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的作用 多菌灵主治哪些病害

多菌灵有什么特点

多菌灵又称为棉威丹、棉威灵、苯并咪唑44。多菌灵是目前最常用的杀菌剂之一,属于高效低毒内吸型杀菌剂,具有内吸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喷洒在作物上后,可被植物吸收,并沿植物蒸腾流向向上传导。除了喷施,多菌灵还可以用于拌种和灌根。该农药可防治蔬菜上的多种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黑星病、立枯病、炭疽病、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和大多数叶斑病。还可防治白粉病、炭疽病、果树黑星病、小麦黑星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菌核病等。但对霜霉病和晚疫病无效。多菌灵对人类和高等动物、水生生物、鱼类低毒,对蜜蜂无毒。

多菌灵的剂型主要有: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80%可湿性粉剂、40%可湿性超微粉。防治瓜类白粉病、番茄早疫病、豆类炭疽病、油菜菌核病,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喷水,发病初期喷两次,间隔5-7天。防治葱、韭菜灰霉病,喷洒50%可湿性粉剂300倍;防治茄子和黄瓜的菌核病、甜瓜和菜豆的炭疽病、豌豆的白粉病,喷洒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番茄、生菜、菜豆的菌核病和番茄、黄瓜、菜豆的灰霉病,喷洒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为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豇豆煤霉病、芹菜早疫病(斑病),喷施50%可湿性粉剂700 ~ 800倍。以上喷剂均为发病初期第一次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防治番茄枯萎病,拌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3% ~ 0.5%;防治菜豆枯萎病,拌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5%,或用60-120倍的药液浸种12-24小时。

用50%可湿性粉剂1份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半干细土1000 ~ 1500份混匀。播种时,将药土撒入播种沟中,覆土,药土每平方米10-15公斤。为预防黄瓜、番茄黄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3 ~ 0.5公斤,病重地块每隔10天灌第二次。

注意事项:

(1)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可与一般杀菌剂或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用,但应与农药、杀螨剂混用;因为碱性物质容易分解,所以不能与硫磺合剂、波尔多液等铜制剂混用,以免降低药效或引起药害。

(2)多菌灵是特别容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菌剂之一。长期单一使用很可能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应交替使用或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属于同一类药物,不宜作为药物与多菌灵交替使用。

(3)土壤处理时,有时会被土壤微生物分解,降低药效。如果土壤处理效果不理想,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4)安全间隔为15天。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考察与鉴定》多菌灵的作用和用法多菌灵的用法如下: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的卵菌杀菌药物。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杀菌作用。一般持续1 ~ 15天,多雨情况下持续7天左右,刺激植物生长,对人畜毒性低。

1.番茄早疫病、甜瓜白粉病、甜菜褐斑病: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7-1天喷洒8-1倍的5%可湿性粉剂1次,连续喷洒3-5次即可防治。

2.黄瓜、西瓜等枯萎病的防治。移栽前:每亩5%可湿性粉剂1-1.5公斤,加细土25-3公斤,均匀撒在种植沟或穴中,座果期用5%可湿性粉剂1倍液灌根。

3.棉苗疫病、炭疽病:将5%可湿性粉剂1公斤、水1-2公斤、棉花种子1公斤混合,6小时后播种,或用25倍5%可湿性粉剂浸种24小时,晾干后播种。

4.花生黑斑病、茎腐病:5%可湿性粉剂5-1kg,花生种子1kg,混匀播种。

5.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高峰期,喷5-1倍的5%可湿性粉剂,每隔5-7天再喷一次。每次每亩喷洒药液75-1公斤。

多菌灵的作用 多菌灵主治哪些病害

多菌灵的作用是什么

多菌灵属于内吸性杀菌剂,高效低毒。主要剂型为40%多菌灵悬浮剂和25%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特点:多菌灵是一种有机杂环(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子囊菌和真菌有效,对卵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无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使用方法:防治葡萄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每隔7-10天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1次。

注意:多菌灵可与常用杀菌剂混用,但应与农药、杀螨剂混用,不能与铜制剂混用。稀释后的药液静置后会分层,使用前需要摇匀。配药和施药人员应注意防止手、脸和皮肤被污染,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洗。操作期间不要吸烟、喝水或吃东西。下班后及时洗手、洗脸和可能被污染的部位。多菌灵可通过食道引起中毒,可服用或注射阿托品进行治疗。包装材料应及时回收并妥善处理。这种药应该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目前大多数病害已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或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

多菌灵又称为棉威灵和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防治多种作物上由真菌(如真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它可用于叶面喷施、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1)防治瓜类白粉病和枯萎病、番茄早疫病、豆类炭疽病和枯萎病、油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每亩喷施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共喷施两次,间隔5-7天。

(2)防治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洒;防治茄子和黄瓜的菌核病、甜瓜的炭疽病、菜豆和豌豆的白粉病,喷洒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番茄、生菜、菜豆的菌核病和番茄、黄瓜、菜豆的灰霉病,喷洒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豇豆煤霉病、芹菜早疫病(斑病),喷洒50%可湿性粉剂700-800倍。以上喷剂均为发病初期第一次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防治番茄枯萎病,拌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防治菜豆枯萎病,拌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5%,或用60-120倍的药液浸种12-24小时。

(4)用50%可湿性粉剂1份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半干细土1000-1500份混匀。播种时,将药土撒入播种沟中,覆土,药土每平方米10-15公斤。

(5)防治黄瓜、番茄黄萎病、茄子黄萎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3-0.5公斤,重病地块每隔10天灌第二次。

(6)对花生防治有一定效果。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