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鹅膏菌的治疗
在过去,尽管尝试了许多药物来减少毒素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但是由于每个患者接受的复杂治疗,很难判断这些药物的真实效果。但是,以下药物还是可以推荐的。
①青霉素G,剂量为4000万单位/天或每公斤体重0.5 ~ 10000单位/天,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000单位。这种抗生素一般在持续静脉注射时加入,大剂量青霉素可能引起惊厥,注射时要小心;
②水飞蓟素和水飞蓟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欧洲几乎每个鹅膏毒中毒患者都部分使用。水飞蓟素和水飞蓟素是从野生植物大蓟中提取的,由于其保肝作用,在欧洲被广泛使用。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其有效性,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0 ~ 30mg/d;
③维生素K,40mg/d,静脉注射;
④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20 ~ 40 mg/d,静脉注射。
⑤二巯基丙磺酸钠,5%5mg,肌肉注射,近年来在国内广泛使用。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许多鹅膏中毒的案例。理论上,除非在中毒初期进行,否则不会对毒素浓度产生明显影响。鹅膏菌毒素只在进食后的前1 ~ 2天以相对较低的浓度存在于血流中。但在中毒后期,血浆置换有利于维持正常代谢,改善凝血机制。
毒鹅膏菌的蘑菇种类
含有毒鹅膏菌类毒素的蘑菇有几种,如鹅膏菌、长蠕孢菌、侧耳菌,但大部分是鹅膏菌。在欧洲,95%的死亡是由鹅膏菌引起的,所以用于鹅膏菌肽类毒素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鹅膏菌。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毒的鹅膏菌在美国、南非、马来西亚、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和其他国家也有分布和中毒。中国的鹅膏菌种类相当多。到目前为止,中国记录的鹅膏菌约有100种,但很多种沿用了欧洲和北美鹅膏菌的名称。比如一些非常重要的毒鹅膏菌,就效仿了欧洲毒鹅膏菌、白毒伞、带鳞白毒伞。在中国和东亚,主要的毒力鹅膏菌有灰鹅膏菌、致死鹅膏菌和黄盖白鹅膏菌。
小心!中山有大量的鹅膏菌,这种真菌毒性有多大
最近广东等地出现大量的鹅膏菌,毒性很大,人误食50g左右就会致命。对于这样危险的蘑菇,我们最好不要采摘,因为它很可能导致我们中毒。
1.鹅膏菌的发病属于肝损害。误食后,一开始会出现肠胃炎的症状,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从而产生错觉,最后会引起肝衰竭,这是致命的。误食鹅膏后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面部肌肉抽搐、易怒、小腿痉挛等。最终可能会导致昏厥。对于误食鹅膏的治疗,一般采用排毒护肝的治疗方法。
2.当我们在野外或山里时,不要随便在树林里采摘蘑菇或蔬菜,因为有些食物是有毒的,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在采摘什么样的食物时,我们不能轻易采摘。以免变质有毒食物导致身体中毒,会很麻烦。而且,特别是像米色这种有纹路的伞状蘑菇,是不能摘着吃的,因为很可能是鹅膏菌。鹅膏毒力强,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使人中毒,导致多种身体器官衰竭,最后死亡。所以,不要轻易采摘和食用森林中的野菜和蘑菇类食物。如果非常喜欢采摘野菜,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掌握野菜和蘑菇类食物的流行程度,这样在采摘过程中就能清楚地知道采摘的是什么种类的食物,从而减少误采有毒野菜或蘑菇类食物的几率。在树林里,尤其是雨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能看到树桩下野蘑菇的存在。其实这些蘑菇一般都是可以食用的,没有毒性。
鹅膏和鹅膏有什么区别
鹅膏和鹅膏的区别是从字面上体现的。
鹅膏有剧毒,尤其是幼龄鹅膏。该菌株含有两种毒素:毒肽和毒伞肽。中毒后的潜伏期约为24小时。中毒死亡率高达50%甚至100%。对于这种毒菌中毒,一定要及时采取以解毒和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临床过程典型:潜伏期(3-6小时)、急性胃肠炎期(24-48小时)、假恢复期(约24-48小时)、内脏损伤期和恢复期(时间长),实际上大多数中毒患者死于内脏损伤期;没有特效药。
毒鹅膏,又名绿帽菌、鹅膏菌、蒜叶菌、姬松茸、毒伞。在国外也叫死亡帽。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表面灰褐绿色、烟熏灰棕色至深绿色灰色。蘑菇肉是白色的。菌褶白色,柄白色,细长,圆柱形,基部膨大成球状,内部软至中空。
团藻又大又厚,呈苞片状,白色。菌圈是白色的,梗的上部是生的。夏秋季节,在阔叶林中单生或群生。在江苏南部、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这种细菌毒性极大(据记载,幼菌的毒性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