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混配口诀 农药混用最佳配方表

常见的农药可以同时混用多少种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方便和节省劳动力,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经常要将几种农药混合使用。但是,对于可以同时混合的样本数量没有标准。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越少越好,一般2-4种。农药混配应遵循以下科学原则。

1.混合杀虫剂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1)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二硫化物衍生物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锰锌等。)在碱性条件下会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大部分有机硫类杀菌剂对酸性反应敏感,混合时要小心。

(3)有些农药不能与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混用。

(4)化学变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不能混用。

2.混合农药的物理性质应保持不变。

混配农药时,要注意不同成分的物理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以防药害。

3.混合农药不能提高毒性。

混合农药可能比单一农药更有效,但其毒性也可能增加。

4.混配农药应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或不同的防治对象。

混配农药时要小心,尤其是强酸强碱的农药,以免降低药效,造成药害。因此,使用农药前,请仔细阅读标签。

农药的混配口诀 农药混用最佳配方表

农药混合和混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扩大作用谱为目的的混合和混合原理

大部分杀虫剂是杀菌剂和除草剂。以杀菌剂为例,很多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谱窄。比如丁三醇只对小麦叶锈病有效,二甲双胍只对白粉病有效,苯酰胺类杀菌剂只对卵菌病害有效。尽管苯并咪唑是广谱内吸性杀真菌剂,但它们对卵菌病害无效。因为农作物往往会并发几种病害,如果使用单一剂量,只能控制部分病害,势必造成其他病害泛滥。如温室黄瓜,使用甲霜灵可防治霜霉病,但不能防治炭疽病,而使用甲霜灵和代森锰锌,或卡丹混用,可同时有效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以除草剂为例,农田中经常出现多种杂草,大多数除草剂的除草谱都有局限性。因此,经常混用除草剂来扩大杂草控制范围。如稻田中单独使用除草剂乙醚,对许多种子萌发的杂草有效,但对生长期的白花蛇舌草和毛状草效果较差。如果与2甲基4氯混合,可以克服这个缺点。噻苯隆或禾草灵对稗草和禾本科杂草防效好,但对其他阔叶杂草防效差。因此,噻苯隆和草的混合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稗草和草,也可以控制其他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中,甲草胺和莠去津经常混用,因为前者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更好,而后者对双子叶杂草的效果更好。扩大混配和控制谱混配应遵循的原则是:

(1)各单一活性成分在混配和混配中不应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对药效和作物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2)各单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至少应是相加的,无拮抗作用。

(3)混合物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应高于单一剂量。

(4)每一单剂单独使用时对防治对象都是高度有效的,应维持混配混合物中的剂量,以保证防治的有效性。

2.以延缓抗性为目的的混配原理目前以延缓害虫抗性为目的的混配农药相当多,尤其是混配混配的杀菌剂,除了标本兼治外,大部分都是革兰氏阴性。特别是内吸性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和苯酰胺类,其抗性大多由单个主基因控制,产生抗性快,水平高,而一般保护性杀菌剂作用位点多,抗性发展慢。两者结合可显著减少内吸性杀菌剂的用量,降低选择压力,从而达到延缓抗性产生的目的。有相当一部分农药是混配来延缓抗药性的,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以延缓耐药性为目的的混配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每种单一药物应该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并且不存在交叉耐药性。随着单剂作用机制的不同,产生抗性的机制也不同,即选择方向不同。如果它们混合在一起,就能杀死彼此产生抗性的对方,从而抑制抗性种群的形成。如果单剂之间存在负交叉抗性就更理想了,因为理论上负交叉抗性的单剂混合后不会对这种混合物产生抗性。

(2)单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混合后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淘汰有抗性基因个体的能力。此外,混配增效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用药量,降低选择压力,延缓抗性的产生。

(3)单剂量持续时间应尽可能接近。如果单剂持续时间相隔较远,持续时间短的单剂失效后,实际上只有另一单剂在起作用,达不到混合的目的。

(4)每一单剂量应该对目标敏感。否则不但不能抑制抗药性的发展,还会造成药剂的浪费。

(5)最佳混合比(通常是质量比)。应该是两个单剂量的重量比,保持选择压力相对稳定。理论上,这个比值就是混合制剂中每一单剂量对相对敏感人群的致死中值或致死中值浓度的比值。

以延缓抗性为目的的混配,不能单纯以共毒系数来确定最佳配比,应区别于以增效为主要目的的混配。

3.以增效为目的的混配原理杀虫剂多用于以增效为目的的混配,杀菌剂和除草剂较少。协同混合应注意的原则如下:

(1)混配后,单剂之间增效作用明显,单位面积用药量显著降低。

(2)混配后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毒性不能增加。

农药混合的正确顺序表

农药混合的正确顺序如下:

1.如何混合农药

1.混合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比如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丙溴磷)。

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氟虫脲、氯虫脲等。)抑制昆虫的自然生长或蜕皮,导致其畸形死亡。这两种农药作用机理明显不同。

此外,即使它也作用于神经传导,但作用方式可能不同,这类药物也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2.具有不同毒性作用的混合杀虫剂:

杀虫剂有触杀、胃毒、熏蒸、内吸等作用方式,杀菌剂有保护、治疗、内吸等作用方式。如果将这些防治效果不同的农药混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

3.对不同昆虫状态起作用的杀虫剂的混合:

比如对红蜘蛛卵期和幼虫期有效的甲氰菊酯,可以和对红蜘蛛成虫期有效的阿维菌素混用,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具有不同老化效应的混合农药:

有些药物速效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期短;有些速效预防效果差,但持续时间长。这种混配农药不仅施药后防治效果好,而且能起到长效防治作用。

5.与增效剂混合:

增效剂虽然对病虫害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但与农药混合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如植物油、矿物油等。

2.混合注意事项

1.混合后物理性质不会改变:

即混合后不会出现浮油、絮凝、沉淀或变色,也不会出现发热、气泡等现象。如果两者都是粉末,或者两者都是颗粒、熏蒸剂和气雾剂,它们通常可以混合。有时会出现这些情况,需要考虑配药用的水是否有问题。

杂质太多的流水容易堵塞喷嘴;井水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钙、镁等矿物质,易与药液反应产生沉淀,从而降低药效;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用污水。污水中杂质太多,很多呈酸性或碱性,会与药液发生反应,降低药效,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药害。

2.混合后不会引起化学变化:

①不能与碱性或酸性农药混用

②不能与铜制剂混配

农药混配顺序

农药混配顺序:先加入水或其他溶剂,再加入可溶性颗粒。

1.先加入水或其他溶剂。先将水或其他溶剂加入混合容器中,这样可以防止不同的产品在直接接触时沉淀或结块。水量根据所需喷洒液体体积判断,一般取混合液体总体积的2/3。

2.然后加入可溶性颗粒或水分散性颗粒。这类产品可以直接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添加顺序在前,可以充分利用水相溶解或分散,避免结块。

3.然后加入悬浮剂。悬浮剂用于增强其他组分在水中的悬浮稳定性,加入顺序应早于待悬浮的其他组分。

4.然后加入水溶性定量包或可溶性粉。这两种产品都可以直接溶于水,但是溶解比较慢,完全溶解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添加顺序比较靠后。

5.最后,添加其他组件。如乳油、粉剂、水分散粒剂等难以直接溶解或分散在水中的产品,应最后加入,以免影响前一产品的溶解和稳定性。

6.充分搅拌和混合。各组分加入后,需要充分搅拌混合,使各组分充分溶解、悬浮、分散,喷雾液均匀稳定,然后进行喷雾施药。

使用杀虫剂的注意事项

1.选择正确的杀虫剂。需要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选择对靶标有效、对作物安全的农药,这是获得理想防治效果、减少危害的前提。

2.适当的剂量。农药的剂量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推荐的最佳剂量。用量过多会增加残留和危害,过少会影响防治效果。

3.合适的申请期。农药施药时期应选择目标生物生长旺盛,作物生长缓慢的时期,有利于发挥药效,减少危害。

4.选择合适的气象条件。农药喷洒应选择无风大风天气,避免药物漂向非靶标区域,影响防治效果或造成环境污染。

5.注意混合。如果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提供的配伍数据进行操作,以避免对作物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