伍。最典型的方剂是痛泻要方方耀,具有泻肝健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肝木引起的疼痛和腹泻。
白芍有助于清木解土,有助于防风,疏肝健脾。因此,脾虚或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腹痛,应多用。
师范大学认为这个时候用投机者当药是合适的。
药意指白芍& ldquo苦、酸、寒,非脾经药。炒去其性,散其脾气,敛其胃气热能& hellip& hellip这就清除了肝的邪恶,减缓了脾。& rdquo
防风炒后,祛风解表之功有所降低,但有较好的升阳健脾作用。
6.芍药配荷叶,能滋阴柔肝,活血化淤。
在师范院校中,常以炒白芍疏肝健脾,配以荷叶升脾气,并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和胃的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泄泻患者。
与侧柏叶、生地、艾叶配伍,专治妇女血热吐血、鼻衄、月经过多、崩漏。
7.白芍合天麻,滋阴平肝,熄风镇惊
本草正气是指天麻的品质,粗实,清滑,富含脂液,故能宁心安神,养液平内生风,古称定风草。
两药合用适用于血虚肝风所致的头痛、头晕、惊风。
在师范院校的临床实践中,常与蒺藜、菊花、钩藤、当归等配伍使用。,而且效果很快。
8.白芍合钩藤,清热平肝,敛阴熄风
芍药生,性寒,养血柔肝,平肝养阴,钩藤性味甘凉,清肝平肝。两药合用,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胀、头晕等症。
临床应用常与夏枯草、黄芩、石决明配伍。
如羚羊角钩藤汤,以生白芍、钩藤为原料,可缓肝急息风,滋肾生津驱热,加羚羊角平肝止痉,对肝经实热所致的抽搐、昏迷有效。
吃白芍的禁忌白芍为寒性之品,有涩酸散寒的作用。因此,对于外感风寒、内伤风寒、脾胃虚弱、肾阳虚等所有证型,不宜过多或只用一种药。
白芍寒凉,阳虚寒凉的症状,如厌食,腹痛,温压,口淡,肢温,或重,或全身浮肿,大便溏泄,虚寒,纯血泄泻,小便不利等,慎用或不用。
用于妇科调经时,对于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腹部下垂、腰腹部剧烈酸痛者,不宜过多或只用一味。
白芍酸中带涩,性寒,阳气郁结、出疹之伤寒不宜用。孕妇不宜过多使用或产后单独使用。
现代中药药理学证明白芍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故对昏迷患者禁忌,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或单独大量使用。
白芍和当归常合用,但对于心功能不全严重的老年患者要权衡利弊,因为两种药物都有抑制心脏的作用。
白芍酸中带涩,性寒,可拮抗桂枝、川芎等药材的发汗作用;芍药芒硝、金钗石斛、中华鳖、大蓟、藜芦。
金银花和甘草的药用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暑,抗炎
1.用于发热或热毒患者。尤其对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者,常与连翘、荆芥、薄荷同用,如银翘散。现代将本品与黄芩混合制成银黄片,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有较好疗效。金银花露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可用于小儿热疖、痱子、暑热心烦。
2.用于热毒痈疖患者,症见红、肿、热、痛。可以单独使用;或用甘草、水酒煎服(金银花酒)。相当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作用更明显,如五味消毒饮。对于乳痈,通常与蒲公黄、青皮同用,解毒消痈,疏肝散结。此外,还用于肠痈,可与连翘、红藤等同用。
3.用于热毒泄泻。单用,或与黄芩、白芍配伍。如热毒可聚合大肠、腹泻、便血,常与苋菜、仙鹤草同煎,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
【剂量、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15-30g。
乌拉尔甘草
性平,味甘,属十二经脉
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急骤止痛,调和诸药。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腹胀、四肢急痛、痈肿疮毒,以及解除药物毒性。
1.
用于心气不足、心悸、脉生、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
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可以单独使用,口服或外用,或结合使用。治痈疮,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品同用,如仙方活命饮。咽喉痛常用桔梗,如橘梗汤。如遇农药、食物中毒,常与绿豆配伍或反风水煎服。
3.
用于哮喘和咳嗽。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二陈汤治疗痰湿咳嗽;治疗寒痰咳嗽的灵肝五味江新汤:桑杏汤治疗干痰咳嗽;橘梗汤用于热毒引起的肺脓肿、咳嗽、恶臭、脓痰;甘草干姜汤治疗咳嗽和唾液泡沫。此外,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常合并使用。
4.
用于胃痛、腹痛、急性腓肠肌痛等。常与芍药同用,可显著增强治疗急性腓肠肌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
用来调和一些药物的效力。比如调味承气汤,可以减轻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此外,在许多处方中,本品常被用来混合各种药物。
结合黄豆,有解毒作用。
西医药理学发现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所以在西医临床上主要用作缓和剂。止咳化痰,治咽喉肿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具有脱氧皮质酮的作用,对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有较好的疗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粘液的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的寿命,具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甘草黄酮具有抗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任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还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提取物是制作巧克力的乳化剂,还可以增加啤酒的口感和香味,改善黑啤的稠度和色泽,制作一些软饮料和甜酒。香烟香料。乌拉尔甘草还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