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有机氮肥有哪些
氮肥其实是一种肥料,可以促进花卉的根、茎、叶的生长,其中所含的氮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施用氮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你知道什么是有机氮肥吗?常见的氮肥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
有机氮肥是尿素。没有游离铵离子,尿素中的NH2和C结合在一起,需要被植物吸收才能在植物中转化为N。而尿素是典型的有机质,所以被称为有机氮肥,有机氮肥主要是尿素。
含氮肥料都是氮肥。氮肥中的尿素氮含量溶于水,氮肥都是白色粉末。铵态氮肥可以用熟石灰检验,氨气释放出来。尿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新鲜的人类粪便含有0.4%的尿素。尿素含有46%的氮(N),这是固体氮肥中的氮含量。尿素被土壤中的脲酶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应在作物需肥期前4 ~ 8天施入。尿素是一种生理中性肥料,不会在土壤中留下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和液氨(NH3)。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酰胺氮肥:尿素{CO(NH2)2}。
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哪些?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硝酸钠、硝酸钙和硝酸铵。
磷肥:磷酸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磷酸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
钾肥: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泻药、磷酸二氢钾、钾盐、钾镁盐、光卤石、窑灰钾肥。
复合肥料:
1.水稻专用肥
以尿素、磷酸铵、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可作基肥和追肥,一般用量为每亩60-75公斤,基肥占60-70%,追肥占30-40%。
2.玉米专用肥
玉米专用肥根据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需肥特点,适合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专用肥料
3.毛竹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酸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4.茶叶专用肥
以尿素、磷酸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微量元素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0%。施肥量根据成年树每亩产量而定,一般每亩产50、100、150公斤干茶。
5.烟草专用肥
一般在中等肥力田使用50g/株,在烟草转移时施入畦中。
扩展信息:
选择标准:
1.根据肥料科学
市场上销售的复合肥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国家标准DB15063-94。根据国家标准,复合肥(复混肥料)有效养分含量高浓度NPK≥40%,低浓度NPK≥25%,不含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水溶性磷含量≥40%,水分子含量小于5%;粒径为1 ~ 4.75毫米等。
因此,在选购复合肥时,不仅要看品牌和营养成分,还要注意生产厂家和产地。另外,复合肥中的钾有两种,一种是氯化钾,一种是硫酸钾。氯化钾中含有氯,所以不适合无氯作物。
任何没有符号S的复合肥料袋都是氯化钾。葡萄、土豆、烟草、甜菜等无氯作物。不得使用。必须选择肥料袋上标有符号S的复合肥,即由硫酸钾组成的复合肥。
2.根据作物品种
一般大田作物应使用氮磷钾复合肥,高产麦田应使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粉状复合肥适用于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玉米等稀植、中耕作物应使用颗粒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蔬、块根类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需要量较多,应选择含钾量较高、含氮量较低的氮磷钾复合肥。
3.根据土壤特性
对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弱碱性土壤(土壤ph一般在8.0左右),一般应选用酸性复合肥,如磷酸一铵、腐植酸基氮磷钾复合肥、氮磷复合肥等。但对少数红粘土或酸性棕壤,应选用碱性复合肥,如磷酸二铵。
4.根据施肥方法
为了提高复合肥的肥效,应针对不同的施用方法选择不同的复合肥配方。必须用颗粒复合肥做基肥,颗粒硬度越高,肥效越好,肥效最长。
选择以铵态氮为氮素来源的复合肥,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应使用粉状复合肥追肥,注意复合肥中水溶性磷的含量应大于40%,氮应由铵态氮和硝态氮组成。腐植酸复合肥基施效果好于追肥。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复合肥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磷肥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常见的氮肥是氨态氮肥的特点如下:
1.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铵离子,可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2.铵离子可被带负电的土壤胶体吸附,不易随水流失,适用于水田;
3.铵态氮肥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态氮,也可被作物吸收利用;
4.当氨氮肥料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因此,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5.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有毒;
6.对钙、镁、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二、硝态氮肥:硝态氮肥中的氮以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和硝酸钠。硝态氮肥的特点如下:
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2.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的土壤胶体吸附,容易随水流失,所以不适合水田,一般在旱地使用;
3.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氧化亚氮或氮素流失;
4.硝酸氮肥吸湿性强,助燃性强,易燃易爆,运输时应注意防潮防火;
5.硝态氮肥含氮量低;
6.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的吸收。
三、酰胺态氮肥:氮以酰胺基的形式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尿素的特性是:
1.含氮量高,含氮量46%。
2.易溶于水,呈中性,可与大多数肥料混合使用;
3.溶解在土壤中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只有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低温季节使用时,其肥效比铵态氮和硝态氮慢,应适当提前使用。
扩展数据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总生物量和经济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提高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氮是农作物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就不可能有各种生命现象。在作物中,所有含有较多蛋白质的部分(如种子)也含有较多的氮;蛋白质含量较少的部分(如衰老茎)含氮量也较少。
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分。叶绿素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酶是作物中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核蛋白和植物生物碱也含有氮。可见,氮素在作物营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第一片真正的叶子出现后,作物开始吸收氮。
氮肥不足时,作物一般表现为:植株矮小瘦弱;叶子是不正常的绿色,如黄绿色、橙黄色等。,基生叶逐渐干枯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分蘖明显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明显早熟、早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作物一般表现为:过度生长,腋芽不断生出,分蘖往往过多,阻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甚至延迟成熟,叶片深绿色,茎叶细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氮含量过高,易受病虫害危害,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籽粒多。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常用的氮肥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铵氮肥
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铵。
(2)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钾和硝酸钙。
(3)硝酸铵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酸铵。
(4)酰基铵氮肥
包括尿素、氰氨化钙和石灰氮。