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的功效 龙胆草可以提高性功能吗

龙胆草的作用与功效

龙胆草的作用与功效

龙胆草,又称龙胆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龙胆草的作用与功效的知识,欢迎阅读。

龙胆草的作用

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宁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药理作用

(一)保肝、利胆、健胃

本品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二)镇静、降压、利尿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会出现麻醉作用,对惊厥有很弱的对抗作用。龙胆酊和龙胆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龙胆草还有明显的利尿功效。

(三)抗菌、消炎

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四)免疫调节

龙胆草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龙胆泻肝汤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转化。龙胆泻肝汤有抗过敏作用,能使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五)其他

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苦苷对疟原虫有抑杀作用。龙胆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龙胆草的功效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涩。"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辛。"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微酸,性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⑥《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

龙胆草的功效 龙胆草可以提高性功能吗

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中药知识一点通#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2、植物龙胆有什么作用和功效?3、《本草精荟》:泻肝胆火:龙胆草的功效与应用4、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5、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中药知识一点通#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龙胆草,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各地均有分布,春、秋均可采收,以中药材秋季采收质量为佳。

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功效分类】清热燥湿药。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

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

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功效与作用】

1、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可以减轻肝脏细胞的坏死,对于肝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使胆汁分泌增加,加速胃液的产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道的分解和吸收,有很好的保护消化系统的功效。

2、龙胆草含有龙胆碱,其可以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可以降低体温、镇痛,也有一定的降压利尿的作用。

3、研究发现龙胆草的原料制成的龙胆煎剂,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调节的作用,对于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囊肿胀、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痛、头胀、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龙胆苦甙对于疟疾即疟原虫有抑制和杀死的功效和作用。

【配伍】

配以柴胡、山栀、黄芩,则清肝泻火。

配木通、车前子、泽泻,则清利湿热。

配黄连、牛黄、钩藤,则泻火定惊。

配茵陈、郁金、黄柏,则利湿退黄。

【禁忌】

脾胃虚弱、腹泻、无湿热实火的患者忌服,同时空腹要忌服,一定要饭后服用。

植物龙胆有什么作用和功效?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等的根和茎,主产东北地区,春、秋二季均可采收,以秋采者质量为佳。

龙胆草性味甘,寒,功专清热燥湿,其泻肝胆实火作用甚强,并可息风止痉止痛。

别名陵游、草龙胆、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一、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泻肝定惊。

湿热黄疸,小便淋痛,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食欲改善,体质增强,面色红润,睡眠良好,普脱逐渐改善。

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

龙胆草的主要成分

在了解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之前,首先来看看龙胆草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以及它的性味是怎样的,龙胆草是一种常见的药,它性寒、味苦,主要含有龙胆苦苷、苷类、獐牙菜苦苷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定惊等功效。

其具体成分如下:

1.生物碱类:如龙胆碱、龙胆黄碱。

2.苷类:龙胆根含苷类,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苦苷、四乙酰龙胆苦苷、三叶苷、苦龙苷等。

3.其他:还含龙胆三糖等。

龙胆草的药理作用

1、抗菌、消炎

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

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2、保肝、利胆、健胃

本品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

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

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3、免疫调节

龙胆草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

龙胆泻肝汤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转化。

龙胆泻肝汤有抗过敏作用,能使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4、镇静、降压、利尿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会出现麻醉作用,对惊厥有很弱的对抗作用。

龙胆酊和龙胆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龙胆草还有明显的利尿功效。

《本草精荟》:泻肝胆火:龙胆草的功效与应用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多种龙胆的根。

因其味苦如胆汁,故此得名。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也常做观赏花卉。

常秋季采挖,晒干切段。

生用。

一、龙胆草的功效:

龙胆草味苦,寒。

归肝、胆、胃经。

功效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尤善清肝胆实热。

常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湿热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痢,益肝胆气,止惊惕。

《珍珠囊》:“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用药法象》:“退肝经邪热,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

《玉楸药解》:“龙胆草除肝胆郁热,治眼肿赤痛,瘀肉高起,疗臌疸发黄,膀胱热涩,除咽喉肿痛诸证。

《本草备要》:“大苦,大寒,沉阴下行。

益肝胆而泻火,兼入膀胱、肾经。

除下焦之湿热,酒浸亦能外行、上行。

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时气温热,热痢疸黄,寒湿脚气,咽喉风热,赤睛努肉,痈疽疮疥。

二、龙胆草的配伍应用:

1.用于肝胆实热,证见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阴肿阴痒者。

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热,实乃要药。

治以上诸证,常配伍柴胡、黄芩、栀子等,即龙胆泻肝丸。

张锡纯言:“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病,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

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戢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刘元素言:“柴胡为主,龙胆为使,目疾要药。

2.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黄带、湿疹等证。

龙胆草有清热泻火、燥湿的作用。

治黄疸,常配伍茵陈、栀子等药。

若治阴肿阴痒、湿热带下、湿疹,常配伍苦参、黄柏、车前子等药。

三、龙胆草的用法用量:

龙胆草常入煎剂,也入丸散。

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

四、龙胆草的应用注意:

龙胆草味苦性寒,乃泻火之药,故脾胃虚寒者忌用。

《本草新编》:“龙胆草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一种,也有不热而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宜。

龙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黄元御言:“中寒者勿服。

汪昂言:“过服损胃。

~

——中医实战笔记20.9.10晚

#中医实战笔记#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龙胆草是一种高山植物,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

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温度是相当高的。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草有保肝、利胆、健胃之功效,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效降低转氨酶;能够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从而有利于肝胆。

少量龙胆草可有效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人食欲大增,有极好的健胃功能;但不可大量服用龙胆草,会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龙胆草治疗脱发有显著疗效。

内服加上外洗,治疗几个疗程,毛发就会慢慢长出,直至头发茂密,脱发痊愈。

经试验证明,患者体会高速我们,脱发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当守虚中有实,祛邪扶正,是药才可为治疗所用。

龙胆草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在治疗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病症上疗效较为显著。

龙胆草有祛火定风、泻肝胆火之功效,可治疗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症状;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还可利水消湿,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龙胆草可以驱虫消食,治疗小儿热泄下利等症,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龙胆草有镇静降压、利尿之功效,可降低血压;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于多种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注射液可有效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龙胆草可抑制抗体生成,有抗过敏功效;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草苦苷可抑杀疟原虫,龙胆草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龙胆草的副作用和禁忌

1.用量过大龙胆草对胃肠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但大剂量服用则妨碍消化,并可出现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

2.药不对证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使用不当即会出现不良反应。

例如龙胆草有利胆作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胆石症。

这种疾病疗程一般较长,用龙胆草长期清泻,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神倦。

此则为苦寒的龙胆草伤及正气的不良反应。

龙胆草的食用方法

一、龙胆草汤

【处方】草龙胆1握。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卒然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2升半,分5服。

如不愈,更服。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二、龙胆草散

【处方】龙胆草1两,大青1两,柴胡1两,枳实1两(麸炒令黄),栝楼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川大黄1两(微炒),甘草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壮热,骨节烦疼,连心两肋气账急硬痛,不能食,变为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三、龙胆丸

【处方】龙胆22克(去芦、头)牛黄7.5克(细研)龙齿22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入麝香6克,炼蜜和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不退,变而为痫。

【用法用量】每次5丸,荆芥汤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龙胆草的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1、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

(《伤寒蕴要》)

2、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

(《局方》龙胆泻肝汤)

3、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

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

(《履_岩本草》)

4、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

(《世医得效方》)

5、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水下。

(《飞鸿集》)

6、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

7、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

(《本草汇言》)

8、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

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

(《姚僧坦集验方》)

9、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

(《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10、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

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

(《滇南本草》)

龙胆草的临床应用

1、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

龙胆草6g,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

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2、龙胆散

《太平圣惠方》治劳黄,额上汗出,手足中热,四肢烦疼,薄暮寒热,小便自利等证。

龙胆草0.6克,麦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1克,牡蛎30克。

上7味为散,水煎,入生地黄汁0.5合,温服。

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

3、单味研末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1、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草的根及茎,龙胆草的功效是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龙胆草的作用是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目赤肿痛;

2、龙胆草用药禁忌: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龙胆草。

关于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和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龙胆草功效与作用

龙胆草这味药它主要是一个清热燥湿药,它的功效除了清热燥湿,还有泻肝胆火、利水祛湿的功效,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出它的作用,就是用的比较多的泻肝胆火,就是因为有咱们在临床上有辨证的时候,有很多的人可以辨为肝郁火旺、肝胆火旺,或者是肝经湿热。这个时候有咱们有一个方子叫龙胆泻肝汤,它的主要就是这个龙胆草,它是一味主药,它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另外就是在西医的治疗上,还有一些比如说黄疸型的肝炎湿疹等等,这个龙胆草也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味中药,但是大家要注意龙胆草它是一个相当苦寒的一味药,而且非常的苦,它的使用量尽量不要超过药典的规定,咱们一般来说最多也就用到10g左右,尽量不要超过10g,因为我们在那个就是有过那个病例的这个记载,,所以这个龙胆草是非常非常苦的。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

高血压:龙胆草6克,黄芩15克,钩藤15克,夏枯草18克,菊花9克,水煎服。12胸胁疼:龙胆草、柴胡、香附各9克,水煎服。13传染性肝炎: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各15克,水煎服。

龙胆草的配伍应用

配黄连:

二药皆苦寒之味,黄连解毒作用颇著,善清心火;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火,肝经热邪用之神妙。二药相须为为用力宏效著,善泻肝胆之火,主治目赤肿痛、耳聋耳呜。

配大黄:

两者均属至阴之品,苦寒之味,二者合用,泻火解毒力强而猛,龙胆草专人肝、胆,清泄肝胆有余之火,得大黄之助,沉下阴行,疏通下焦湿热之结,所谓“抑其怒、折之使之下”义,此外,大黄尚可行肝之滞,破血中之瘀,二者相使为用,对于肝郁火盛、湿热内炽所致胁痛耳聋、口苦目赤、黄疸热痢、阴囊湿肿、便秘燥结、甚或吐衄惊狂等证,均可应用。

配石决明:

龙胆草味大苦、性大寒,纯阴之品,入肝胆二经,其气味厚而沉下,能导热下行,为降泻肝胆实火之要药;石决明味咸微寒,人足厥阴肝经,其质重沉降,故能重镇平肝、镇潜浮阳,为凉肝镇肝之品。二药本沉降之性,平肝阳、清肝火,相使为用,则善治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头痛、目赤肿痛等证。

配柴胡:

龙胆草苦寒沉降,泻肝胆实火;柴胡芳香轻清,升发疏泄,疏畅肝胆之气。二药配用,沉降升散,一升一散,泻火清阳,郁滞均散。

配当归:

龙胆草苦寒,泻肝胆实火;当归甘温,养血益阴以和肝。二药配用,意在泻中有补,疏中亦可防止因肝胆火盛而耗伤阴液,以去邪而不伤正。

配茵陈:

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治胸胁胀满、口苦、咽干。

中药龙胆草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二)毒理试验

LD50:龙胆碱小鼠灌服LD50为460mg/kg,也有报道龙胆碱小鼠灌服LD50为1300mg/kg。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对湿热病人没有不适反应。对无湿热之症病人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即有食欲减退、恶心、多尿等副作用。饭后服用或用量过大,可使消化功能减退,并会出现头痛、头晕、颜面潮红等副作用。

(四)少用则健,多用则伤

龙胆草大苦大寒,比黄芩、黄连更苦,能清泄肝胆湿热,少用健胃,多用伤胃;少用保肝,多用伤肝。舌苔黄腻El苦口臭者服龙胆草不辨其苦,食欲能增。如湿热已清,舌苔已化,再服龙胆草,则其苦难受,上则恶心,下则多尿。

中医传统认为龙胆草是纯阴之药,多用能明损脾胃后天之火,暗耗肝肾先天之火。

龙胆草健胃是有条件的,是针对脾胃肝胆湿热积滞之实证,不是针对脾胃虚弱而食欲不振。用错了能使人恶心、呕吐,食欲更加减退。对于湿热积滞之开胃,宜空腹少量服用。

(五)龙胆草用治湿热为宜,剂量偏小为宜本药用治于湿热证为宜,并以湿热清化为度,有效辄止,不宜多服久服。在使用前应询问和看一下有否口苦和舌苔黄腻,有的才是湿热的表现,如没有这些表现,宜谨慎使用本药。常用剂量3——9g,最大不宜超过9——12g,剂量偏小为宜。本品使用不当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临床时有发生的。

龙胆草方剂制剂

龙胆草汤

【处方】草龙胆1握。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卒然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2升半,分5服。如不愈,更服。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龙胆草散

【处方】龙胆草1两,大青1两,柴胡1两,枳实1两(麸炒令黄),栝楼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川大黄1两(微炒),甘草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壮热,骨节烦疼,连心两肋气账急硬痛,不能食,变为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龙胆丸

【处方】龙胆22克(去芦、头)牛黄7.5克(细研)龙齿22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入麝香6克,炼蜜和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不退,变而为痫。

【用法用量】每次5丸,荆芥汤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龙胆膏

【处方】龙胆1两,胆矾(研)1分,乳香(研)1分。

【制法】上药捣研令匀,炼沙糖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及缠喉风,粥饮难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绵裹含化咽津,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关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识别真假龙胆草

真品龙胆草干燥的根呈不规则块状,长约0.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皱缩,有横纹,上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甚小,类白色;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极苦。

伪品草龙胆其根虽也呈不规则块状,但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根丛生于根茎上,圆柱形,长2——8厘米,直径0.1——0.2厘米,表面棕褐色,平坦或微显纵皱纹;亦质脆,易折断,但断面皮部棕褐色,木质黄白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亦味苦,但不及真品龙胆草的极苦味。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龙胆草味极苦,有健胃作用,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能刺激胃液分泌;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龙胆草还有利胆作用。而伪品草龙胆既与真品龙胆草不属同科植物,又不具备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龙胆草使用。

上一页全文完(共 12431字)展开全部内容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