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议养猪吗 2023养猪快坚持不下去了

2023年生猪养殖市场前景如何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正在逐步好转

猪是指种猪、商品猪和仔猪。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育肥仔猪等一系列饲养繁殖,直至达到商品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从新生母猪到生猪出栏一般需要18个月。母猪一般出生后4个月育肥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4个月育肥成为能繁母猪。然后母猪怀孕4个月就可以生小猪,小猪育肥6个月后就可以出栏成为猪了。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产量约7亿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部分地区禁养等因素叠加,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生猪出栏54419万头。2021年,我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到上半年末,中国生猪存栏量为43057万头。

根据《生猪生产力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我国能繁母猪正常数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正常数的95%-105%范围(含95%和105%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明生产力正常波动;能繁母猪90%-95%和105%-110%(含90%和110%临界值)的范围为黄色,说明生产力波动较大(下降/上升);红色区域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表明生产力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4329万头,占正常人群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在正常存栏量的105%-110%范围内,能繁母猪的生产力仍需降低。

猪粮价格波动减小

猪粮比是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值,玉米是生猪的主要饲料。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猪价与玉米价之比为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养殖利润越好,越差。但是,两者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都是不正常的。

中国种猪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波动下降,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到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下跌,饲料成本上涨,猪粮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发生猪伤农问题,生猪产能的破坏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猪肉进口增加。如何解决猪周期对猪肉市场供给和猪肉贸易稳定造成的损害,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22个省市生猪均价波动下降。2021年1月以来,受生猪复苏、出栏量增加、消费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均价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过70%。虽然10-11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略有回升,但2022年初反复出现的冬季疫情加大了封禁管控力度,减少了对猪肉的需求,进一步拉低了生猪价格。2022年3-10月,全国22个省市生猪均价呈波动上涨趋势,2022年10月21日达到28.32元/公斤。之后继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斤。关于这个行业的更多研究和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1-2023年养猪的利润是多少?

从2021年到2023年养猪的利润是多少?

近两年养猪可以说比房地产还赚钱。高利润的背后同样是高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但是还是有很多外人想进入这个行业。投资之前,大家都会了解以下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猪价的走势。不知道2021年到2023年会不会有这么高的利润,或者说会不会盈利。

正常的生猪市场是有周期性的,一般盈利等于1: 1: 2,但是赚钱的盈利远远高于赔钱的亏损,因为只要把养殖水平高的养猪场算进去,十几年还是会赚钱的。近两年养猪利润高是生猪市场的一个不正常情况。由于非疫情因素,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供应不足导致猪价上涨。未来几年可能会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因为非鼠疫动摇了生猪养殖的基础,很多养殖场也未能幸免。目前国内很难引进二元母猪,种猪贵。大部分养猪场都是用三元母猪做母本来配种,会影响猪品系和以后的配种速度。那么,就会延长生猪的恢复期,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回到之前十几块钱的猪肉时代。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20年6月,农村农业部公布全国生猪存栏量同比比2018年4月有所增长,这意味着生猪存栏量从去年10月份到6月份逐渐回升,但同比增长并不意味着满足国内生猪需求和猪肉供求,否则猪肉价格会大幅下降。根据目前养猪场的情况和恢复速度,专家预测明年6月将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从母猪配种到怀孕再到育肥猪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如果事情进展顺利,明年6月以后猪价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但非洲猪瘟会不会卷土重来,不得而知。南方洪灾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区非流行性疾病爆发的趋势。而且目前非流行性疾病2型已经进入中国,各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交叉保护。其他基因型进入中国会引起二次爆发吗?即使没有新的基因型,目前也没有防治非流行性疾病的特效疫苗和特效药,只有生物安全、猪场饲养管理和保健是主要方法。显然,目前养猪场最大的风险和障碍是非疫情防控,所以这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那么,只能预测明年猪价在平稳的条件下开始下跌,但不会跌到之前六七块钱的猪价。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应该是养猪场大量养殖的机会。在此期间,生猪养殖的利润肯定会缩水,直到下一个补偿期。综上所述,2021年下半年猪价开始下跌,2022-2023年利润开始萎缩,但应该还是盈利期,直到小幅盈利,然后是亏损期。

2023年生猪新政解读

2023年生猪政策主要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猪肉品质、规范养猪场管理、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禁养区管理、推进生猪粪便处理和加强饲料管理等。提高猪肉质量,加强饲养管理,建立追溯体系,提高猪肉质量安全。规范猪场管理,完善猪场标准化建设,建立猪场信息监管系统,加强对猪场的管理和监督。在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动生猪养殖与农业产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养猪新政主要从环境、质量、管理、发展等方面入手,实现养猪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H3 2023年养猪前景分析H3 2023年养猪前景分析参考如下:

目前,牧源股份公司、新希望公司、正邦科技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主营业务盈利为正。生猪存栏量保持稳定,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域。7月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同时,市场对后期猪价走势仍存在较大分歧。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国的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养殖总量的50%以上。中国的人口和饮食结构决定了猪肉在中国肉制品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中国人口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对包括猪肉在内的动物蛋白的需求。中国猪肉消费市场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偶蹄目,一种猪类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欧洲、非洲和其他旧世界地区。猪通常的特点是耳朵大,头长,四肢短,鼻子直,身体胖,腰背窄。毛发粗硬,毛色通常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和花式。其分类主要是家猪和野猪。家猪是被人类驯化的野猪的一个亚种,其獠牙比野猪短,因此是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

2023年建议养猪吗 2023养猪快坚持不下去了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