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如何才能高产,棉农如何选择丰产抗逆的棉花品种

棉农如何选择丰产抗逆的棉花品种?

棉花的抗逆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抗病虫性。棉花的枯、黄萎病蔓延流行于新疆各个棉区,常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品质下降,危害严重。棉花春季连续阴雨天气由于枯萎病流行常造成棉苗死苗,延长缓苗期,近些年枯萎病流行情况有加重危害的趋势。棉花黄萎病常在8月中下旬降温后,棉田成片发生,造成棉田减产损失巨大。棉花品种抗枯耐黄品种越来越得到棉农重视。棉花品种抗病性是减轻病害最有效成本最低的防治方法。目前看棉花品种,一定要看抗病性,看是否是单株发病,如果是单株发病说明抗病性好。如果成片发生病害,抗病性就差。目前抗虫棉已很普遍,棉花盛铃期只要蛀铃较低,抗虫性就没问题。

(二)抗逆性。新疆棉区土壤盐渍化越来越盛,自然灾害频发,春季霜冻、冷害、大风,夏季高温、干热风,秋季降温快、枯霜期不稳定对棉花生长造成危害,选择抗逆性(耐盐碱、耐寒、抗高温)强的品种对减轻灾害损失、保证棉花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

在今年如果棉株上中下部都是满桃的棉田,一是田间管理水平高,二是棉花品种抗逆性好。

三、适应机械化采收

适合机械采收的棉花有以下性状:植株茎秆坚韧不倒伏,始果枝节位5-8节,果枝始节距离地面20cm以上,果枝Ⅰ-Ⅱ型,株型较紧凑;叶片大小适中,绒毛少或无,苞叶较小,叶倾角较小,对脱叶剂较敏感或后期自然脱落性。结铃集中在内围,吐絮集中,含絮力适度,不夹壳,机械采收不易碰落。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可以降低采收成本、降低机采含杂率、减少产品浪费,促进丰产丰收。棉田看品种要对照机采性状,棉农要酌情严判。

四、选择棉花品种注意事项

(一)不要轻易更换品种。根据自己棉田土壤条件,栽培种植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尽量选择各地政府推荐的棉花品种。切忌跟风,盲目攀比,警惕夸大宣传,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性,要选择适合品种,田间用心观察摸清品种特点,良种配套良法,做好田间管理会事半功倍。

(二)更换品种要慎重。品种存在着产量不高、抗病性不好、衣分低的情况下,确实需要换品种时,要和你周边的人沟通,参考种过本品种人的意见,咨询技术人员对更换品种的看法,选择要更换的品种。与有信用有技术团队种子公司或育种人保持联系,获取种子公司的售后服务,通过整个生育期种植观察,采取合适的田管措施,摸清品种特性,以期取得好的收成,并且为下一年种植奠定良好基础。

不要听信品种推广会忽悠,要自己分析,多听听种植户的意见,比较后再更换。不要听信哪个品种好,只相信好管理、丰产、抗逆的品种就是好品种,管它是什么品种呢?目前套牌,挂羊头卖狗肉,真的不少。看种子公司,一要看棉花品种的丰产抗逆机采性,二要看技术服务。俗话说,三分靠种,七分靠管。目前棉花品种太多了,对丰产的贡献率有多大呢?很难说!

农人棉花种植,田间如何管理可以提高产量质量?

一、播种出苗期管理

播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效的基础环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

1.选择优良棉花品种:着重选择早熟品种。为保全苗,播种前一定要做好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机播播种量2公斤/亩左右;人工点播播种量1.5公斤/亩左右。

2.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地膜有增温、保墒、促苗早发的作用。地膜棉的适宜播期为4月15日-25日;露地棉一般4月25日以后播种,五一前后结束。

3.合理密植:掌握的原则是,高水肥地块适当稀植,旱薄地适当密植。中等地力的地块每亩留苗可达3500株左右,旱薄地要达到4000株左右。要采取大小行种植形式,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

4.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要达到亩产籽棉250-300公斤,中等地力的地块每亩底施尿素10-20公斤,二铵25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花铃期再追尿素15公斤。抗虫棉对有机肥和钾肥比较敏感,要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如果钾肥不足,就会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和后期早衰,造成减产

二、苗期主要管理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春棉历时约45天左右。夏棉历时约35天左右。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全苗,争早苗,促早发。

1.打孔放苗:地膜覆盖棉田,棉苗出土达70%左右,子叶平展、叶色变绿,要及时打孔放苗,放苗后用土将膜孔盖住以防散墒。

2.查苗补苗:出苗后逐行查苗补缺。缺苗地段及时补种或移栽,缺苗少的可以两边双株留苗。

3.适时间苗、定苗:地膜棉从放苗堵孔时开始间苗,露地棉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间小留大,去弱留壮,形成长势一致、密度合理的棉田。

三、棉花蕾期的管理

棉花蕾期是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管的好是个宝,管的不好就是草。因而一定要加强管理。

1.主攻目标:主要是在苗期壮苗早发的基础上搭好苗架,通过肥水、化控整枝和病虫防治等管理,达到增蕾稳长。

2.管理措施:一是浇水,要做到因地、因苗浇水。二是追肥,结合浇水盛蕾期可亩追尿素8—10公斤。三是化控,对壮苗和旺苗棉田,应采用亩用缩节安1—1.5克,对水5—20公斤均匀喷洒,调节营养和生殖生长,特别是浇水前一定要化控。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四、棉花铃期管理

棉花从开花到棉铃成熟吐絮的一段时间称为花铃期。一般棉田在7月上旬至9月初,花铃期棉花生育仍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举,但逐渐由营养生长优势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此期的主攻方向是增结三桃。其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施肥时间于盛花期棉株下部坐住2个成铃时施用,一般亩施标氮10-15千克,若土壤肥力差,棉株长势弱,土壤墒情差,花铃肥应早施、重施、水施。做到“花施铃用”。为防止早衰、争结秋桃,增加铃重,有脱肥早衰趋势的棉田,于7月下旬至8月初,亩施标氮5千克左右,棉花后期因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可采取根外喷肥,喷2-3次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

2.及时排灌:此期淮北地区往往处于伏旱,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棉株生育状况适时浇水。我省近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部分田块积水,应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棉铃危害。

3.适时精细整枝:一般田块于7月下旬打顶,控制顶端优势,避免出现无效果枝,使养分集中供给蕾铃生长的需要,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铃重,促进早熟。打顶应摘除1叶1顶,对于后期长势较旺的棉田,上部果枝的晚蕾和无效花蕾较多时,可采用人工摘边心摘除晚蕾、及时打花叶、剪空枝、抹赘芽。

4.合理实行化控:在花铃期喷施1-2次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株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增强光合能力,简化后期整枝,防止贪青晚熟。

5.加强病虫的防治:棉花花铃期是伏蚜,棉铃虫、造桥虫、红叶茎枯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病虫测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五、棉花吐絮期管理

棉花吐絮期一般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70-80天。吐絮期栽培管理主攻目标是:促进棉花早熟、不早衰、不贪青。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的要求,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1.及时喷施叶面肥:一般于棉花采收前期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或天达2116等叶面肥1-2次。这样可以提高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棉铃发育,起到增加产量、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2.抗旱防涝,调整株型: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量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遇旱浇水,遇涝排渍。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若遇涝害,要及时排水。对于枝叶茂盛的棉田,可剪去下部老叶,摘除烂铃。如遇雨水较大、湿度大的天气,可以采取并垄的措施,即趁土壤湿润时将相邻的两行棉花堆并在一起,呈“八”字形,这样会使并在一起的两行棉花两侧及行间地面都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以促进吐絮,减少烂铃。;

3.化学催熟,及时采收:对于棉花后期秋桃数量少,又不能正常完成棉铃发育、成熟吐絮造成的霜前棉花比例小,影响秋耕和下茬作物播种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进行催熟。在下霜前15-20天选择晴朗天气,每亩棉田用40%的乙烯利对水50-60千克,喷洒全田棉株,可使吐絮提早8-15天;而对于正常吐絮的棉花,一般棉铃开裂5-7天采收最为适宜,过早采收会使棉花色泽差、品质低,过晚采收会使棉花纤维强度下降、长度变短。

棉花如何施肥?怎样防止旺长?

棉花需肥量大,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也需要进行不同的施肥。那棉花如何正确施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棉花的一些施肥要点。

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底肥。整地时,每亩施2000-3000公斤农家肥,能全面平衡棉花营养,提高根系吸收养肥能力,活化土壤,防止板结,维持根际生态平衡。

减少磷酸二铵的施用。应使用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或选用当地棉花专用配方肥,也可选用氮、磷、钾15-15-15复混肥40公斤做底肥即可。在施用其他复混肥时加入2公斤鲁虹1号粉剂,可提高棉花抗枯、黄萎病、立枯病的能力,有效解决死苗问题。

每亩用100公斤饼肥和40-50公斤生物菌肥作底肥。在作底肥时,把有机肥、饼肥、菌肥及2/3复合肥翻入地下,1/3复合肥随着耙地时施入地表,这样有利于棉花苗期养分的利用。

稳施蕾肥。蕾肥可施少量复合肥,一般每亩8-10公斤,达到稳长的目的。

重施花铃肥。棉花所需养分的八成以上是在花铃期,所以要重施肥,每亩用尿素20公斤浇水施用,以满足棉花对养分的需要。

补施盖顶肥。棉花在秋桃盖顶前发现有早衰现象,要补施8-10公斤尿素浇水施用,以防早衰。

巧施叶面肥。为满足棉花对中、微量元素需要,特别是对硼、锌等元素的需要,减少缺素症,应选择在棉花生长中后施用叶面肥,可选用鲁虹回生露叶面肥喷施。蕾期以后选用鲁虹金克拉棉花专用叶面肥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可以增铃重、促生长、减少落花落铃现象、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棉花疯长是影响棉花高产的重要原因。棉花生长稳健,发育正常,结桃就多,产量就高。但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造成疯长,出现叶枝多,营养生长过旺,花蕾、铃脱落率高,结桃少,形成植株“高大空”,产量就低。那么怎么棉花生长过旺怎么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棉花疯长症状

一般出现下列情况即为棉花疯长。

1.1 主茎日增长量过快

正常生长的棉花,其主茎的日增长量,苗期为0.5~0.8cm,蕾期为1~1.5cm,盛蕾初花期为 2~2.5cm,花铃期为1~1.5cm,超过上述生长量则为疯长。

1.2 叶长宽比失调

叶片肥大,宽大于长,叶色浓绿。

1.3 主茎色红绿比失调

正常生长发育棉花,茎色红绿比苗期为5:5 或 4:6,即棉农们常说的棉苗穿红裤子、绿褂子,长的逗人喜爱。蕾期正常红绿比为6:4,花铃期为7:3,如绿色所占比例过大,均属疯长症状。

2、导致棉花疯长原因

导致棉花出现疯长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从宜城市棉花生产实践来看,引起棉花疯长的因素主要有3点:

2.1 偏施氮肥

产100kg皮棉需吸收纯氮14kg、纯磷4.7kg、纯钾13.5kg,棉花各生育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都有不同的比例要求:苗期(出苗至现蕾)约吸收氮素总量的 3%左右,磷素 2%左右,钾素3%~4%;蕾期(现蕾至开花)吸收氮素19%~25%,磷素17%~18%,钾素33%~40%;花铃期(初花至吐絮)吸收氮素的56%~63%,磷素55%~64%,钾素51%~62%。如大量施用尿素或碳铵,轻施磷钾肥,忽视微肥,造成氮肥施得过多,结果使棉花疯长。

2.2 土壤水分足,

“水是棉花的命,又是棉花的敌。”水分过足,使棉花根系吸收养分过快而致疯长。

2.3 种植密度过大

田间荫蔽,光合作用弱,造成疯长。

3、控制棉花疯长技术

棉花要高产,必须控制棉花疯长,使棉花疯长迅速转化为正常生长发育,多结桃,结大桃,实现高产。下面介绍几种控制棉花疯长的方法。

3.1 摘枝去叶

苗期疯长,应及早将主茎下部叶片和营养枝去掉,减少根系养分供应(因下部枝叶光合作用产物供应根系吸收)。同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以利棉苗正常生长发育。

3.2 控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当发现棉花有疯长可能或已显现出疯长迹象时,应立即停止对氮肥的供应而增施磷钾肥。一般施过磷酸钙300~450kg/hm2,氯化钾 45~105kg/hm2或草木灰1200~1500kg/hm2。

3.3 深度中耕

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深中耕,破坏部分根系生长。疯长较严重时可用铁锹切断四周根系,减少棉花对肥水的吸收而使之生长放慢。

3.4 开沟晾墒

深挖沟厢,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湿度,控制水分吸收量。

3.5 捏顶控长

用手将疯长的棉花顶部(顶端向下约 5~8cm处)捏破(但不可捏断),以中断养分向上输送,使顶部暂时停止生长。

3.6 化学调控

喷洒抑制剂,控制棉花主茎和果枝顶端生长。棉花蕾期用缩节胺或调节胺22.5g/hm2对水750kg/hm2喷施,以调节棉花生长发育,达到株壮节密蕾多的效果,防止疯长。盛花期用缩节胺或调节胺45g/hm2对水750kg/hm2喷施,控制上部果枝无效伸长和抑制赘芽生长,促使棉花多结桃、结大桃。花铃期用缩节胺60~75g/hm2或助壮素240~300ml/hm2对水750kg/hm2喷施。喷时应注意“4喷4不喷”即喷高不喷低,喷肥不喷瘦,喷外不喷里,喷涝不喷旱。同时,浓度一定要适当,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因为过分抑制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种植棉花的管理方法?

棉花种植后的管理方法

干旱是均匀的,及时防治和排涝干旱,棉花开花期和结铃期必须及时浇水,用水分来调节肥料,促进肥料的分解和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北方棉田一般7 - 8月为雨季,但多年来气候变化较大,经常发生周期性干旱,需要及时浇水才能获得高产。棉花开花和给铃浇水,要看小苗,看地上,看棉花,看前后,灵活把握。如果降雨过多,棉花田被水淹,很容易导致花蕾和棉铃脱落,也很容易导致棉铃腐烂。

芸苔素在棉花上的正确使用?

1. 芸苔素内酯苗期施用:棉花苗期阴雨天气多、温度低、湿度大、病害多、不利于壮苗早发,喷施1~2次芸苔素内酯,可以促进提高苗期的抗低温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减少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有利于壮苗促早发,而且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争多蕾和壮蕾,增加伏前桃,为高产奠定基础。

2. 芸苔素内酯蕾期施用:蕾期喷施芸苔素内酯可以促进蕾的生长发育和棉株的生长,但南方棉区这时正值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棉花易旺长,因此,一般不宜再按常规浓度喷施芸苔素内酯,以免引进徒长,但对前期生长弱或株型控制好的棉田,也可以喷施1次。对于旺长的棉田,适当加大剂量能迅速增强植株体内激素水平,使养分供应导向转向生殖生长,间接起到控旺的作用。

3. 芸苔素内酯花铃期施用: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营养竞争激烈,而此时棉区进入高温干旱期,易导致蕾铃脱落,喷施芸苔素内酯可以提高棉株内促进生长类激素的水平、增加光合作用,促进同化产物的生产和向蕾铃运输,增加花粉活性,促进正常受精,提高棉花的抗高温和干旱能力,减少生理性落蕾和落铃,促进幼铃生长发育,一般喷施2~4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4. 芸苔素内酯吐絮期施用:吐絮期是决定铃重和纤维品质的关键时期,而此时气温开始下降、根系吸收能力逐渐减弱,营养生长渐衰。喷施芸苔素内酯可以防止早衰,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转,增加铃重和衣分,增加秋桃数和防治烂桃,一般可喷施3~4次。

棉农如何选择丰产抗逆的棉花品种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