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玉米成熟与未成熟对照图

玉米什么时候成熟

玉米在夏天和秋天成熟。由于地域不同,播种和成熟的季节也不同。秋季成熟的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夏季成熟的玉米分布在湖南、湖北、广州和广西。

玉米什么时候成熟

玉米为禾本科黍属黍,又称玉米、玉蜀黍、珍珠米等。它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等国家。

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耐瘠薄和优良的环境适应性,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高产粮食作物。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很高,是大米和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非常有益。

玉米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玉米成熟与未成熟对照图

玉米现在要几个月才能成熟

您好,早熟品种,春播,从播种到成熟需要80-100天;夏播从播种到成熟需要70-85天。

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叶片少,14-17片。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小。

2.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要积温2300-2500℃。夏季播种85-95天,积温2100-2200℃。叶片数比早熟品种多,比晚播品种少。

3.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夏季播种96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叶片多,多为21-25片。

玉米追肥注意事项

1.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施肥时要控制好壮苗和弱苗的施肥量。对于弱苗,宜早追肥,必要时可单独施叶面肥。推荐使用海番窝含氨基酸的叶面肥,促进弱苗生长。对于壮苗,追肥时间要适当推迟,让弱苗赶上。

2.合理确定追肥时间,苗期不宜过早,以植株长到5-6片时追肥为宜,这样植株会长得粗壮;一般在植株长到10-11片叶时施拔节肥。幼穗分化期施穗肥时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植株贪青。

3.施肥要深,追肥时要深施,否则会降低肥料利用率,施入深度以5-10 cm为宜。同时,施肥后注意及时覆土。

4.应施用适量的钾肥。如果基肥中钾肥用量不足,可以施用适量的钾肥来弥补钾肥的不足。建议在叶面喷施海蚕窝粉磷酸二氢钾,易吸收,效果好。

5.合理施用叶面肥。施用叶面肥时,注意严格控制喷施次数、喷施时期和溶液浓度。喷洒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为宜,阴天也可选择。注意喷洒要均匀。喷完以后,遇大雨需要再喷一遍。同时,叶面肥不要和农药混在一起。

玉米的成熟期是多少天

玉米的成熟期因玉米的种类而异,大约为80-150天。不同的玉米类型从播种到成熟,也就是成熟期是不一样的。根据生长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对早、中、晚熟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人们普遍认为:

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叶片少,14-17片不等。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小。

2.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要积温2300-2500℃。夏季播种85~95天,积温2100~2200℃。叶片数比早熟品种多,比晚播品种少。

3.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夏季播种96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叶片多,多为21~25片。因为生长期长,产量潜力大。

由于温度和光照时数的差异,玉米品种在南北方向引种时,成熟度会发生变化。总的规律是:北方品种引种到南方,往往因日照短、温度高而缩短;相反,对北方的介绍会有所延伸。成熟度的变化取决于品种本身对光和温度的敏感程度。对光和温度越敏感,成熟度变化越大。

扩展信息: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苗期、穗期和籽粒期。

苗期:指从出苗到拔节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以根系完成为中心。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子发芽的时期,田间出苗率50%,苗高2厘米。

抽穗期:指拔节期至抽穗期。这个时期是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这一时期可分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拔节期是幼穗分化的时期,近地面用手能摸到2~3厘米的茎。

大喇叭期是棒叶开始抽出,但尚未展开,形成丛生、扁平、中空、喇叭状的新叶的阶段,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开的叶片和未展开的叶片之间能感觉到有弹性的小穗。

开花-籽粒期:指抽穗至结实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籽粒完成的阶段。包括抽雄期、散粉期和结果期。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如何判断玉米的成熟程度

判断玉米成熟与否主要有三个标志:(1)穗芽叶变黄变松。(2)谷物脱水变硬后,乳线消失。(3)黑帽层出现在谷粒的基部(胚的下部)。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层的形成,二是乳线的消失。玉米籽粒黑层的形成受水分影响很大。不管正常与否,粒水降到32%就能形成黑层。因此,黑层的形成并不是玉米正常成熟的可靠指标,在生产中常作为适时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玉米籽粒中乳线的形成、下移和消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授粉后26天左右,籽粒顶部淀粉沉积脱水变成固体,形成顶部为固体,中下部为乳状液的固液界面。这个界面称为乳线形成期,授粉后40天左右下移至籽粒中部,称为乳线中期。当籽粒含水量下降到40%左右时,粒重达到最大值的90%左右,乳线以上坚硬,以下坚硬有弹性,为蜡熟期。授粉后50天左右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30%左右。此时籽粒干重最大,部分品种黑层明显,苞片白色疏松。也就是说玉米穗下部的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在30%左右。玉米穗苞叶变白疏松时,粒重最高,玉米产量最高,可作为适期玉米收获的主要标志。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