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与庙到底有什么区别,寺和庙有何区别?

我国古代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统称庙,故《尔雅.释名》载:“庙,貌也,先祖形貌在也。”古人设庙还有规定,《礼记》记载:“诸侯五庙,卿大夫三庙,士一庙。”  由于庙是人们最尊敬的所在,故后来将皇帝的宫殿也称之为“庙堂”或“廊庙”,皇帝与大臣的对策也被称之为庙算或庙议。皇帝死后,追赠的谥号便也称为庙号。  那些人死了可以入庙呢?先秦之后规定,凡有功于国的,死后方可以入庙,享受人们的祭祀礼拜。故《后汉书》梁统传梁传说:竦“尝登高远望,叹息言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解放前,我国各地的庙,都是祭祀有功于国的历史人物,如关帝庙、岳庙、孔庙等。  了解了庙,也就了解了寺庙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确切地说,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是超然世外的,而庙中的神,则是人的偶像化。人们在庵寺里祈求,是精神空虚的追求,在庙中祭祀,则往往是对功臣烈士的缅怀,今人将寺与庙混为一谈是不准确的。

寺与庙到底有什么区别

寺和庙有何区别?

寺和庙的区别在中国寺和庙是严格区分的。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庙,本是奉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庙。供神的地方亦称庙,如龙王庙、土地庙。有德有才的人也可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此外,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叫庙堂。寺,原意是官署,如汉代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寺也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两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此后,寺又指寺院(僧侣居住的地方)。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