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串珠子,是药草的一种,但是叫什么名字呢?
你描述的叶子类似麦冬,根部有一串珠状草本植物,可能是玉竹。
玉竹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其根茎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有不规则的纵向沟纹和横向突出的皱纹,质地柔软易断,横切面黄白色或灰黑色,有不规则的裂片和颗粒,味微苦。
玉竹常用于中药滋阴润燥、生津止渴、明目强心等。还可用于治疗口渴、心烦、失眠、心悸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玉竹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麦冬、石榴名称的由来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了麦冬、石榴名称的由来。
麦冬的注是:此草根似麦须,叶似韭菜,故称麦冬。
石榴是Anpomegranate的缩写。《本草纲目》中记载:韩、张骞出使西域时,被送回土林安史国(今伊朗),故名安婆石榴。至于榴莲,就是肿瘤的意思。李时珍说:榴莲也是肿瘤,史丹像肿瘤一样挂着。有一种药材叫麦冬,它的学名是什么呢?麦冬的茎很短,叶基簇生,叶呈叶状,茎的中部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根 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麦冬有两种:粗叶麦冬和细叶麦冬。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省、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河南、陕西(南部)、河北(北京以南)。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或溪边阴凉处;浙江、四川、广西等地都有栽培。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和印度。
这种小块根是中药麦冬,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栽培广泛,历史悠久。
来自:360百科
麦冬的果实叫什么名字
麦冬的果实叫麦冬。
麦冬栽培技术:
传播
麦冬多采用分株。4-5月采收麦冬时,将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挖出来,抖掉泥土,剪去根部做商品。然后切掉根茎下部的茎节,留下长0.5厘米的茎基部。最好是横切面是白色的,叶子不散。根茎不能留得太长,否则种植后大多会产生双茎节,俗称高苗。高脚苗根系少,产量低。敲松基部,分成单株,用稻草捆成小捆,剪去叶尖,减少水分蒸发。立即种植。对于不能种植的苗木,将茎基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将其埋在阴凉处的鞋跟中,每天或隔天浇水一次,但时间不得超过5天,否则会影响成活率。
种植
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粪肥或粪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种植前,再浅耕一遍,仔细平整耙平,做出宽1.3米,宽40厘米的平畦,四周设排水沟。
麦冬与种子一起收获。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种植,在整个畦面上,横向开沟,行距15 ~ 20厘米,深5厘米左右,种植3株苗,行距8 ~ 10厘米。不要种得太深或太浅。太深,难以出苗,容易出高苗,产量低;太浅,露根,容易枯死或倒伏,影响成活率。把幼苗垂直地种在靠近沟壁的地方,这样根部是垂直的,一定不能弯曲,否则不容易在靠近沟壁的地方生根。栽好后,盖上土,压实使根部与土紧密相连,然后双脚夹住幼苗,踩在上面,使幼苗直立稳定。种植后,立即给根部浇一次水,以促进新根的早期发育。
管理
麦冬种植后15天左右转绿。如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阴天或傍晚补植。栽后15天一定要松土除草一次,然后晴天每月或半月除草一次,促进早分蘖多生根。10月以后,以浅松土,不伤须根为宜。麦冬是矮生植物,地里不能有杂草,以免草荒。
麦冬喜肥,氮、磷、钾合理追肥是麦冬增产的关键。一般一年追肥三次,第一次在7月份,每亩施腐熟饼肥50公斤;第二次,8月上旬,每亩追施腐熟饼肥80公斤,厨灰150公斤;第三次,11月初,每亩追施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促进块根生长肥大。
麦冬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长夏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要及时灌溉。冬春天气干燥时,浇一两次立春水,促进块根生长。
麦冬喜欢湿润的环境,种植时可以间作。夏秋季间作玉米较好,可减少直射强光,有利于麦冬生长。冬春季节,有的地方套种大蒜,但此时正值麦冬地下茎膨大期,一般不套种。
收获
麦冬在种植后第二年或第三年的4月上半月采收。晴天翻土25cm使麦冬翻出,抖落泥土,剪去块根和须根,分别放入洗衣筐中,用脚在流水中摩擦,清理泥沙。将清洗干净的麦冬铺在晾晒席或打谷场上,晾干,用手轻轻搓一下,再晾干。这样重复几次,直到把须根搓掉,用筛子把杂质筛掉。如遇雨天,可在40 ~ 50℃的温度下用文火烘烤10 ~ 20小时,取出放置几天,再烘干至完全干燥,筛去杂质即得产品。一般亩产干麦冬15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250公斤。麦冬以粒大长、棱形、肉黄白色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