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棚种土豆亩产多少钱
4200~5200斤。河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00万亩,全省种植方式以地膜覆盖为主。马铃薯长势良好,亩产4200~5200公斤。土豆,又名洋芋、山药蛋、洋芋、红薯等。属于茄科黍属。
马铃薯亩产多少钱
大面积的亩产一般在1000斤左右。
马铃薯,又名洋芋、山药蛋,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世界上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国是前苏联、波兰、中国和美国。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为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东北。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500万亩,居世界第一。马铃薯在我国各省(市)均有种植,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和西南山区。
四川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从50年代的200万亩发展到450万亩(含春秋季,不含重庆),亩产一般在1000斤左右。马铃薯营养全面,价值高,贮藏时间长,是农村居民改善食物结构和保健的好食品。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间作、秋冬种和复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已成为四川省越来越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作物。
扩展信息: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也不同。块茎主要用于无性繁殖。为了避免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的感染和刀割环腐病,整薯播种应选择直径为3 ~ 3.5 cm的健康种薯。马铃薯最容易感染病害,包括晚疫病、黑星病和早疫病。细菌性疾病包括轮腐病和青枯病。病毒性疾病包括花叶病、曲叶病、类病毒病和支原体病。
害虫包括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大多数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择的。鉴于普通栽培马铃薯品种资源短缺,近年来特别重视综合马铃薯相关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和二倍体栽培种的基因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高淀粉、高蛋白含量的新品种。主要的育种途径如下:
①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②新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品种杂交。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为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东北。其中西南山区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块茎用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5 ~ 8℃的土壤温度下都能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 ~ 20℃。植物茎叶生长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6 ~ 22℃。夜间块茎形成最适宜的温度为10 ~ 13℃(土壤温度为16 ~ 18℃),高于20℃时形成缓慢。当温度降到-2℃时,就会被冻坏。
开花结薯期是整个生育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在干旱情况下,每亩灌溉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般马铃薯亩产1330-1650公斤,吸收氮约6.65-11.65公斤,磷酸2.8-3.3公斤,氧化钾9.3-15.3公斤。马铃薯虽然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有机质丰富的黑土(pH 5.5 ~ 6.0)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不应少于4000株。
参考:百度百科-土豆
土豆亩产多少公斤
一般是3000-4000公斤
地膜覆盖可达5000公斤!
根据品种和种植条件,土壤条件不同,3000-8000斤/亩属于正常产量范围。
扩展信息
世界粮农组织将马铃薯列为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并宣布2008年为马铃薯年。马铃薯高产栽培对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直是落后的种植方式,产量没有大的突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平均亩产量只有0,9吨。
陕北种土豆亩产多少,地价多少
陕北种土豆亩产1800斤左右。
马铃薯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高产、抗病、优质、口感好的早熟或中早熟马铃薯品种。供出口的新鲜食品应具有良好的马铃薯形外观、浅芽和光滑的马铃薯皮。
土地选择和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肥性能好、保水排水、灌溉条件好、深松基础好的酸性岗地。前两年没种过土豆的地块,谷类茬最好,豆类茬次之,菜田最好的茬是葱、蒜、芹菜等。避免使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卷心菜和其他土豆常见疾病的根茎。严禁选择前茬作物除草剂残留过长的地块。收到前茬作物后,应及时整地,连续耙垄作业,旋耕灭茬15厘米,前翻15-20厘米,深松35-40厘米。深松后将垄整平,垄底宽度80-90厘米,垄高25厘米。
马铃薯种子处理。催芽:选择合适品种的合格脱毒种薯。播种前15-20天出窖,置于13-15℃散射光下,铺2-3层,每2-3天翻一次,使种薯均匀受光,发芽旺盛。当芽长到0.5至1cm左右(机械播种0.5cm,人工播种1cm)时,即可切块。催芽时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及时消灭病薯和烂薯。
1种薯切块:用70%酒精、3%来苏儿或0.5%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块刀消毒5至10分钟,依次多用切块刀。播种前3至5天切段。顶芽的优点可以用于垂直扦插。比如种薯太大或长方形,就要从肚脐斜着切到顶部,最后垂直切顶部。要求每切1-2个健壮的芽孔,单个薯块重量为35-50克。
13。拌种:按种薯∶甲基硫菌灵∶滑石粉= 100∶0.1∶1的比例拌种,置于通风处1-2天,直至伤口愈合。
播种1。播期:当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3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
1播种量:每亩120-150公斤种子。
13。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早熟品种要密植;晚熟品种应该稀植。平地起垄或打破原垄后起垄,垄距80-90厘米,单行栽培,株距15-20厘米,覆土厚度10-15厘米。每亩苗数4000 ~ 5000株。
受精。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结合春耕施腐熟农家肥2000-4000斤/亩。猪粪最好,其次是牛粪。施化肥30 ~ 50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比例为3.4比1比3。避免氯化钾。根据各地土壤中钙镁元素的情况,对严重缺乏的地块可以科学地多施钙镁肥。
1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如有脱肥症状,可在叶面喷施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2 ~ 3次,间隔5 ~ 7天。可以适当添加微量元素,不要喷扩张素等生长调节剂类化学物质。
水资源管理。原理: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出苗;生长期和花期要有充足的水分;马铃薯生产前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少浇水或不浇水;结薯期,即块茎长到2 ~ 3cm时,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马铃薯生产后期和收获前,要控水,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和烂薯。
1方式:喷灌和滴灌。
13。时间:苗期、现蕾期、花期、结薯期。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可分次进行灌溉。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至80%。注意排水。
中耕管理
⒈:田间管理的原则是先蹲后促,即出芽前尽量不浇水,防止地上长势过猛,出芽后浇水施肥,促进地下部分生长。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宜保持土地干燥湿润,收获前10天不要浇水,防止土豆烂在地里。如果发现植株有疯狂生长的趋势,可在萌芽期(4月下旬5月上旬)每亩喷施50 ~ 100克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前一次,可提高地温,杀灭杂草;当嫩枝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和浅土栽培;秧苗齐出后及时铲土,提高地温;第三次铲蹼,树初培土,有利于块茎膨大和多层块茎形成。马铃薯是中耕作物,马铃薯层主要分布在10至15cm的土层中,因此需要疏松的土壤环境。中耕除草要掌握头深、二浅、三刮面的原则。
⒉功能:防止马铃薯返青,控制杂草,提高品质,降低土壤温度。
13。时间:第一次培土,秧苗全部栽好后10 ~ 15天。第二次,幼苗完全培育后20 ~ 25天。第三遍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12cm。当土壤覆盖过薄,地面温度变化较大时,匍匐茎会跃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