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矢藤的功效和作用
鸡矢藤是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其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黄牛的茎呈灰褐色,直径3-12mm,木栓常脱落,有纵向皱纹和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扁平,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毫米,坚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灰白色或淡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的展平后宽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375px,宽2-150px,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175px,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叶子多,后者花少。花序轴和花疏生短柔毛,花淡紫色。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常生于溪流、河流、路旁、森林和灌木中,常攀缘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鸡矢藤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
归心、肝、脾、肾。
功效
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
指示
可用于风湿、骨痛、外伤疼痛、腹泻、痢疾、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肺结核咯血、肝胆和胃肠绞痛、黄疸性肝炎、支气管炎、辐射反应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农药中毒;外用用于皮炎,湿疹和疮。
1.生药材性质注:其头治新内伤,煮肉,补虚补肾,去火养血;洗疮止痛,清热解毒。它的叶子用糖捣碎,可以止痢。
2.《本草纲目》补遗:中暑者以根、叶为食。虚损用猪胃汤拌。治瘰疬,以根煎酒,未断者消,崩者聚。
3.求本草出处:治脚湿肿蛇伤,用米同敷。
4.植物名称与事实考证:以洗药,解毒,祛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补筋骨。
鸡矢藤的用法用量15 ~ 30g。外用:取适量,捣碎,敷于患处。
鸡矢藤叫什么名字
别名:鸡矢藤、牛皮冻、消暑藤、屎藤、臭藤、全治藤、凉藤。
鸡矢藤,即鸡矢藤,是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干燥地上部分。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常出没于溪流、河流、路旁、森林、灌木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主产于山东、安徽、江苏、浙江。传统医学认为鸡矢藤味甘、微苦、微寒,入脾、胃、肝、肺经,有消食止痛、解毒祛湿的作用。
怎么吃
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10-15g。
鸡矢藤可用于治疗腹痛、腹泻、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鸡矢藤、绿豆可煎服,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取新鲜鸡矢藤适量,捣碎外敷患处,可治疗痈、疖、烫伤、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鸡矢藤
鸡矢藤的别称是什么
鸡矢藤又名鸡矢藤、牛皮冻、臭藤、斑鲣、小姐、凉藤、母狗藤、屎藤、臭藤、鸡脚藤。
鸡矢藤是农村常见的缠绕藤本植物,多野生于路边、村庄、山坡、城郊灌木丛中。因为浑身散发着鸡屎的味道,所以取名鸡矢藤。
鸡矢藤的嫩叶可以直接炒制,也可以和鸡蛋一起炒,做成汤,煎饼等。都很好吃,虽然闻起来臭,但是吃起来很好吃。鸡矢藤的根也可以吃,一般用来做骨头汤,鸡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民间常被制成药膳汤,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0分,鸡矢藤的别名
鸡矢藤,又名斑鸠稻、女青、竹石藤、雀节、臭藤、鸡矢藤、雀藤等。中药被称为鸡矢藤(植物的全草和根)和鸡矢藤(植物的果实)。为龙胆属、茜草科、鸡矢藤属、鸡矢藤属植物。
形态特征:
鸡矢藤是一种匍匐草本植物,木质基部,高2-3米,秃或稍有毛。茎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茎灰棕色,直径3-12mm,嫩茎暗褐色,叶对生,多皱缩或折断。展平后,完整者宽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饱满,褐绿色,两侧无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7厘米,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叶子多,后者花少。花序轴和花疏生短柔毛,花淡紫色。气专一,味微苦涩。最好是条条均匀,叶子多,气壮。
扩展信息
栖息地分布:
广泛分布于秦岭南坡以南的省区和台湾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省、河南、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山坡,森林,林缘,山谷旁的灌丛或缠绕在海拔200-2000米的灌木上。
主要价值:
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它在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方面有药用价值。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鸡矢藤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鸡矢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