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136的小麦品种介绍
郑麦136的品种介绍如下:
郑麦136是半冬性中早熟小麦,生育期231 ~ 233天。秧苗苗壮叶薄,抗寒性好,分蘖力强,穗多。种出来的小麦又圆又亮,饱满,适销对路。郑麦13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中筋小麦新品种。它的亲本是两个性状优良的国家试验品种,艾康58和麦基22,因其诸多优点而闻名,自然备受关注。
郑麦136小麦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2019年5月10日,在河南省盐津县四寨乡郑麦136万亩种子基地现场,郑麦136陆续播种,穗层整齐,外观细腻。与会人员深入田间查看,基本无病,都对其优良的田间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小麦品种介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 L .)是小麦属植物的总称,其代表种为普通小麦,为禾本科植物,是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的谷类作物。小麦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成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品,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面条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都可以食用,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用作饲料。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驯化其野生祖先的产物,其栽培历史已有一万多年。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郑麦百度百科-小麦(禾本科)
你知道小麦品种郑麦136吗
郑麦136是2019年通过国家试验育成的高产小麦品种,具有矮秆、抗病、抗倒伏等优良特性,以下为郑麦136。
1.小麦品种郑麦136介绍
1.耐寒性
幼苗半匍匐,叶窄而短,叶黄绿色,分蘖能力强。春季开始拔节晚,但极化快,抗倒春寒能力强,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
2.抗矮化的
郑麦136平均株高74.7-80.4cm,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蜡质层厚,旗叶抬升,抗倒伏能力强。
3.抗病能力强
经鉴定,该品质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中等抗赤霉病。综合抗病性好,可减少农药施用量。
4.穗大且穗均匀
郑麦136是小麦新品种,大穗、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粒,饱满度好,亩产穗数41.3-44.9万,穗粒数30.2-34.2粒,千粒重1000粒。
5.产量性能
稳产高产小麦。2021年,农业专家对郑麦136的产量进行了理论测算,理论产量为840.2公斤,相当于打八五折,换算后为714.2公斤。
6.生长期
全生育期230-233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成熟期平均略早。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要求
土地平坦,土壤表层松软,耕层深厚,砂粘度适中。犁地时,应耙碎土块,使之平整坚实。
2.施肥要点
基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一般每亩施用商品有机无机复合肥1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40公斤,尿素10公斤,在翻耕前施入,用机械作业均匀施入土壤。
3.播种时间:10月中旬播种,此时平均气温为16-18℃。
4.疾病预防
种植时应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条锈病、黑星病和纹枯病。每亩可加入99%磷酸二氢钾200克和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10毫升,进行药肥混合喷施。
5.除草
及时拔除禾本科杂草。杂草可以通过专门的喷洒来处理。
6.区域选择
河南省中北部麦区,包括许昌、郑州、洛阳和黄河以北的水浇地;河南省中东部麦区包括驻马店中北部、漯河、周口、商丘、平顶山东部中高产麦区的水浇地。是高产半冬性品种,具有一定的节水性和耐旱性。
郑麦136不仅抗病抗寒,而且具有产量优势,籽粒鲜艳,角质饱满,商品性好,易销售。售价比其他小麦高3-5毛钱,在灾害严重的年份基本稳定,不受病害和冻害影响。
郑麦136小麦品种的特点是什么?它们适合在哪里种植?
小麦的品种很多,其中郑麦136是一个短、优质、高产的品种,在试验中表现良好,深受种植者的欢迎。该品种是以艾康58为母本,麦基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先来看看郑麦136小麦品种的特性。哪里适合种植?怎么种?
1.郑麦136小麦品种有什么特点?
1.生长周期:郑麦136属于半冬性小麦,生长周期为225天。
2.植株、茎、叶、粒:幼苗半匍匐,叶片短而窄,黄绿色,分蘖能力中等。旗叶扬起,整齐度好,穗层厚,成熟度好。株型紧凑,株高76cm,抗倒伏能力强。穗呈纺锤形,芒长,壳白,粒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产穗数41万,每穗31.6粒,千粒重45.1克..
3.抗病性:小麦慢条锈病、中感小麦纹枯病、高感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
4.品质检验:籽粒容重844 g/L和822 g/L,蛋白质含量13.44%和13.51%,湿面筋含量30.7%和34.3%,稳定时间7.2分钟和1.9分钟,吸水率57%和62%,达到最大伸长率。
5.产量:2017-2018年参加当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2.7公斤,明显提高。
二、郑麦136适合在哪里种植?
郑麦136小麦种子适宜在河南省除信阳市及黄淮冬麦区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Xi、渭南、咸阳、铜川、宝鸡市灌区,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高中水肥地早、中耕种植。
三、郑麦136怎么种?
1.整地和施用基肥
选择土层深厚、地表松软、保水保肥好的地块,然后施足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三元复合肥、尿素等。种植前可与土壤充分混合。
2.晒干和拌种
在晴天晒干种子约1-2天,以提高种子的活性和吸水性。种子干燥后进行包衣,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根的生长和分蘖。
3.播种
一般当地温度稳定在16-18℃时,最适宜的播种期是每年的10月中旬。播种量要根据播种方式确定,要控制好株距和行距。播种后,应覆盖薄土并压实。
4.田疃管理
根据郑麦136的生长情况,合理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清除多余水分,以免根腐。温度过高时,容易发生蚜虫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需要及时用药防治。
郑麦136小麦品种引进产量
郑麦136小麦理论产量* * 840.2kg * *,折算后亩产* * 714.2kg * *。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田间环境、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郑麦136的产量表现有所不同。如2014-2015年、2015-2016年、2016-2017年河南省冬小麦组区域试验郑麦136平均亩产分别为542.2公斤、558.4公斤、563.7公斤,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4.7%、9.9%、6.7%。
请注意,实际产量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天气条件、土壤质量、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郑麦136的产量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