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正派,磐石坚。无畏惧,无遗憾。
众望归,自安然。遵孝道,勤思源。
父母恩,记心田,深似海,重于山。
历艰辛,经磨难;苦操劳,受熬煎;细抚养,到今天;恩深广,大无边。
孝不孝,人在看。不孝人,全忘完。
忘恩情,如背叛。逆子女,人人烦。
虐待老,应批判。欺双亲,遭天谴。
孝顺人,可谓贤。尊父母,敬如天。
感报恩,终生愿。细赡养,心坦然。
常尽孝,总觉甜。比孝心,争在前。遵其训,听其言。
多关心,勤看管。常照顾,多陪伴。
保身体,促康健。儿女孝,美名传。
父母在,全家暖,亲意浓,合家欢。
管理家,需规范。立家规,保家安。
全家人,紧抱团。同维护,莫搅乱。
不增辱,光彩添。 求共和,永不散。
勤沟通,多商谈。实对实,禁谎骗。
互信任,不欺瞒。莫猜疑,心放宽。讲文明,不胡缠。
一句话总结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