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什么时候种植和生长
洋葱什么时候种植和生长?
由于各地气温不同,种植时间自然也不同。以黄淮流域为例,最佳播种期为9月上半月。
1.播期和播种量合适的播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早播会导致苗大,越冬后易抽薹,晚播苗弱,抗寒性差,磷茎小,产量低。以黄淮流域为例,最佳播种期为9月上半月。播种前最好进行发芽试验。一般情况下,每亩苗床播种量为4 ~ 5公斤;考虑到要淘汰20%的弱劣苗,进行间苗,栽培面积应为苗床的15倍。如果发芽率低于70%,应酌情增加播种量。
1.垄作施肥垄高1.4~1.5m,垄宽27cm。田埂表面平整后,每亩10公斤过磷酸钙,腐熟的有机土壤杂肥作为底肥。出苗后配合浇水,施速效肥。
13.地下防虫每亩有5公斤甲拌磷,结合整地均匀翻入土中,细粒整平。
1.播种在整平边界后,先浇水,然后均匀地撒布。盖上0.8cm营养土,保证所有苗一次播完。如果播种后土壤水分达不到出苗要求,可以用浇水的方法喷水促进出苗,或发芽后再播种。种子用冷水浸泡不超过12小时,用湿布包裹后置于20 ~ 24℃阴凉处发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当种子刚刚发白时,及时播种,不要延误。如果不及时播种,胚根的生长会给播种带来不便。
⒌出现
出苗后应注意防治霉变和立枯病。其方法是每亩用50%多菌灵或40%百菌清150克,均匀喷水30 ~ 40公斤。
养洋葱苗的最佳时间是9月上半月。如果育苗时间过早,可能会在入冬前生长非常旺盛,消耗大量养分。一说到春天,就会早早的发生。如果苗养得太晚,可能还没长大就入冬了。这样,它就没有足够的耐寒能力,可能无法熬过冬天。
洋葱育苗是几月
1.育苗时间
洋葱的最佳育苗时间是9月上半月。这个时候离冬天的时间适中,可以让它长到更好的状态,然后进入冬天。如果育苗时间过早,入冬前会长得很旺盛,开春后可能会出现早抽薹。如果育苗时间太晚,可能还没长大就进入了冬季,那么它的耐寒能力就会不足,无法保证顺利过冬。
洋葱育苗
2.育苗方法
选择透气性好、养分含量丰富的花土播种。播种后,在顶部覆盖一层稻草,以保持温暖和湿润。在它发芽前,及时浇水,使花土始终保持湿润。当它的大部分种子发芽时,除去稻草。当幼苗长到20-25厘米高时,就可以种植了。
出芽洋葱
洋葱什么时候长苗
洋葱喜欢凉爽干燥,但怕高温和酷热。洋葱种子能在3 ~ 5℃发芽,但最适发芽温度为15 ~ 18℃。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 ~ 20℃,超过25℃生长缓慢,但能耐受-6 ~ 7℃的低温。幼苗的生长需要湿润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 ~ 6.5,不耐盐碱。洋葱属于绿春化类型。当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一般大葱直径在0.8厘米以上),在适当的低温(一般在9 ~ 10℃以下)一定时间(视品种而定)即可通过春化。而且洋葱鳞茎膨大抽薹需要温暖长日照条件,秋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播期的确定和苗期管理,防止洋葱提前抽薹。
洋葱的播种期南北差距很大。播种时间华南近冬,长江流域秋季,东北春季。除春播外,应严格控制播种期,避免冬季低温到来时幼苗过度生长,感受低温和春化。所以秋播不能早,比如杭州上海不能早于9月下旬,南京不能早于9月中旬,北京天津不能早于8月下旬。秋播越早北上,越晚南下。
洋葱种子小,发芽时子叶不易出土,所以苗床土壤要特别疏松、肥沃、保水性强。种子播种前一般不浸种催芽,直接用干种子播种。此外,洋葱种子寿命短,新种子播种量为3 ~ 4公斤/公顷。播种后应经常保持苗床土壤湿润,8 ~ 10天左右即可出土,播种饱满后应及时套种。从播种到定植大约需要50 ~ 60天,苗高20 cm左右。在育苗过程中,除了严格控制播期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苗期严格控制施肥,原则上在播种前不施肥,防止播种时苗长得过大,越冬和过春时经历低温。第二,要经常除草,防止杂草的生长影响洋葱苗的正常生长。
移植洋葱苗的最佳时间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4月至5月。
1.冬季气温高于-7℃的地区,最好在冰冻前30-40天左右移栽,移栽时间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2.冬季气温在-7℃以下的地区,春季3月在温室或大棚育苗,4-5月移栽葱苗。
3.秋播、春播要注意低温、大苗引起的抽薹,大苗、弱苗、病苗、畸形苗要剔除移栽。
洋葱怎么移植?
1.移栽前整地施肥
前一茬作物碾压后,地面要深耕一次,深度20厘米。旋转地面的时候要低档高速,越细越好。然后施复合肥做基肥,或者用高钾硫酸钾复合肥均匀撒在表面。
2.用化学药品蘸根
移栽洋葱时,用化学药剂蘸根,可以防病、治虫、促根、促早期生长。具体做法:将苗捆根放入药液中稍微浸泡一下,然后将多余的药液倒掉,放入塑料盒中。药液的配方可以是12g (4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ml 0.01% 28高云台+20ml 30%瑞苗清水溶液,15 kg水。
3.移植工作
移栽标准为株行距15×16厘米或16×16厘米。每株移栽8行;移栽深度2-3 cm,沙可以深一点,附着浅一点,可以埋鳞茎;每亩要种植2.5万株左右,生长期短的品种适合密植,生长期长的品种适合稀植;在水肥条件好、土地肥沃的地区,宜稀植,否则宜密植;移栽时,秧苗要上下垂直,不能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