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共有多少铁帽子王,十二个铁帽子王排名?
一、礼亲王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兄长,开国时期,威名显赫的创业功臣,为了大清基业建立了无数的军功。
礼亲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10代,共有12人袭爵,其中的两个获罪被削爵。
二、郑亲王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南征北战一路拼杀得来的爵位。
郑亲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10代,共有17人袭爵,其中的5人获罪被削爵。
三、睿亲王
多尔衮以作战勇敢,屡立奇功扬名,被册封号“墨尔根代青”,崇德元年时封和硕睿亲王。因多尔衮无子,后由同母弟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
睿亲王世袭爵位,一共传了11代。
四、豫亲王
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15个儿子,因军功卓著被册封和硕豫亲王。
豫亲王世袭爵位,一共传了9代,共有13人袭爵,其中的5人因获罪被削爵。
五、肃亲王
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因军功于崇德元年被封和硕肃亲王。
肃亲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9代,共有10人袭爵。
六、庄亲王
清太宗皇太极的第5个儿子硕塞,因早期建国时的军功,被封王爵。
庄亲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10代。
七、克勤郡王
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岳托,早年间随父一起征战,被封王爵。
克勤郡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13代,共有17袭爵,其中3人获罪被削爵。
八、顺承郡王
礼亲王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同样是由于军功被封王爵。
顺承郡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10代,共有15人袭爵,其中3人获罪被削爵。
九、怡亲王
允祥是清圣祖康熙玄烨的第13个儿子,因为拥立雍亲王允稹即位有功,后被雍正封为和硕怡亲王。
怡亲王的世袭王爵,一共传了8代,共有9人袭爵。
十、恭亲王
奕訢自小就聪明伶俐,在众皇子中表现突出。很多人认为,他的能力要远远强于咸丰。
奕訢真正掌握实权,是在与两宫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扳倒肃顺集团后。那时,他集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于一身,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权势赫赫。
他掌权期间,发起了洋务运动,在一片内忧外患中迎来“同治中兴”,强行为奄奄一息的清王朝续命半个世纪。
恭亲王的世袭爵位,一共传了3代,共有2人袭爵。
十一、醇亲王
醇亲王奕譞,能力与奕訢相比差了好多。好在他有足够的自知之明,奕譞最大的优点是,他知道自己不行,敢于放手让行的人去办事。比如,他知道李鸿章比他强,凡事放手让李鸿章去干。李鸿章遇到什么困难,奕譞一定尽力解决。
他的铁帽子,得来感觉有点玩笑了,一点都不严谨,更没有那么大的功劳。
十二、庆亲王
庆亲王奕劻,能力不及恭亲王,为人不及醇亲王,最大的本事就是会捞钱,这个铁帽子王得的更是儿戏。
奕劻在赢得慈禧宠信后,公开的买官卖官,聚敛财富。光是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存款就高达712.5万英镑,那时的物价,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伦敦购买了一幢豪宅也才2000英镑。
庆亲王世袭爵位,只有一代,还没来得及传承呢,大清就亡国了。
爱新觉罗奕訢?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号乐道堂主人,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奕訢与英法分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
此后其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领导了之后的洋务运动。咸丰帝去世后,协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
后来慈禧忌惮其权势,罗织罪名打压,终使其一蹶不振。1898年病逝,谥号“忠”。
努尔哈赤和十位王爷是谁?
清代的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即隔代不降爵的王爵。
清宗室爵位,共有十二等,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四公”(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四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所谓“不入八分”,就是不可享受的八种待遇——朱轮(红车轮)、紫缰(乘马用的紫色缰绳)、马坐褥、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盛热水器物)和铜门钉。清朝铁帽子王共十二位,八位是清初时功勋卓著的皇亲宗室,四位属清中后期的恩封者。详列如下: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豫亲王多铎duó——努尔哈赤十五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第六子;肃亲王豪格——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之长子;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其子博果铎袭爵后改封号为庄亲王。克勤郡王岳托——礼亲王代善长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第三子萨哈璘之子;怡亲王胤祥——康熙帝第十三子。其实铁帽子王并不“铁”。晚晴时的辛酉政变即处理了两个。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故,遗命载垣、端华等八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以助新帝——6岁的载淳执掌权柄,此乃顾命八大臣。而恭亲王奕䜣则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被奉懿旨加恩为亲王世袭罔替,由此清朝的铁帽子王增至十个。另两个铁帽子王是醇亲王和庆亲王。醇亲王奕譞xuān是道光帝第七子庆亲王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其在20世纪初可谓是最炙手可热的晚晴重臣。那些铁帽子亲王都住京城还是关外?
清朝时自然保存了封王制度,但是此时的王只是徒有名号没有实权,而且不可离开京城。
八大铁帽子王与八旗旗主王爷?
首先,都统是个行政官员,旗人对都统没有任何义务,都统对旗人也只有行政上的权利。而旗主是个世袭的身份,旗人对自己的旗主有天生的义务,旗主对自己的属人有天生的权利。
其次,清代铁帽子王和都统的关系。没啥关系。铁帽子王经常也出任都统,反正就是个行政官僚。
再次,清代铁帽子王和旗主的关系:清代一共有12家铁帽子王,8家亲王4家郡王,其中有6家是清初的旗主。
具体为:
礼亲王——正红旗旗主。
睿亲王——原两白旗旗主,后正蓝旗领主。
肃亲王——原正蓝旗旗主,后镶白旗旗主。
豫亲王——原镶白旗旗主,后正蓝旗旗主。
郑亲王——镶蓝旗旗主。
克勤郡王——镶红旗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