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什么病,如何在自己的牛羊身上预防
碳蛆病是由炭疽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亚急性、重症传染病。别名飞疖,国家规定为一类传染病,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都能感受到。在自然前提下,食草动物中与羊、乳羊、牛、马、骆驼更容易感受到。家禽抵抗力强,碳蛆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畜身心健康的烈性传染病。
羊和牛感染碳蛆病死亡率较高。碳蛆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中炭疽败血症死亡率为80%-100%,肺炭疽死亡率在80%以上,传染性强。碳蛆病更可怕。炭疽病产孢后抗性更强。炭疽病在病牛、羊体内的菌体不产生芽孢,因此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一般加热、浓度一般的消毒灭菌药物,短时间内就能杀灭,不形成芽孢也不可怕。
绵羊更容易受到感染。羊感染碳蛆后,突然走路摇摆,站立不稳,出汗磨牙,全身抽搐,有机化学困难,眼、口、鼻孔出血,粘膜发青发紫。死于碳蛆病的羊不剥皮,不吃肉。死羊埋在大坑里。炭疽的宿主,重点是草食动物,包括野生动植物、饲养的牲畜等。、或被这种病原体污染的物体或土壤。
炭疽可以通过污染物、导水管、牧草等传播。,也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感染炭疽,或者这种链球菌可以产生炭疽孢子,根据室内通风进行呼吸道传播。做好圈舍的卫生工作,立即消除病原体和污染物是减少吸入性传播的基础;外场地面清洁,特别是细菌、裂头蚴、病毒非常容易滋生的积水池、排泄物沉积处,有条件的要进行圈舍进出的消毒灭菌措施。什么是炭疽热?发生在温暖潮湿地区的一种植物疾病,感染多种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它是由一些无柄真菌(通常为〔炭疽〕或〔球孢〕引起的。症状是叶子、茎、果实或花上出现各种颜色的凹点。斑点经常扩大,导致萎蔫、枯萎或组织死亡。
现在二氧化氯是最有效的,效果完全,无毒无残留
什么是炭疽
以下是炭疽病毒的反应:
炭疽来自古希腊的炭疽一词。意思是煤。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食草动物与天然孢子接触引起的疾病。人类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及其产品或食用患病动物的肉而被感染。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引起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及周围肿胀和毒血症,还可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分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温带地区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目前,人类炭疽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炭疽孢子毒力强、易获取、易保存、潜力大、能见度低、易传播,已被一些国家用作生物武器和恐怖行动。
炭疽杆菌于1849年由德国兽医达维因首次发现。1881年,Peur发现减毒孢子疫苗可以预防炭疽,使炭疽成为第一种可以用有效疫苗预防的传染病。Sterne在1939年发现的动物疫苗至今仍在使用。炭疽芽孢杆菌是病原菌中最大的革兰氏阳性菌,长5-10μm,宽1-3μm,两端扁平,呈长竹竿状链状排列,无鞭毛。胶囊在体内形成,孢子可以在体外形成。孢子呈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大而凸的灰白色不透明菌落,边缘不规则,如毛发状,不溶血,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时呈絮状,不浑浊。这种菌株的繁殖体对阳光、热、常用消毒剂非常敏感,其孢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煮沸10min后,仍有部分存活,干热150℃可存活30-60min,湿热10min可被杀死。它能在5%的石炭酸中存活20-40天。炭疽杆菌孢子可在动物、尸体及其污染的环境和土壤中存活多年。
1.传染源:主要是草食动物如牛、马、羊、骡、骆驼、猪、狗等感染动物。食草动物被水生植物中的炭疽杆菌孢子感染。几乎没有人际传播。
2.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和感染菌的皮肤、毛发、肉骨粉或涂抹感染菌的脂肪可引起皮肤炭疽;吸入带有炭疽杆菌的气溶胶和粉尘可引起肺炭疽;吃了带菌的肉会引起肠炭疽。其中,皮肤接触病畜、食用病畜肉是引发炭疽病的主要原因。
3.人群易感性: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4.流行特点:全球分布,主要分布在南美、东欧、亚洲和非洲。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多为散发病例。职业,大多是牧民、农民、屠宰和肉类加工以及毛皮加工工人和兽医。夏天因为皮肤接触多,更容易感染。
皮肤炭疽的潜伏期通常为1-5天。肺炭疽短则12小时,长则12个月;肠炭疽24小时。天然炭疽主要是皮肤炭疽,与生物恐惧有关的炭疽主要是人炭疽。
皮肤炭疽
是最常见的,约占炭疽病例的95%。分为炭疽痈和恶性水肿。
1.炭疽痈:多见于面、颈、肩、手、足等裸露部位的皮肤。开始是丘疹或斑疹,逐渐形成水疱和溃疡,最后形成黑色的干痂。其特点是痂下有肉芽组织,周围无凹陷性水肿,坚实,疼痛不明显,无脓肿。发病后1-2天出现发热、头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2.恶性水肿:受累部位多为眼睑、颈部、大腿等松弛部位,无黑痂,而是大片水肿,扩散迅速,可引起大片坏死。局部可有麻木和轻度肿胀疼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皮肤炭疽的死亡率为20%-30%。
肺炭疽
只有少数人会得肺炭疽,临床上也很难确诊。肺炭疽多为原发性吸入感染,偶尔继发于皮肤炭疽,常形成肺炎。通常起病较急,有低烧、干咳、全身疼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2-4天后症状加重,高热、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出汗。肺部罗音和喘息。x线胸片示肺纵隔增宽,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患者常并发败血症、休克和脑膜炎。呼吸困难后1-2天死亡,死亡率8O%-100%。
肠炭疽
在临床上很少见。患者腹痛剧烈,腹胀、腹泻、呕吐,大便呈水样。严重者随后出现高热、便血、腹膜刺激和腹水。并发败血症,3-4天因中毒性休克死亡,死亡率25%-70%。
其他类型
口咽部感染炭疽,导致咽部剧烈疼痛,颈部明显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水肿可通过压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难,气道破裂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肺炭疽、肠炭疽和严重的皮肤肽炭疽常引起败血症。除局部症状加重外,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并由于细菌向全身扩散,引起血源性炭疽肺炎、炭疽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情迅速恶化,死亡。死亡率几乎是100%。
1.接触史:有与患病动物或其皮毛的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皮肤炭疽的焦痂溃疡、肺炭疽的出血性肺炎、出血性肺炎、肠炭疽的出血性肠炎、严重的全身性毒血症和败血症的出血倾向等。
3.诊断:需要进行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
鉴别诊断
皮肤炭疽应与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恙虫病、野兔热等鉴别。肺炭疽应与大叶性肺炎、肺鼠疫和钩端螺旋体病相鉴别。肠炭疽应与沙门氏菌肠炎、出血坏死性肠炎等急性腹膜炎相鉴别。败血症应该是
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相区别。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增多,10 * 109-25 * 109/L .甚至高达60 * 109-80 * 109/L .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血小板减少。
2.细菌涂片培养: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痰、便、血、脑脊液可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见粗革兰阳性杆菌;炭疽杆菌可以在培养基中生长。
3动物接种:将上述标本接种于兔、豚鼠、小鼠皮下,24小时后出现典型的局部肿胀、出血等阳性反应。大多数接种过疫苗的动物在48小时内死亡,可以从它们的血液和组织中找到并培养出炭疽杆菌。
4.血清免疫学检查:检测血液中抗荚膜抗体有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炭疽病患者发病后3天开始产生这种抗体,1周后多数呈阳性。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为阳性。eⅱSA和免疫荧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率为80%-100%。Ascoli沉淀实验主要用于测试动物毛发和器官是否被细菌感染。
炭疽治疗的原则是严格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杀灭体内细菌。
给予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激素来缓解中毒症状。氢化可的松一般以100-300mg/d短期静脉滴注,但必须同时使用抗生素。对于皮肤炭疽患者的局部伤口,禁止挤压切开引流,否则会造成感染扩散和败血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涂抗菌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再用无菌纱布包扎。肺炭疽和颈部皮肤炭疽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病例的输血治疗。循环衰竭患者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给予休克治疗。
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临床首选。一般首选青霉素G,孕妇只能用青霉素,老年人首选多西环素(强力霉素)。青霉素剂量:皮肤炭疽240-320万U,肌肉注射3-4次,疗程7-10天;恶性水肿800万至1000万u,分3或4次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以上;其他炭疽1000万-2000万u,静脉滴注,并可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疗程为2-3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氯霉素2g,分3、4次服用。多西环素0.2-0.3g分两次或三次口服。环丙沙星0.5g,每日口服两次(儿童禁用)。红霉素1.5g,分3、4次口服。对涉恐炭疽患者,由于病情重、死亡率高,可采用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联合用药进行治疗。首先静脉注射环丙沙星400mg/12h或多西环素100mg/12h。病情稳定后,可口服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或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60天。
5.炭疽皮肤试验:皮下注射减毒株的化学提取物。症状出现2-3天后,82%的患者出现阳性结果,4周后达到99%。
隔离:炭疽病患者应严格隔离直至治愈,其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应按杀灭孢子的灭菌方法彻底消毒,不得随意丢弃。病畜或死畜应焚烧或深埋,严禁食用。
检疫和防护:加强炭疽检疫,防止其在动物间传播。少量实验可以用2级生物计数器操作,如果操作量大可以用3级生物计数器。当怀疑有炭疽气溶胶时,除了一般的个人防护外,我还会戴上眼罩和呼吸器。战时,个人应当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和防疫口罩;没有防护用品时,可以用手帕或其他纺织品捂住口鼻,系好袖子和裤子。把外套塞进裤子里,用毛巾包住脖子,戴上手套和雨衣。集体防护可以建造防御工事,也可以利用地形和地物。
接种疫苗:给相关人员接种疫苗。目前采用皮肤划痕法,疫苗剂量为0.1mL每一次;肌肉注射保护性抗原在国外应用广泛。密切接触者应观察8天,必要时应尽快给予药物治疗。目前的疫苗存在一些缺点,如效力不稳定,对人炭疽的保护率低,免疫程序复杂和副作用。近年来,人们在改造传统疫苗的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例如,针对保护性抗原(PA)的抗体可以在体内杀死孢子。黏膜免疫可诱导机体分泌IgA抗体;抗多聚谷氨酸(γ-D-GA)的抗体可以与炭疽杆菌的繁殖体相互作用,从而杀死繁殖体并发现新的免疫原。DNA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的出现,为安全、免疫程序简单、保护率更高的新一代疫苗奠定了基础。
预防炭疽恐惧症:首先要加强部队对炭疽杆菌等生物武器袭击防护措施的训练,确保部队在战时或重大活动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其次,要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倡导团结协作、互相关心和奉献的精神,激发官兵的斗志,坚定必胜的信心,以增强战时对各种威胁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少恐惧症的发生;第三,平时在部队加强科普宣传,在官兵中普及炭疽杆菌等生物武器知识及其基本医学防护知识,减少恐惧心理。
病人伤口渗液很多,肠炭疽病人吃不下东西,造成蛋白质大量流失。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给患者服用氨基酸和白蛋白。病情缓解后,吃高蛋白、易消化的软食物,以补充丢失的蛋白质,增加患者的抵抗力。不能吃东西的人可以用鼻子喂高蛋白易消化流质饮食。
1.伤口要好好处理,避免其分泌物污染。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或用1%龙胆紫溶液涂抹。更换所有患者的物品,包括衣服、裤子和伤口敷料,并将更换的物品焚烧,以免扩散。
2.一般护理:大部分患者来自偏远牧区,语言不通,卫生条件差。将患者隔离在单个病房,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隔离预防措施,以及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避免因缺乏卫生知识而感染其他部位。
3.心理护理: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保健意识的淡漠,语言的障碍,医护人员解释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恐惧,失望,甚至拒绝治疗。针对这些心理因素,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4.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是治疗炭疽的关键。
5.对房间里的床、桌子、椅子进行煮沸、蒸汽和消毒。隔天一次,连续三次,然后用漂白粉溶液擦洗进行细菌培养。只有确认没有炭疽的空气,才能安置其他人。
畜牧业生产区是炭疽病的易发区。因此,首先,预防是控制和减少炭疽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认识到其危害性,进而自觉预防该病的发生。第三,畜牧部加强牲畜间的检疫,人畜合作预防接种,提高人的免疫力。第四,医务人员要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对本病的误诊和漏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希望我提供的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炭疽病是什么病
摘要: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一般只在牛、马、羊之间传播,但人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可能会感染炭疽病。炭疽主要是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会更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炭疽的种类、症状、传播途径、治疗和预防。炭疽是什么病?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食草动物身上,尤其是牛、羊、马。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及其产品或食用患病动物的肉而感染。
炭疽热能治愈吗?人得了炭疽病,有些病人是可以治愈的。炭疽患者的预后与治疗时间有直接关系。如果不及时治疗,炭疽的死亡率很高。皮肤炭疽死亡率一般为5%~11%,肺炭疽死亡率在80%以上,肠炭疽死亡率为25%~75%。如不及时治疗,皮肤炭疽死亡率可高达20%~25%,炭疽败血症死亡率最高,达80%~100%。
根据炭疽进入人体的方式,可分为皮肤型炭疽、吸入型炭疽(肺型炭疽)、消化道型炭疽(肠型炭疽)、炭疽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型炭疽)和败血症型炭疽。不同类型的炭疽有不同的症状和死亡率。
1.肺炭疽
肺炭疽是最致命的类型。发病后,早期的流感症状,如低烧、体虚、肌无力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其发病急,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并伴有呼吸窘迫、咳嗽、紫绀等症状。高温高热、呼吸系统受影响、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等症状,有时颈部和胸部出现皮下水肿。
经过积极治疗,半数以上患者可以存活;如果不进行治疗,只有10%~15%的患者能够存活。
2.皮肤炭疽
皮肤炭疽是最常见的炭疽,多见于面部和颈部病变。通常在炭疽侵袭的皮肤中,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丘疹,像蚊虫叮咬,然后皮损扩大变硬,产生小水疱,周围皮肤肿胀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
接触后1-7天内会发生感染。如果及时治疗,存活率可达100%。如果不治疗,20%的患者可能会死亡。
3.消化道中的炭疽
消化道轻度炭疽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伴有发热,就像一般肠胃炎一样。但严重者会出现急腹症样表现,水样便及相关症状,引起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一般接触后1-7天会发生感染。经过合理治疗,60%的患者可以存活;如果不治疗,一半以上的人会死亡。
4.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炭疽
即炭疽脑膜炎,多继发于各种炭疽伴败血症,偶尔也有原发患者。
5.败血性炭疽
多数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少数由皮肤炭疽引起。可表现为全身性毒血症。
炭疽1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这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人类通过皮肤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的动物或患者,或者接触动物皮毛、肉类等。隐藏炭疽杆菌并被感染。
2.消化道传播
是指人类食用未完全煮熟的携带炭疽杆菌的动物的肉,或食用已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受到感染。
3.呼吸传播
指人类吸入炭疽杆菌。
因此,根据三种传播途径可以看出,感染炭疽的人群主要是那些会与草食家畜有密切接触的人,如牧场工人、屠夫、卖畜产品的人、兽医、毛皮加工厂的工人等。
如何治疗炭疽热?一般疗法
应密切隔离患者并卧床休息,尤其是肺炭疽患者。严防其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对其分泌物、排泄物按孢子消毒方法进行彻底消毒。多喝水并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给予足够的维生素B和c。
药物疗法
1.因为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没有绝对最好最快最有效的用药。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2.病原体治疗是关键。目前尚未发现青霉素G为耐药菌株,仍是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也有较好疗效。
3.皮肤炭疽可以口服。其他炭疽初期必须静脉注射,病情控制后可口服。用药前应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4.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皮肤炭疽。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四环素或氯霉素。静脉注射青霉素治疗恶性水肿。
5、肺炭疽、重症肠炭疽和炭疽败血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可静脉加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疗程需2周以上。
6.抗炭疽血清用于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抗生素疗效好,抗炭疽血清很少使用。可添加给有严重中毒症状的患者,应用前应做过敏试验。
如何避免感染炭疽热?消除传染源
消除传染源,就是及时扑杀病畜,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其环境;炭疽病人必须严密隔离,分泌物和排泄物要彻底消毒。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需要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就是对牲畜屠宰加工进行严格检疫,对可疑污染物进行处理。
3.保护易感人群
炭疽的易感人群是从事养殖、屠宰、皮毛加工的专业人员。不幸的是,这些工人往往对自己的劳动保护意识不足,工作环境条件有限,因此不能完全正确地保护自己。此类人员应配备口罩和手套,并尽可能穿防护性更好的工作服。如果确实存在高危因素,可以考虑接种炭疽疫苗。
有炭疽疫苗吗?人皮肤有划痕的炭疽活疫苗是用炭疽减毒(A16R)株生产的,是50%的Gampo孢子悬液,每毫升含40亿个孢子,存活率在50%以上。每支安瓿包含1毫升或2毫升。这种疫苗主要用于炭疽的免疫预防。
接种对象:主要接种对象为牧民、兽医、牲畜屠夫、制革和毛皮加工者、炭疽疫区易感人群和参与防控工作的专业人员。
免疫效果:接种疫苗后一周免疫力开始发展,两周达到保护水平,半年后下降,可持续一年左右。因此,有感染风险的人应每年接种一次疫苗。
接种反应:一般局部应出现轻微红肿,抓痕处可有轻微浸润,24-30小时达到高峰后自行消失。如果接种后出现过度疲劳或饮酒过量,有时可引起轻度发热或腋窝淋巴结轻度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