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可以用种子浇水吗
多菌灵不能用种子浇水。
多菌灵用于喷雾。
多菌灵,又名棉威灵和苯并咪唑44。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防治多种作物由真菌(如真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它可用于叶面喷施、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能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
功效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全身性杀菌剂,具有全身性治疗和保护作用。
能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真菌对哺乳动物危害较大。
施药方法
小麦病害防治
(1)小麦丝黑穗病。将100克多菌灵有效成分、4公斤水、100公斤小麦种子均匀喷洒,经过6小时堆肥后播种。也可以将156克多效唑与156公斤水混合,将100公斤小麦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播种。药液可以连续使用。
(2)小麦赤霉病。小麦开花初期如有持续阴雨天气,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150 ~ 200克,喷水50 ~ 80升,视天气情况和病情发展决定是否每隔5 ~ 7天喷第二次药。剂量和第一次一样。
控制水稻病害
(1)水稻温病。每亩使用37.5-50g多菌灵有效成分,用恒量或低量喷雾稀释水。防治叶温,在田间发现病心时第一次喷药,7天后再喷一次。为防治穗温,在水稻的断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两次。
(2)水稻纹枯病。分蘖末期孕穗期前喷施一次。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 ~ 50克,并喷水。喷涂时,重点关注
喷稻杆。
(3)水稻菌核病。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施药物。每亩使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喷水50-80升。每隔5 ~ 7天喷一次药,喷2 ~ 3次药。
棉花病害的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炭病的防治,每百公斤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以用浸种法,用250克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公斤水,浸泡100公斤种子24小时。
核盘菌的防治在花期和终花期喷洒一次。每亩使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喷水50-80升。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花生立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拌种的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 ~ 81%,即每100公斤种子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 1000克。也可以将花生种子浸泡24小时或用水湿润种子,然后按上述用量拌种。
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药液浸泡种薯10分钟,或用30 mg/kg药液浸泡苗基3 ~ 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 ~ 10次。
控制蔬菜病害
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 ~ 37.5克,喷水50升。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3 ~ 5次。
黄瓜是炭的,有病。加入2公斤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000公斤土壤杂肥制成药用土壤覆盖物。
果树病害防治
(1)梨黑星病。梨树蕾期第一次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开花后第二次喷洒。以后会根据病情的发展来决定喷的次数。一般喷3 ~ 4次,间隔7 ~ 10天。
②桃疮痂病。桃套袋前,用25%多菌灵200-400倍液湿H剂喷洒,每隔7-10次喷灭一次。
(3)苹果褐斑病。病害开始出现后,喷洒250 ~ 400倍的25 cYo多菌灵W湿粉。7到10天喷一次。
(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病。葡萄叶片展开后,果实着色前,每隔10-15天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
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玫瑰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法是发病初期喷25%多菌灵250次。根据病情的发展,确定喷药频率。每7到10天喷一次。
切割多肉植物时防止伤口腐烂。
混合喷雾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与40%膦酰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混配后,还可防治大白菜、芥菜、萝卜的霜霉病、白斑病。
拌种
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根据病害而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4%,可防治大白菜褐斑病和炭样病。
根部灌溉
12.5%增效多菌灵可溶性液稀释200-300倍水,发病初期灌根,每株药液100毫升,每10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防治大白菜、萝卜黄叶病。
预防措施
(1)与硫磺、铜、锌、锰、镁混合氨基酸、代森锰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福美双、五氯硝基苯、硫菌灵、多菌灵、溴菌腈、乙霉威、井冈霉素混合;可与二磺酸钠、代森锰锌、百菌清、武夷菌素混用。
在收获蔬菜前18天停止使用。该药剂不能与强碱性药剂或含铜药剂混合使用,应与其他药剂轮流使用。
(2)不要长期单独使用多菌灵,也不要与甲基硫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其他同类药剂轮流使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不能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用量的方式继续使用,应坚决停用。
(3)毒性低。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多菌灵和苄嘧磺隆可以用于西瓜白粉病吗
可以,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各种细菌病毒出现时都可以施用。
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白粉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栽培,整个生育期都会在全国各地发生,俗称白缺损、白粉病。大多发生在结果期和成熟期。一旦发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预防,会导致瓜叶褐变,植株早衰,掉瓜变成瓜。
(1)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藤蔓。在叶子下面,果实受损较少。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而圆的白色白粉病斑,不久逐渐扩大或变大。严重时,整株植物覆盖着白色的白粉菌层。
(2)致病因子为白粉病。细菌通过空气传播。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 ~ 28℃。分生孢子在30℃以上或1℃以下时,很快失去活力,对空气湿度要求不高。起始湿度为45% ~ 75%,80% ~ 90%最合适。植株过于密集,通风不良,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生长不良,都容易发生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的保护地栽培时,下部老叶发病严重。夏秋季节干旱、多云、晴天和雨天时,露地栽培很受欢迎。氮肥过多,或生长势弱,病害严重。
(3)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修剪耙平,沃野适当增加磷酸二氢钾,及时去除病叶,加强通风透光。
②保护区可用45%百菌清气雾剂熏蒸。
③喷洒10%杜宾尘剂,每667m2用1kg,晚间喷洒。
④20%福星8000倍液喷雾。⑤喷洒5%三唑酮2000次。
上述药物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多菌灵能清除果树流胶病吗
80%多菌灵1000倍液和70%磺胺钠可溶性粉1000倍液,上喷下养管理,既能根治桃树流胶病,又能增强树势。
果树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雨后,口香糖与空气接触,变成棕色坚硬的琥珀色橡胶块。被腐生菌感染后,患病部分变成褐色腐烂,使树越来越虚弱。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导致树死亡。雨季时,老树病害严重,幼树病害轻。果树流胶病主要危害树枝。病原菌侵染当年枝,多从伤口和侧芽侵入,产生以皮孔为中心的瘤样突起。当年没有流胶,有潜伏感染的特点。次年瘤皮开裂溢胶,病后期病部表面产生大量梭形或圆形黑点,一年内有两次高峰。
果树生理性流胶病:主要由冻害、冻害、病虫害、雹灾、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多、结果过多、土壤发粘或土壤酸度高引起。树龄较大的桃树病情严重。侵染性果树流胶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内越冬,3月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零星产生分生孢子,随风扩散,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或从皮孔和侧芽侵入引起初发感染,可再侵染。特别是下雨天,大量病菌从发病部位溢出,顺着枝条流下或溅到新梢上,从皮孔和伤口侵入,成为新梢首次发病的主要病菌来源。枝条中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温度在15℃左右时,患病部位可渗出胶水。随着温度升高,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由于排水不畅,土壤粘稠,呈酸性,容易生病。
根据上述症状和发病规律,生产实践中应以农业防治和人工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主要控制孢子飞散和孢子入侵两个高峰期。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桃树抗病能力。病树多施有机肥,增加磷钾肥用量,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要做好排水,降低桃园的湿度。适时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其他虫害,特别是桃树的枝干,减少虫害和机械伤。
2.消除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至次年1月进行园内清洁消毒,刮掉胶块及其下腐烂的皮层和木头,集中焚烧,然后喷洒500倍海洋多肽杀菌剂+500-800倍肽+浒苔,消除越冬菌源和虫卵,同时防止冻害和晒伤。
3.发病高峰时,用六角灵300倍液+浒苔60g均匀喷洒,用良泰100倍液涂抹患处。
刷牙预防和控制
1.树液发芽前后,应及时处理
从理论上讲,最近一年发生过流胶的树木,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当年必然会连续发生流胶,因此应尽早采取刷胶防治措施。对于那些在春季树液发芽前后采取了涂刷措施的树木,在流胶病多发时(夏季7、8、9月份雨水较多,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植株免疫力差),原发病部位不会复发(见:流淌),如感病的樱桃、桃品种。
2.夏季高发季节应用处理
许多农民在夏季高发季节使用奎福灵施药。此时用刀刮伤患处,容易增加树木的伤口,导致胶点更多,胶量更大。
如果不是刮或不刮,实际情况是,只有不感病的桃品种在夏季发现流胶时,刮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易感病害的桃品种和大部分樱桃品种在夏季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修剪时,及时对切口、锯口等大伤口进行药液涂抹,有利于伤口愈合,从而减少病菌的感染,杜绝生理性、感染性牙龈出血的发生。
树枝高浓度喷雾,重点防治关键时期
如前所述,传染性流胶病有一个长时间潜伏的特点,在夏季出现症状,但感染在先。因此,公司的推广方案是:在与其接触的病菌还没有增殖和出现症状之前,对树枝进行高浓度喷雾,有利于滋养植物,修复伤口,杀灭病菌,防治病害。
此方案对生理性和感染性牙龈出血引起的疾病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具体方法是在春季叶片发芽前后,在树干和树枝上喷洒奎扑亭和牛奶,有的用30倍液,有的用100倍液,都有防治效果,视往年病情而定。用量不大,能有效预防流胶病。该方案适用于高度敏感的品种,如受保护的樱桃和桃树。防病成本在每亩50元,但相对设施的果树收益很少。
这种方案也能滋养植物,防治枝干病害,但很难达到一治百病的效果。
地菌灵和多菌灵有什么区别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无内吸作用,主要是触杀作用,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许多疾病起预防和保护作用,无治疗作用。喷洒后,可在植物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叶片上的细菌接触化学物质后,百菌清能与细菌细胞内的各种酶结合,破坏酶的活性,破坏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失去活力。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多菌灵也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对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喷洒后,农药可被作物的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递,通过韧皮部传递到植物的各个部位。通过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中断细胞分裂,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2.不同的应用方法
由于百菌清无内吸性,所以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喷雾和制作烟剂用于吸烟。
多菌灵因其良好的内吸性,可被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因此有多种施用方法。多菌灵不仅可用于喷雾,还可用于拌种和土壤处理。
3.不同的耐药性
百菌清主要在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与作物表面的病原菌细胞中的酶结合,达到杀菌作用,不易诱导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因为多菌灵持续时间长,可以在植物体内长期存在,所以细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从而产生抗药性。
4.不同持续时间
喷洒百菌清后,主要是在作物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在雨水冲刷和阳光的作用下,保护膜容易破裂,失去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一般只有7天左右。
多菌灵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可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在植物体内长期存在。所以可以持续杀菌15天以上。用于拌种和土壤处理,被根系持续吸收,持续时间较长,可达50天以上。
5.不同的混合方法
百菌清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没有治疗作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生产中常与治疗剂混合使用,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效果。
多菌灵是一种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常与其他治疗效果好的杀菌剂混用,防止产生抗药性,扩大杀菌范围。
6.不同的使用周期
百菌清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通常在作物病害发生前喷洒。发病后使用效果不好。
多菌灵是一种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可在作物病害发生前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