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种洋葱,什么时候种洋葱
洋葱的种植时间可以在9月到10月之间,最合适的时间建议在9月中旬以后,此时天气凉爽,大部分地区的发芽率高。如果种植改良,温度会更高,发芽速度会更慢。
洋葱种子播种前,最好翻个太阳,然后用50度的温水浸泡,揉搓去掉蜡质层,就可以考虑育苗了。
洋葱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种子在3~5℃即可萌发,幼苗的适宜温度为12~20℃,壮苗能适应-6~-7℃的低温,鳞茎在15℃不会膨大,21~27℃的环境最好。
扩展信息:洋葱病害控制
洋葱有霜霉病、紫斑病、萎缩病、软腐病等。
1.洋葱锈病:用20%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防2-3次。
2.洋葱霜霉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用500倍溶液喷洒64%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3.洋葱白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 ~ 3次。
4.洋葱枯萎病:用68%金来多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防2-3次。
5.洋葱灰霉病:用50%扑尔敏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防2 ~ 3次。
6.洋葱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防2 ~ 3次。
7.洋葱软腐病:用新植霉素4000 ~ 5000倍液防治,每7天1次,连续防治1 ~ 2次。
洋葱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洋葱种子在九月和十月之间播种。
洋葱种子一般在每年秋季播种,时间在9月至10月之间,此时天气凉爽,适合洋葱植株生长。播种前,种子需要充分浸泡,洗去蜡质层。处理过的洋葱种子应种植在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中。播种前,可在土地上施底肥,将土壤彻底翻耕,可使土壤更加肥沃。种植后,需要为洋葱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并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以便生根。
种植洋葱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但要避免阳光暴晒,以免种子干枯导致晒伤。正常的洋葱种子一周左右就能发芽,发芽后可以给植株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洋葱苗为什么会烂叶
1.浇水过多
洋葱幼苗适合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但如果过于频繁地向洋葱幼苗提供水,水就会在植物的根部积累,导致叶子腐烂。所以后期养护葱苗的时候要正确的给植株浇水,最好在土壤干燥的时候给植株浇水,全部浸泡。
2.过度受精
洋葱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有一定的需求。但是,如果在给洋葱幼苗施肥时使用了过多的肥料,植物的根就会被肥料烧伤,叶子也会腐烂。所以养护后期需要将肥料稀释后提供给植物,让植物长得更好。
3.照明不足
洋葱苗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光照不足会导致洋葱苗叶片变黄腐烂。因此,养护后期要为植株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光照过强时要及时覆盖洋葱苗,使植株健康生长。
何时种植洋葱种子
通常,洋葱种子在9月中旬种植,此时气候适合满足种子的生长需要。播种前要选择适宜的当年洋葱种子,然后浸泡在稀释后的催芽液中,4小时后取出晾干,然后播种在准备好的土壤中。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一周后,种子就会发芽。
首先,最好在9月中旬种植洋葱种子洋葱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很高,那么什么时候是种植洋葱种子的最佳时间呢?洋葱喜欢寒冷的气候,所以一般选择在每年的9月中旬播种洋葱种子,这样会让洋葱长得更好。
洋葱抗冻性强,26℃以上的温度会休眠,不宜播种后生长。9月中旬播种,可使种子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发芽生长,能很好地播种和饲养。
二、洋葱种子的种植方法1。选择种子首先,有必要选择适合种植的洋葱种子。一般会选择当年的种子,这样会提高发芽率。否则,洋葱种子存放时间越长,其发芽率就会越低,种植后很难看到它们发芽并迅速出苗。
2.浸种催芽
播种前,种子需要浸泡,以加速发芽。将25克天达2116和2.5公斤50℃的温水混合稀释,然后将洋葱的种子搅拌后放入混合物中,在稀释的溶液中浸泡约4小时,然后取出,然后干燥,准备播种。
3.准备土壤
播种洋葱种子的土壤需要肥沃疏松,透气性好。一般可以将园土、腐熟的马粪、矿渣或细沙按照5:4:1的比例混合,这样就可以混合成所需的沃土。
4.播种并发芽
然后给土浇水,在上面撒一层薄薄的干土,把种子播在上面。播种后要注意覆土地膜,温度控制在20℃左右。很快过了一个星期,播下的种子就会发芽,然后做好保养就好了。
洋葱种子在几月长出幼苗
洋葱幼苗的最佳生长时间通常是每年九月上旬。
园葱又称洋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具有低投入、高产出、易管理、高效益的特点。洋葱育苗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上旬,播种不宜过早,否则容易造成早抽薹,也不宜过晚,不利于幼苗越冬。一般最好在9月中旬播种,不早于9月1日,不晚于10月5日。
洋葱幼苗管理:
洋葱的播种期直接影响幼苗的大小,最终影响洋葱的产量。播种过早,幼苗生长期延长,会造成养分流失过多,幼苗在春季容易抽薹;播种晚,苗弱,耐寒性低,冬季易死苗。
洋葱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壮苗。播种后,在土壤上覆盖一层麦秸,有利于保湿、防高温、防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湿润,当苗床上长出约60%的幼苗时,即可揭去覆盖物。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洒水,防止苗床板结,并结合浇水和追施少量尿素,通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健康苗。
既要防止苗长得太大造成过早抽薹,又要防止苗长得又细又弱,影响安全越冬。当幼苗长到4片真叶,株高20 ~ 25厘米,叶鞘直径达到6~7毫米时,即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