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中,什么时候喷施叶面肥最好
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玉米可分为苗期、果穗期和籽粒期三个重要阶段。一般来说,玉米苗期需肥量较少,但从穗期到粒期需肥量较多,之后逐渐减少。玉米的施肥时期和方法既要考虑玉米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又要考虑土壤的水肥条件,以便及时有效地为玉米各生育期提供养分。因此,玉米施肥主要是施足基肥,用好追肥,灵活施根外追肥,合理施微肥。
对于你的问题,我不能给你一个具体的时间。这么说吧,叶面追肥要灵活使用,因为叶面追肥是一种辅助应急措施,经常在玉米元素缺乏症出现或根系功能下降时使用。那么在玉米的所有生长阶段都可能出现元素缺乏症。一旦缺乏元素,马玉米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然后你要按照补什么缺什么的原则喷不同的营养元素,所以时间和肥料种类会不一样。下面分别对玉米可能发生的元素缺乏症和喷施肥料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析。
1.氮缺乏
氮肥主要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玉米是一种敏感作物。缺氮时会造成植株矮小瘦弱,下部叶片开始变黄,逐渐向上发展,叶片变薄变黄。
玉米在那个时期可能会缺氮。除了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外,还要做好氮肥追肥工作,否则仅靠叶面追肥很难阻止缺氮的持续发展。
第二,缺磷
磷可以增强玉米这种高大作物的抗旱性和抗倒伏性。当磷稍微缺乏时,植物就会矮化。严重缺磷时,叶片前期变紫或变红,叶尖枯死,变成深褐色。缺磷现象在玉米幼苗中最为明显。如果此时缺磷,后期玉米果穗会弯曲,粒行不规则,秃顶严重。充足的磷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缺磷的防治,在苗期出现症状时,可叶面喷施0.1 & ndash0.2%磷酸二氢钾进行修复,同时做好土壤中磷肥的追肥工作。
第三,缺钾
钾肥充足时,可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使叶片健壮,使秸秆木质化,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能力。
玉米缺钾时,前期下部叶片从叶尖沿叶缘开始变黄,且焦枯,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茎细,根系生长受抑制,后期易倒伏,穗小,顶端特别尖,秃顶严重。
对于玉米缺钾的防治,最好的方法是备足基肥,苗期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钾肥,土壤中及早追施钾肥,否则一旦缺钾就很难恢复。
第四,缺镁
镁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呼吸作用。缺镁首先会出现在玉米苗期,幼苗上部叶片会变黄,叶脉间甚至会出现黄白色条纹,老叶尖端和边缘呈紫色。
玉米缺镁的防治,应在幼苗出现症状时及时喷施硫酸镁等镁肥。然后给土壤施有机肥或者钙镁磷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铁缺乏
当植物缺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导致黄化。植物的下叶往往保持绿色,上叶叶脉甚至白色或全叶绿色。
预防和治疗缺铁症,出现症状时,喷施硫酸亚铁,可用浓度为0.1 & ndash0.5%或0.05%的柠檬酸溶液& # 10133;硫酸亚铁。但是因为柠檬酸是酸性的,所以必须用7 & ndash把它和喷氮肥分开八天。
第六,缺锰
锰可以参与光合作用。玉米中度缺锰时,叶片会出现不太明显的条纹,叶片的颜色也会变浅。当玉米严重缺锰时,叶片会出现长的白色条纹状温度,其中心会变成褐色,然后死亡。
用于防治玉米缺锰症,0.05 & ndash0.1%硫酸锰,效益好。
七。缺硼
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使玉米种子饱满。缺硼首先表现在最嫩的叶片上,叶脉间有不规则的白斑,影响花芽分化,导致茎开裂。
为防治玉米缺硼,发现病害时可从苗期开始喷施硼酸或硼砂,硼酸浓度为0.025 & ndash0.1%,硼砂的浓度为0.05 & ndash0.2%。
八、缺锌
锌能促进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称为锌粉。缺锌玉米植株一般在幼苗出土后两周内出现症状,叶片上出现淡条纹,然后中脉两侧出现一条宽带白色花组织,而中脉和边缘仍呈绿色。
用于防治玉米缺锌,0.5 & ndash1%尿素溶液& 10133;每隔10天喷两次硫酸锌或硫酸锌钾可以解决问题。
九、缺钼、缺铜
当玉米缺乏钼时,它的嫩叶枯萎,边缘死亡。缺铜时,幼叶变黄失绿症状,最后叶子干枯脱落。
为防治这两种元素缺乏症,用0.01%钼酸铵、0.01 & ndash0.5%硫酸铜效果显著。
总之,当玉米发生不同程度的缺素病时,应及时喷施不同的肥料,以免减产。但毕竟叶面喷肥只能补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土壤养分缺乏的问题,应混合多种肥料。粪肥和农作物秸秆都是很好的微量元素肥料,所以玉米播种前要多施粪肥。如果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块,锌、硼、锰基肥的用量为每亩1公斤、0.5公斤、1.5公斤,均匀地撒在地上,翻耕入土即可解决问题。在玉米生长发育正常的地块,可在玉米拔节期喷施0.2 & ndash0.3%磷酸二氢钾2 & ndash三次可使玉米增产10%以上,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喷施0.1 & ndash0.3%硫酸锌溶液可防止玉米出现白化苗。喷施叶面肥时,可适当添加油菜素内酯等物质,增产效果明显。
最好给玉米喷几次叶面肥
一生给玉米喷2-3次叶面肥。可将45公斤肥液和1%尿素溶液混合后喷施于叶面,其中每亩尿素用量仅2公斤,每周1次,连续2-3次。叶面肥除了肥液和尿素外,还可以选用草木灰淋洗液、过磷酸钙和硫酸钾。
叶面肥要施在玉米的几片叶子上
追肥要施在玉米的10片叶子左右,这样可以促进小穗分化。
如果玉米追肥浇水做得不好,土壤会长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硬,直接导致种植产量下降,种植成本增加。因此,要做好玉米的浇水追肥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优质农用肥料作为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团粒结构,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各种养分。化肥没有这个优势。底肥不足赶不上肥代,只能让土地越来越薄,越长越板结。
2.有肥就追,有水就倒。
在拔节期前的苗期,如果没有根据干旱程度、良好的含水量、苗情等实际情况进行追肥浇水。地面上的幼苗往往会长成白色,地下的根系难以深入,使幼苗失去蹲下锻炼的机会,为以后的植物埋下隐患。灌浆期追肥浇水过多,不仅增加投资浪费肥料,还会导致玉米贪青晚熟受冻的不良后果。
3.脂肪和水主要用于谷物
多施肥多浇水是玉米高产的前提。但是,使用不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春播玉米从拔节期开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从孕穗期到抽穗期,从花期到灌浆期,转向生殖生长。孕穗期至灌浆期最需要水和肥,栽培中要实行三追肥、三浇水、三栽培。拔节后进行第一次点追肥,及时中耕。孕穗期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和中耕。灌浆时,第三次追肥应在孔内进行,三次追肥总量不超过30公斤。我们可以在每次追肥前掌握轻重原则:拔节期占总施肥量的30%,孕穗期占总施肥量的60%,灌浆期占总施肥量的10%。尿素适合追肥
4.关注NPK,鄙视微肥。
微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以锌肥为例,玉米对它非常敏感。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可增加50~80粒,千粒重可增加15~30克,秃尖率可降低50%左右,亩产量可提高8%~15%。
5.抽穗后,不需要追肥和中耕。
玉米抽穗后,有很多地块底肥施用不足或质量不高,追肥的效果已经耗尽,土壤中的营养已不能满足玉米的生长需要。因此,急需施用一些可利用的氮磷肥,防止早衰,促进籽粒灌浆充实,增加千粒重。这一次,种肥进攻要早施,点施,适量。要改变秋锄、秋松、秋收的旧做法。浅而勤,永葆土地生机。
最好喷几次玉米叶面肥
最好喷两三次玉米叶面肥。
玉米施用叶面肥的方法:
1.喷洒药液量要充足,次数不能太少。叶面肥最好是在肥液即将从叶子上流下来而不是流下来的时候。一般每亩用肥液45公斤。即使喷施1%的尿素溶液,其每亩用量也只有2公斤尿素,连续喷施2 ~ 3次,间隔7 ~ 10天。
2.潮湿天气宜选择合适的喷肥和叶面肥时间,保证叶片湿润30至60分钟。应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喷洒,阴天无风时可全天喷洒。
3.应选择喷施的关键时期,在玉米开花灌浆期喷施适宜部位,出现一些脱肥症状时应及时喷施。应主要喷在玉米的茎叶上,两侧以正面喷为主。喷涂应细致均匀,不得遗漏或重复喷涂。
4.注意合理搭配。加入活性剂喷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可以提高肥效,肥料和农药混合使用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要注意不要把碱性和酸性的化肥和农药混在一起,它们会起反应。在肥料中加入少量活性剂(可加入少量洗衣粉),降低肥料溶液的表面张力。
5.适宜的喷施浓度叶面施肥适宜的浓度为:尿素0.5% ~ 2%,磷酸二氢钾0.3% ~ 0.5%,硫酸铵0.2% ~ 9.3%,钼酸铵0.01%,硼砂0.1% ~ 0.2%,硫酸锌0.1% ~ 0.4%。同时,根外喷肥时还可加入10%草木灰水、10%鸡粪、10%至20%兔粪或腐熟的人尿,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