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种植如何正确施肥
施肥是山药种植的关键步骤。山药苗出来后,可以施一次稀粪,有利于山药茎叶的生长。除了稀释粪肥,也可以使用氮肥。下面我们来看看山药施肥的技术要点。
山药施肥量
每生产1000公斤山药,需要纯氮4.32公斤,五氧化二磷1.07公斤,氧化钾5.38公斤。所需氮、磷、钾比例为4∶1∶5,不同生长期所需肥料的用量和种类不同。基肥:根据当地山药农民用肥规律,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 ~ 5立方米,腐熟鸡粪最佳,配豆饼100 ~ 150公斤,美沙辛或磷酸二铵75 ~ 100公斤,农用硫酸钾100公斤,尿素25公斤,巴纳达毕卡菌肥5公斤。追肥:苗期以氮肥为主,每亩施用量15公斤左右。在枝叶生长高峰期(7月上旬),每亩施高氮高钾复合肥5公斤,可喷施1000倍巴尼达碧卡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8月上旬,每亩施碧卡高氮高钾复合肥5公斤。
山药施肥技术要点a .整地施肥,适时种植:山药吸根浅,块茎深。因此,必须选择三年未连作的沙质壤土或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第一个冬季要翻耕35cm以上,开春后再种在高垄或畦中。由于山药的主要吸收根分布在上层土壤中,基肥施于表层土壤,采用先种下种块,再翻土施肥的方法。基肥应为干粪肥、草木灰或土壤混合肥料,并与土壤混合。粪肥要先腐熟,一般3 ~ 6万公斤/公顷,尿素300 ~ 375公斤/公顷,过磷酸钙225公斤/公顷,硫酸钾375 ~ 525公斤/公顷。在无露期短的地区,为了延长大田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以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利用保护性设施进行苗床育苗,然后及时在田间种植。b .巧追肥:前期山药生长以地上茎叶为主,地下茎生长缓慢,需肥量少。因此,从播种或移植直到种树,可以施用大量腐熟的粪肥。一般来说,大约15,000公斤/公顷的稀释肥料从出苗时或移栽后施用一次。之后每隔20 ~ 30天施一次,每沟施腐熟粪尿肥或碧卡复合肥15000 ~ 22500公斤/公顷。植物出芽后,地下块茎迅速伸长,同时逐渐进入膨大、增粗、增重期,对肥料的需求急剧增加。此时应复施30000 ~ 60000公斤/公顷的人粪饼肥浓缩混合液或600 ~ 750公斤/公顷的三元复合肥。追肥是对块茎产量影响最大的关键肥料。以后茎蔓长满了,如果出现脱肥现象,可以再追肥,用量要比上一次少。最后一次,在收获前40天观察植株生长,并补充一次肥料,以提高块茎产量和品质。初霜后,地上茎叶发黄,应及时收割。
山药追肥用哪种肥料最好
山药追肥用哪种肥料最好?
在种植山药时,基肥对山药的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农民重视基肥的使用,及时合理地使用肥料,保证山药更好地生长。
一、山药膨大期的田间管理山药对气候要求不严格,但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因为它的消化吸收根较浅,怕蓄水干燥。应该种植在肥沃松软的土地资源上。雨季要直接防涝,防止山药根部腐烂限产。如果遇到高温天气,干旱,温度,需要马上浇水。
二、山药膨大期的需肥规律山药是喜肥作物,需要大量的化肥,但不同生长阶段对化肥的需求量不同,所以施肥要根据山药不同阶段的需肥特点。因为山药的根茎在地下,所以山药施肥有两种方式,叶面喷施和根部施肥。
三、山药膨大期施肥注意事项山药进入膨大期,根茎迅速膨大,对养分的需求很大。想要山药高产,需要在种植区快速进行消毒灭菌,追施有机肥,并对麦秸、秸秆进行升级,使土层更加疏松肥沃,让山药生长,提高效果。
山药的受精依赖于主茎的生长。为保证山药种植的高产、增收,在山药膨大期,以磷、钾肥、钙肥为主导肥料,适度补充营养元素,叶面喷施昆仑风和15~30公斤水,使山药根茎快速生长。
总之,山药膨大期是山药根茎快速生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方法会影响山药的品质和产量。因此,种植者应掌握山药膨大期加强水肥管理的方法,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对策,使山药优质高产。
追肥是为了满足山药的营养需求。山药如何追肥
芦头常用于繁殖,其块根又长又粗。由于山药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种植管理时要挖沟松土,根据其根系深度和各生长阶段的需肥量进行科学施肥和配方施肥。需要在浅粒中放入足够软且充分发酵的谷壳或谷壳(基质)。然后将鸡粪(全腐植)600公斤、生物有机肥100公斤、过磷酸钙(最好先露天发酵一段时间)50公斤的量均匀地投放到每亩浅糟醅中,这样种植出来的山药外观光滑挺拔,泥土会使山药弯曲分叉,所以种植时选土还是有一定的重要性。一般每亩施5000公斤左右全腐熟农家肥,主要采用土表施粪和深施的方法。土壤表面的肥料具有降低土壤温度、保持水分、稳定土壤通风和防除杂草的作用,
以促进其茎和叶的生长。山药生长中后期,由于地下块茎生长急剧增加,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一般磷钾肥主要作为追肥施用,后期要避免山药过早衰老。注意:山药是无氯作物,不能使用含氯肥料。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山药是一种耐旱耐涝植物,适宜种植在疏松的黄壤土、红壤土、砂壤土和排水良好的田地,其中微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PH值在5.8-7.5之间)更容易获得高产。
对钾肥的需求很大。但是种植的时候需要撒大量的有机肥。以山药为例,每亩有机肥用量在3000斤到5000斤之间。砂质壤土有时不保水保肥,所以山药后期追肥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山药出苗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幼苗生长情况,追施尿素(10-15公斤)和少量硫酸钾(5-10公斤)。
喜肥全基肥早追肥的山药种植方法
山药自古以来就被人类食用,是人类最早食用的植物之一。山药块茎厚而多汁,甜而软,有粘性。生食和热食都很美味。那么你知道山药是怎么栽培的吗?在饲养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山药养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各位朋友,快来看看吧。
山药的栽培方法(基础知识):最佳繁殖时间:山药应在清明前后种植,不可过早,最适宜的时间是地温达到13℃以上。
最佳生长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无死水的粘土,疏松致密,品质好,但产量低,适宜在背风向阳地区种植。
生长湿度要求:山药播种前,浇底水,做好畦栽整地。多为垄作,垄宽120 cm。两垄之间的沟是用来排水和灌溉的。保持空气湿润。
最适生长温度: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格,但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佳。地上部分霜后会枯死,地下部分不抗冻,生长温度20 ~ 30℃。
最适生长光照:山药的生产环境不需要高光照。山药是短日照作物。每年夏季节气前后(一般在7月20日以后),日照变短,最有利于山药的膨大。
繁殖山药的注意事项:施肥:如果喜欢施肥,要及早施足基肥和追肥。如果追肥较晚,幼苗生长缓慢,追肥一般不少于2 ~ 3次。第一次在6月中下旬进行条施,每亩施用人粪尿约1500 ~ 2000公斤,或施饼肥50 ~ 75公斤;第二次,7月底至8月初,根部施人粪、尿或粪肥2000 ~ 2500公斤。
浇水要点:山药耐旱怕涝,土壤含水量要在18 {BF}。如果含水量过高,或者连续几天下雨,山药沟里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干,就会造成山药地湿度过高,容易使山药感染腐烂。
繁殖要点:山药主要靠芦头和珠芽繁殖。
芦头的繁殖:10月份挖出根部,选择颈短、芽头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折长16 ~ 20cm,在太阳下略晒2 ~ 3天使伤口愈合,放入室内或室外挖一个坑,坑的深度和盖的厚度以防止芦头受冻为准。
珠芽的繁殖:10月份,地上部分变黄时,采摘珠芽(山药豆)在室外用干沙贮藏,春季3月中下旬取出,稍晒太阳即可播种。行距20-26厘米,株距10厘米,沟深6厘米,种2-3粒山药豆种子,土6厘米。半个月后出苗,秋季挖出来种植。
虫害防治:炭疽病,收获后清理田地,焚烧落叶。种植时,用1:1:150的波浪水浸泡根部10分钟,产生或喷洒500倍的65 {BF}代森锌或800-100倍的50 {BF}杀菌剂,每7天一次,继续拍打2-3次。褐斑病,轮作,清洁农村。每7天喷一次500倍的65 {BF}代森锌或200倍的50 {BF}二硝粉,共2 ~ 3次。
繁殖山药的经验:繁殖山药要注意适时浇水、施肥、生长温度、光照,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山药块茎对钾肥非常敏感。在每个生长阶段喷施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液体肥料,不仅会使枝叶繁茂,减少病害,而且还会明显增加产量。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你对山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什么已经不再陌生了。种植时,根据山药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栽培种植山药,做好田间管理。我相信你种下的山药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