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般打几次药
水稻种植时,打四次药:移栽后15-20天或直播后20天各打一次药,分别在水稻分蘖末期、水稻歇期和水稻抽穗期。
晴天早上9-10点或下午4-6点喷最好,晚上露水上来后不建议喷,药效不好。如果喷洒后3小时内下雨,需要再喷洒一次,否则药效不明显。
1.一般水稻用农药处理4次。2.移栽后15-20天或直播后20天一般用噻虫嗪和毒死蜱防治蓟马,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二化螟。3.水稻分蘖后期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药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合溶液或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合溶液。稻飞虱的防治推荐使用涕灭威和吡蚜酮,三种水稻病害(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推荐使用甲霜灵和三环唑混合液。4.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混合液可用于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防治。
四倍米药应该用什么
关于四倍米药,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水稻病虫害防治
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根据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瘟、粒瘟等。
苗瘟:基部灰黑色,上部褐色,卷曲死亡。湿度大时,患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整个生长期可发生叶瘟。分蘖期至拔节期的危害更严重。
温疫:稻节上出现褐色斑点,然后逐渐向节周围蔓延,使发病部位变黑,易折断。古代白穗的早期形成。只发生在一边,导致茎弯曲。
耳颈瘟:最初形成褐色斑点,蔓延后使耳颈变成褐色,还会引起古白耳。晚发导致谷。枝或穗轴的损伤导致小穗不结果。
稻瘟病: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点,可使大米变黑。有些颖壳无症状,颖壳焦黄,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科学排灌;在间歇期前2 ~ 3天,每亩用20克海藻酸碘与75 ~ 100毫升40%富士1号乳油或100克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混合,加水50 ~ 75公斤进行喷洒,7 ~ 10天再喷一次药。
水稻白叶枯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鞘上。开始时叶缘产生半透明的黄色斑点,随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浪状黄绿色或灰绿色斑点;患病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几天后,病灶变成灰色,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片分泌潮湿浑浊的水滴或蜜黄色菌胶,干燥后形成坚硬的颗粒,容易脱落。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用50倍的1%中生霉素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消毒;培育无病壮苗;移栽前7-10天,每亩用20%叶谷宁可湿性粉剂与500倍赛赛碘藻酸盐混合喷施。受淹的稻田要及时喷洒海藻酸碘,保护大风大雨后的秧苗。
普通稻
症状: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浸小斑点,边缘模糊,然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情严重时,几个病斑合并形成严重病斑,为不规则云纹斑,常使叶片变黄死亡;叶子上来的快,斑点是污绿色的,叶子烂的也快。茎秆受损时往往无法抽穗,高温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白粉病。
防治方法:防治渍水菌核病,减少细菌来源;氮肥不能偏施,磷钾肥要多施;合理密植,合理灌溉,浅水灌溉,适度晒太阳,降低田间湿度;在接近成熟期前,用30%菌核净WP 800-1 000倍液与赛赛海藻酸碘混合喷洒3-4次。
稻壳叶斑病
症状:萌芽期种子受损,芽鞘变褐色,芽未拔出,子叶死亡。苗期,叶片和叶鞘发病时,病斑扩展成条状,幼苗长期死亡。成株感染的叶片边缘呈褐色,严重时变成不规则的大斑。病叶从尖端向内呈干燥褐色,死苗上产生黑霉。叶鞘被病水染过,然后中央变成不规则的大灰棕色斑点。耳颈和枝干呈深褐色,产生古耳。受感染的谷粒呈灰黑色,并蔓延至整个谷粒,导致皮肤发炎。气候潮湿时,病害长出一层黑丝绒。
防治方法:对良种进行消毒,增加土土比,避免偏施氮肥;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配1000倍液,可喷洒多种元素。
水稻条纹叶古语
症状:水稻生长初期,心叶和心叶下第一片叶出现褪色的黄色条纹线,后逐渐扩展为不规则的长黄色条纹,心叶扭曲或死亡,成为假古心,最后全株死亡;水稻生长后期,旗叶和旗叶鞘由绿变黄或黄白色,病穗往往被叶鞘紧紧包裹,难以拔出,成为古孕穗,使水稻无法正常结实,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翻耕种植,减少灰飞虱越冬数量;清除路边和沟田的杂草;选择抗病品种;增加施用Defor滴灌冲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本田苗期和前期,每亩喷施50%灭多威1000倍液50公斤或2%叶蝉粉2公斤。
稻细菌性条纹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有时危害叶鞘。病变发生在叶脉之间,起初是深绿色的涝斑。展开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深绿色条纹,对光透明,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变表面常分泌出许多黄色的真菌脓,干燥后呈黄色树状颗粒。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50%代森锰锌配500-600倍液可喷施多元素,抽穗期再喷施,7天后再施1次。
水稻恶苗病
症状:该病在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颜色黄绿色,比健康苗高瘦,叶片狭长,根系生长不良。
病原特征:病菌在病稻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携带病菌,成为初侵染源。病原体从伤口渗入幼苗的茎基部,并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控制方法:1。选择无病品种,避免种子滞留在病田及其附近田地;2.种子消毒,可用多菌灵、全百克、强氯精等处理。关键是消毒;3.如果发现病株,立即拔掉。
稻曲病
伤害单个谷物。起初在谷粒中形成菌丝,菌丝逐渐增多,打开内外颖,露出一个淡黄色的团块,即病菌的孢子座。
控制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合纹枯病的防治,从封育到成熟期喷施井冈霉素3 ~ 4次。
水稻农药施用计划的日期是什么,施用多少次?
施药时间不固定,共施药三次。
第一次施药时间:移栽后15-20天,直播后20-25天;在水稻分蘖初期。水稻幼苗可能出现的症状:黄化、矮化、螟虫结痂。防治对象: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促进幼苗返青和枯萎。
第二次施用:秧苗进入有效分蘖后期和拔节前期;稻苗症状:立枯丝核菌、螟虫死芯、卷叶。防治对象:水稻纹枯病菌、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
第三个应用:大米破碎在8%和10%之间。9月20日前是晚稻的安全休息期,低温影响休息。防治对象: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喷药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1.现在是盛夏,要避免中午高温作业,可能导致中暑或中毒。一般情况下,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露水干了之后就可以进行喷洒,10点左右结束;下午三点以后喷药,露水上来就停了。如果阴天没有露水,可以施用农药。喷洒农药时最好带上一些增效剂,保证3小时内不下雨,否则需要重新喷洒。
2.9点前施药,下午4点后施药,避开花期。补充知识——水稻开花时间:每天开花的时间因品种和气候而异。早稻和中稻较早,晚稻较晚。正常情况下,花一般在上午9点开始开花。中午最盛,下午4点以后开花少。一朵花开放时,稗草从开放到关闭大约需要1.5 ~ 2小时。
水稻的农药施用时间表的日期是什么,应施用多少次
通常应施用四次农药,在移栽后15-20天或直播后20-25天施用一次。
1.水稻施药时间:
1.移栽后15-20天或直播后20-25天施一次农药;农药应在水稻分蘖末期、水稻分蘖盛期和水稻抽穗期各施一次。种植水稻一般用农药处理4次。
2.最好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6点施药。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露水干了之后才可以喷洒,晚上露水上来之后不建议喷洒,药效差。阴天不露,无雨也能喷。喷药后3小时内不能下雨,这样才能保证药效,否则要重新喷药。
3.早期预防:种植水稻时,要尽早预防各种病虫害,不要错过时机。
抓住关键:有些病害只在特定区域爆发,植保从业者可以重点防控。
多复合: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单一药剂,尽量使用复合药剂。
2.水稻施肥时间:
1.基肥
水稻移栽前,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一次性耙平。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每灌溉一亩增加一套土。
2.分蘖肥料
水稻分蘖期是增加植株数量的重要时期,应在插秧或移栽后半个月施用。叶面喷施土厨功能肥,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蘖。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水稻促花肥在穗轴分化期至小穗分化期施用,此阶段施氮可增加每穗小穗数。保花肥恰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前施用,可防止小穗退化,增加茎鞘中贮藏物质的积累。每冲一亩加一套土。
4.谷物肥料
水稻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增加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粒的作用。特别是在人口较少的水田和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少量施尿素,但一定不能偏氮,以免贪青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